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治疗

向宏文

巴东县清太坪镇卫生院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 444327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对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治疗工作的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将从我院以往收治的病例中选出100例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作为研究对象,这100名患者之中存在院外感染以及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情况,研究人员需要将其痰液标本按照医院的标准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以此来确定造成患者感染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具体类型,从而为患者安排治疗内容,能够更加贴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这些患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过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来证明治疗疗效。结果:这些患者在完成常规微生物鉴定之后,发现造成患者在院外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占总体院外感染患者人数的54.1%;而造成患者在院内感染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人数占比约为71.8%,其中还存在其他类型的病原菌,例如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白氏菌等。医护人员在明确造成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原菌类型之后,分别对患者对症下药,这100名患者在接受了相对应的治疗工作之后,有87名患者恢复健康状态,而院外感染者恢复情况为53/61,治愈率为86.9%;而院内感染者恢复情况为27/39,治愈率为69.2%。结论:在患者出现呼吸道疾病时,医护人员首先需要确定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从而使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来为患者进行用药,同时了解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愈率。

关键词:普通内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治疗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空气质量的不断下降,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一旦患者患上呼吸道疾病,就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例如咳嗽、呼吸不畅、发炎等,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引发患者肺部感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同时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会首先查明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分析造成感染的原因,对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重点考虑患者的身体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是我院以往收治病例中符合要求的100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数量为47名,女性患者数量为53名,年龄分布范围在23~75岁之间;院外感染患者数量为61名,其中造成33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是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占院外感染总体人数的54.1%;院内感染患者数量为39名,造成28名患者患上呼吸道疾病的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占院内感染总人数的71.8%,

1.2方法

由于在这100名患者之中存在院内以及院外感染的情况,因此,在确定患者的感染环境之后,我们将会按照造成感染环境的不同来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治疗。

院内感染:第一种方法是给院内感染患者实施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的治疗方案,第二种方法是实施单独使用氨基糖甙类抗菌素的治疗方案,两者均为药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目前主要是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还有就是需要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以此来确认院内感染患者中不存在基础病者[1]

院外感染:不同于院内感染,在展开对院外感染者的治疗之初,需要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一组为年龄处于60岁以下的患者。对年龄低于60的患者注射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等;而年龄在60岁以上且存在糖尿病以及肝肾疾病的患者则很容易在使用一些药物的时候出现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因此,需要予以其第二代头孢菌素以及内酰胺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2]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是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类。显效: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病情出现明显的好转,以往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改善,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已恢复健康范围内;有效:患者病情出现好转,临床症状有些许改善,身体各项指标开始逐渐朝向健康范围恢复;无效:在进行72h的连续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指标并没有出现好转迹象[3]

2.结果

治疗工作完成之后,医护人员统计了每一名患者的各项数据,其中包括病情、症状、微生物指标、对治疗的满意情况等。87名患者在接受72h小时的连续治疗之后身体恢复到健康状态,而其中这院外感染者数量为53名,院内感染者数量为27名;治疗效果为显著的患者数量为65名,有效为22名,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在展开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工作时,首先需要确定患者的病原菌类型,这样才能够采取相对应的用药措施,避免出现治疗不及时而造成病情加重的情况,提高呼吸道疾病的治愈率。

3.讨论

由于我国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数量在与日俱增,以往在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较低,相关人员在调查过后发现造成该情况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医生用药的不对应,许多患者在服用药物前并没有被确定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因此,服用的药物也不能够发挥其全面的治疗作用。

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医院都开始要求医生在为患者用药之前安排其进行常规微生物鉴定检测,首先确定造成其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之后再实施相对应的用药方案。由于检测工作所需时间较长,因此,医生在没有取得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参考本地区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主要致病菌类的耐药性等内容来为患者选定药物,先帮助患者缓解症状[4]。在检验结果出来之后,医生就需要按照结果来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同时嘱咐患者在用药期间尽量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的事物,适当进行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共同战胜疾病。

参考文献:

[1]张丽.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的观察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000(015):173-174.

[2]门晓丽.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 11(002):586-587.

[3]吕美锟, 黄文武, 丁俊.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4]门晓丽. 普通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研究[J]. 求医问药月刊, 2013(02):6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