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

张立超

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北京, 100043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4名,于研究期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4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方便,安全性佳,临床疗效显著,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疗效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出现钙质流失情况越发严重,出现骨折的概率明显增加,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1]。作为髋部骨折的高发人群,如何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是临床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次试验展开探究,纳入于研究期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74名患者,着重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4名,于研究期内(2018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4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开始前本次研究方案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将参与本次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数据性差异无一般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详细如下。

年龄:观察组最高75岁,最低62岁,平均(66.23±2.14)岁,对照组最高76岁,最低61岁,平均(65.95±2.18)岁;

性别:男性:观察组22例,对照组24例,女性:观察组15例,对照组13例。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法治疗:患者均接受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通过C臂机复位患者骨折部位,作切口于股骨近端,置入导针,沿导针扩孔,取适宜的滑动螺钉置入股骨颈骨质,并固定股骨干,冲洗伤口,止血,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2]

观察组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全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将患者体位调整为仰卧,作13-16cm切口于患者髋关节后外侧,逐层分离肌群,将关节囊切开,复位大小转子,通过钢丝固定,在小转子上方1cm位置截骨股骨颈,取出断骨,完成全髋关节置换,处理髋臼,防止臼杯,取髓腔锉进行扩髓,防止适宜的股骨柄与股骨头假体,待髋关节成功复位后对关节松紧度及头臼匹配度进行测试,无误即可冲洗伤口,留置负压引流管后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采用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3],主要分4块内容:活动范围(5分)、畸形(4分)、功能恢复(47分)、疼痛(44分),患者总分达到90-100分判定为优、患者总分达到80-89分判定为良、患者总分达到70-79分判定为一般、患者总分<70分判定为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

观察组优良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对比

组别

n

一般

优良率

观察组

37

26(70.27%)

10(27.03%)

1(2.70%)

0(0%)

36(97.30%)

对照组

37

16(43.24%)

14(37.84%)

5(13.51%)

2(5.41%)

30(81.08%)

X2

/

5.5060

0.9867

2.9020

2.0556

5.0455

P

/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群的骨折类型,由于老年人体质的下降,对于传统的保守治疗耐受度较差,因此更为安全高效的手术疗法成为当下临床髋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4]。本次研究将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8%),(P<0.05)。预防出现术后畸形愈合的现象,并且无需像内固定术一样存在二次固定的风险,有助于患者术后的负重活动,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5]

综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操作方便,安全性佳,临床疗效显著,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锋,程志.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20,26(24):133-134.

[2]牛舜,龙华,张艳, 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2):113-115.

[3]杨庆森.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68-1370.

[4]陈敏芸,刘秀芬,谢逸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髋关节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度和髋部肌力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9):63-65.

[5]于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比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0,26(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