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

/ 1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

邓家珍

双流区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外伤性颅内受损是外科中最为常见的损伤性质,并且具有发展迅速、病情多变的特点,在临床上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了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由于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出现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状,及时在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后,也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因此,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分别予以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

  1.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前护理

  1. 瞳孔观察护理。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的瞳孔直径为2mm~6mm,对光线敏感度较高,且双侧的瞳孔大小、圆形弧度相同。在意识判断中,瞳孔的变化情况与外伤性颅内血肿之间关系密切,若患者瞳孔散大时机较早,则提示颞部血肿;若瞳孔散大较晚,则提示额部血肿;而在出现颅内损伤后,单侧瞳孔表现异常,对光线敏感度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瞳孔变化情况,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情况下配合医生进行协助处理。

  2. 生命体征观察护理。由于外伤性颅内血肿病情发展迅速,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观察,如呼吸、血压、脉搏等综合指标,若是出现呼吸、脉搏较慢,但血压较高的症状时,可以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指标。若在观察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症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对症护理。

  3. 神经系统体征观察护理。在观察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状况时,应重点检查患者的肢体触感、运动及反射功能,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程度不一的偏瘫症状。若患者呼吸困难、体内循环功能异常时,则提示患者脑干受压;若患者肌张力减退、肢体反射功能下降时,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小脑病征;若患者意识障碍和瞳孔变化加重时,且肢体活动异常,则提示病情恶化。

  4. 颅内压增高观察护理。在颅内压的监测中,护理人员应强调对患者头痛、呕吐、水肿等方面的观察,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情绪躁动等症状后,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或出现早期脑疝。

  1.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后护理

  1. 肺部并发症预防护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均处于意识障碍的昏迷状态,难以保持正常的呼吸及吞咽功能,于此同时当气道内的分泌物增加时,很容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关注患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状,并作出预防处理干预。①在白天,护理人员定每隔2h协助患者翻身,并建议患者采取左、右轮换侧位的方式,按时帮助患者叩击背部,有利于排出体内痰液;②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对于未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可通过鼻腔、口腔进行吸痰;③对于经气管切开的患者,应予以一对一的针对护理,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控制好抽吸时间,积极预防缺氧性呼吸综合征的出现,同时按照医院规定的消毒标准进行物品清洁,防止感染。④保持病房内良好的空气状况,做好空气流通和消毒工作,控制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 泌尿系统并发症预防护理。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在病情尚未稳定之前,都需要长期卧床,加上药物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肾功能受损,因此在护理中应做好以下要点:①密切观察患者导尿管的变化情况,按时记录其尿液颜色、性质、流量等状态变化,行医嘱每日予以抗生素治疗,冲洗膀胱,预防上行感染;②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要求进行静脉补液,同时控制好补液的速度,根据尿量调节脱水药物,做好血钾、钠、氯的检查和记录。

  3. 消化道并发症预防护理。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大部分是急诊入院,在病情突发的前提下,昏迷状态中或手术后均无进食能力,且在疾病期间体内营养消耗大,容易出现消化道并发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①为患者予以常规鼻饲,若患者出现肠鸣音减弱的情况时,则提示消化不良,应控制鼻饲的用量和时间;②密切观察患者的大便次数和性质,注意预防肠道感染,若出现血便症状时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并予以药物治疗;③注意保持鼻胃管道的通畅情况,每日做好管道清洁,定期更换新的胃管,若患者吞咽功能逐渐恢复时,应及时拔管。

  4. 压疮护理。由于长期卧床的影响,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皮肤受压,从而影响了机体的血液循环功能,容易产生压疮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败血症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按时协助患者安神,对于受压部位应予以舒适的枕头或软垫放置,,做好伤口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局部伤口处于干净、干燥的状态。对于患者的特殊部位,护理人员也应每日做好清洗指导,同时保持会阴部位的干燥,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