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

曹雪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干部病房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0名,于研究期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0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人数及满意度对比结果:34(97.14%):29(82.8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结果:0: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融入日常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

随着现代医疗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临床的护理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1]。本文就此展开研究,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0名,于研究期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0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护理标识管理;研究开始前本次研究方案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将参与本次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等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数据性差异无一般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详细如下。

年龄:观察组最高100岁,最低70岁,平均(81.23±2.14)岁,对照组最高99岁,最低71岁,平均(81.95±2.18)岁;

性别:男性:观察组29例,对照组30例,女性:观察组6例,对照组5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眼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护理警示标示管理,具体为:①危险警示。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在患者入院24h内,综合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跌倒等危险因素的位置,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具体因素利用不同文字或颜色的警示牌完成摆放,例如在病床床尾摆放“防坠床”,在上下床铺位置摆放“防跌倒”等;②药物警示。针对不同眼科药品药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贴上不同颜色的警示标示便于区分,对于部分需要冷藏的药品,也应在冰箱中划分一块特定的区域进行存放并采用特征标示,并按照药品的使用有效期时间进行药品的使用;③环境警示。在医院特定区域应当树立不同的警示标示。例如在病区内存在办公室、处置室、卫生间、污洗间等,护理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医院分区制作不同的警示标示并配上图文,使患者一目了然,避免走错医院分区而发生护理风险事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人数及满意度对比结果:34(97.14%):29(82.8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结果:0: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局对比

组别

n

用药错误

坠床

跌倒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5

0

0

0

0

对照组

35

1(2.86%)

1(2.86%)

2(5.71%)

4(11.43%)

x2

/

/

/

/

4.2424

p

/

/

/

/

0.0394

3讨论

护理标识能够给予患者提示与警示,帮助患者防范风险,使患者更加配合地执行医护人员的各项医疗服务,治疗依从性大大提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3]。对于各项充满着人性化的护理标识,在患者入院后即可给予其温馨的就医体验,充分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也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帮助构建现代医疗体系下的医患和谐关系[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应用护理标识时应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护理标识,需要人为进行干预的地点也应该安排专人进行护理,使护理标识的使用形成统一性与规范性,充分发挥其临床警示,提示的作用,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5]

综上,将护理标识融入日常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钱丹.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7):184-186.

[2]何丽君,黄伟,冯苗倩, 等.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2):156,167.

[3]黄玲慧.探析护理标识应用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观察[J].饮食保健,2020,7(16):128-129.

[4]吴雪婷,朱文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73-175.

[5]孙洪敏,刘佩.护理警示标识在高压氧风险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3):1766-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