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效果及心功能影响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效果及心功能影响探究

庄振华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黑龙江省 黑河市 164300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探究影响心功能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患有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和数表结合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结合介入双重治疗疗法。结果:通过对治疗效果和治疗不良反应率指标观察,观察组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左心功能指标比对照组理想,观察组在治疗后左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结论:可以将介入治疗纳入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手段中,以此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实现恢复过程理想安全状态,观察组通过介入治疗,得到良好的恢复效果。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功能;影响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冠状动脉血管的硬化,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血糖血脂血压升高,造成血液流动速率降低,常时间易形成血栓,造成冠状动脉血管的堵塞。临床常表现为心肌缺血和心脉坏死,当心肌血管缺氧时,易引发急性冠心病的产生,造成左心方功能减弱,以此在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上还要注意病变血管的治疗,对堵塞的血管进行疏通,恢复左心造血功能,恢复心脏供养的能力。临床常规使用药物治疗,但治疗进度缓慢,本文观察组采取介入疗法,在患者的治疗上对病情有所改善,围绕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展开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4~60岁,平均(42.22±4.03)岁;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33~61岁,平均(42.01±4.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立即安排各项检查,并进行氧疗、生命体征监控,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氯吡给雷,75 mg/次,1次/d;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阿托伐他汀钙,1 0 mg/次,1次/晚;地高辛,0.125 mg/次,1次/d;贝那普利,5 mg/次,1次/d;美托洛尔,25 mg/次,2次/d;呋塞米片,20 mg,1次/d;螺内酯,20 g/次,1次/d。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前用药包括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进行介入干预操作,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Judkins方法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插入5F TIG共用造影导管,依次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多体位投照观察造影,同步记录造影图像。根据冠脉造影结果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病情部分病例选择经右侧锁骨下静脉置入临时起搏器,对于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则需要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反博的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则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时间为3 d,在药物使用结束后对患者综合情况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

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治疗效果的对比通过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后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比较。心功能恢复情况详细指标为:心功能指标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详细指标为:NHYA分级标准进行比较,包括Ⅰ、Ⅱ、Ⅲ、Ⅳ级患者人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以P<0.05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经过介入治疗后心功能LV D d,LV D s与LVEF指标比较对照组均更加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fab47e110da8_html_a4f42ebf3e4e2058.png

2.2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整体心功能分级情况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5fab47e110da8_html_5640ab593505a55c.png

3讨论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症状表现为心肌缺血,严重者心率衰竭,是冠心病治愈较低的一种疾病。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浑身无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如今,为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肌疾病,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几率,我国的医学专家对患者采用药物和介入疗法,一直致力于介入药物的研发。

我国针对临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采用美他嗪药物治疗,美他嗪是一种哌嗪类衍生药物,它具备较强的血栓讲解功能,使血管的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管的血流量,提高周围区域的血流量,加快心肌的代谢能力,降低心肌局部缺血的症状,维持线体供养功能,改善心肌内部供需平衡,具备保护心脏功能。

国内学者通过对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发现临床治疗手段结合药物疗法以外,可引入介入疗法,大大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且心脏功能恢复效率达到90%以上。在此次的试验中,通过对观察组合对照组的研究,发现观察组经过美他嗪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左心功能恢复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提升,变化幅度超过对照组。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5.6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通过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对照组一级和二级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三级和四级低于观察组。

4结语

总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治疗,结合自身的具体病症,制定详细科学的治疗方案,结合介入治疗手段,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治愈力。美他嗪在心肌缺血等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造血功能柜,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上广泛推广,提高我国冠心病结合左心功能不全治疗疗效,提升左心室射血能力,降低左心室舒张、左室收缩的内径。


参考文献

  1. 陈丰毅,袁义强,周芃,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效果[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025(004):P.33-33.

  2. 卢辉耀.试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8,039(002):259-260.

  3. 任良强,吴忠,廖旺,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VEGF、ADAMTS4及心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9,031(003):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