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切委婉,情真意切 ——简析柳永《雨霖铃》与秦观《满庭芳》的异

/ 2

凄切委婉,情真意切 ——简析柳永《雨霖铃》与秦观《满庭芳》的异

木亚沙尔 .阿不来提

乌鲁木齐市高级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1


中国文学史上,词到宋代达到顶峰,被认为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明以后人们从词的风格来划分,把宋词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婉约是婉转含蓄的意思,婉约词在内容方面写离愁别绪,儿女情长,在艺术形式方面注重结构缜密,音律和谐,语言圆润,具有委婉阴柔之美。
  北宋中期柳永与北宋后期的秦观都是婉约派大家,《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满庭芳》(山抹微云)分别是二人的代表作,所描写的都是于清秋时节与心爱的歌女分别的情景。在当时影响甚大,传唱极广,艺术水平又都很高,被后世词论家称它们为别离词之双壁。苏轼有诗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也将秦少游与柳三变相提并论;蔡小石(宗茂)《拜石词序》云:“词胜于宋,自姜、张以格胜,苏、辛以气胜,秦、柳以情胜,而其派乃分。”将秦、柳归为一派自有其道理,然二人亦有不同之处。现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满庭芳》(山抹微云)为例,简单比较二人风格之异同。

相同点大致总结如下:

  1. 两者创作时年龄、背景很相似。

两位词人虽长在不同年代,柳永卒年1053年,秦观出生在1049年,但两人年过三十岁仍不得志,正所谓仕途失志,情场得意,以填词为乐,聊以自慰。两词写的是别情,但无不流露出作者功名失落之后的凄凉孤独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点染了孤独寂寞、没有着落的心情。“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凄清的景物衬托出作者悲凉的心情。

第二,两词的内容、情调相同。

两词都以离别、相思、柔情为其基本情调。此中之情,具体来讲包含几种情:

别时之痛:“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面临分别,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又要从何说起,说了又有何用呢?细致入微地描绘出离别场面之凄婉动人。“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写出儿女情长,泪沾衣襟的场景。

别后之苦:“念去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到别后越离越远,脑里是一片迷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离别后即使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即使有千种恩爱也无法倾诉,写出孤独无援的羁旅之苦。“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大胆地想象,使感情升华,把无可奈何的离情加倍地表现出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写踏上征途,回望黄昏灯火中,伊人所居的高城还隐约可见,写出那种“人在旅途洒泪时”的失落感情。

以上分析可见,两词均既有男女分别的柔情,也有游人羁旅行役的苦情,更隐寓词人仕途失落的悲凉感情。
 第三,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吻合。
    首先表现在移景入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上。
    《雨》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蝉声凄切,叫得人心都寒了,深秋的傍晚,骤雨过后,京城郊外,遍地残枝败叶,一片狼藉。这三句以冷落的秋景衬托与恋人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在这种环境下与情人饯别怎会有好的心绪,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握手竟不能言语,只是相看泪眼,离愁的感情跃然纸上。
    《满》开头三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同样以秋景映衬别情,远山飘着云彩,黄草连到天边,城楼上守城的士兵吹响画角,呼唤进出城门的人赶快起程,远行的船停在那,等待多情的人喝下最后一杯离别酒,“香襄暗解,罗带轻分”,互赠信物,以物传情,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其次两词运用铺陈的手法,写景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层层深入,浑然一体。
    《雨》词从“寒蝉”、“凄切”、“无绪”、“凝噎”积聚下来的愁情,直到“杨柳”、“残月”,感情达到高潮。《满》的描写细致生动,云是“抹”出来的,草“连”接天边,这是绘景;“声断”、“暂停”、“聊共”,这是叙事;“销魂。当此际”,这是抒情。整词的结构严谨。
    另外,两词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相同的特点,就是运用音乐、绘画的手法,使词具有韵律优美,画面动人。《雨》词“杨柳岸、晓风残月”,近景是汴河,岸边的垂柳,那光秃秃的枝条在晨风吹拂下飘摇摆动,远景是天边那残缺不全的月亮,互相映衬,这是一幅动感十足风景画。《满》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个抹字,写山上的云彩,仿佛是一位丹青妙手,用彩笔轻描上去;一个连字,写出衰草茫茫,好象是画家用生辉的画笔把草与天连接起来。两词的语言讲究音律,追求音乐美,大量地运用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委婉动听,收到音乐节奏感好,温柔和谐的效果。

尽管两首词有以上诸多共同之处,但其中的差异依然很明显。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两首词在语言上的精工巧用和整个意境的营造上。

语言运用上,众所周知,柳永对将词的格调由“雅“转”俗“做出了贡献,这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多用日常口语,使读者亲切有味,感情表达也就浓烈直白。这一点在《雨霖铃》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运用俚俗语言,更为亲近平实,适宜于浅斟低唱,曼妙婉转,动人心弦。而《满》虽则格调与《雨》相近,但声情婉转,清新雅丽,描写细致生动,语句典雅细腻,极富美感。故后人多称秦观的词为“雅词”。

至于两词意境,《雨霖铃》仅从词牌上我们便可以感受到那份凄清与萧瑟。秋雨初歇,暮色将晚,那断断续续的蝉声更带给人一种寒秋之意。词人与那女子置酒长亭,却离樽难引。唯有执手相看,泪眼朦胧。这一别呵,暮霭沉沉,千里江南,再难聚首。紧接着,下片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抒胸臆。并设想别后,一人孤独漂泊,面对晓风残月,再也无人共度良辰好景。总的来看,全篇以“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清秋”“残月”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整个画面呈现的是一种冷色调。以景起,以情结,正面烘托了词人难舍难分的痛苦之情,给人以凄美之感。

《满庭芳》中并没有像“清秋”那种点明时节的字眼。但从“衰草”“寒鸦”等词中,可以推知这同样写的是秋景。而且离别的时间应略早于《雨霖铃》,为傍晚。词人一开始便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勾画了一个广阔的背景。接着便同样是置酒送别,“聊共引离樽”。然后笔锋一转而回忆往事,“空回首,烟霭纷纷”,亦实亦虚,如烟似梦。又马上回到眼前,“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倍添伤感。下片上来便写分别之景,以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至“襟袖上,空染啼痕”达到高潮。最后以“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作结,含蓄隽永,意蕴深长。总的来看,全篇以夕阳西下为其大的背景,使整个画面处于一种暖色调中,以景起,以景结。特别是结语中的“灯火已黄昏”,象征着那些以往的欢声笑语、轻歌妙舞都将一去不复返。以乐景道哀愁,给人以唯美之感。

总的来说,柳永继承了婉约词风,创作了慢词,扩大词的容量,柳永词标志北宋词发展的一个转折。秦观三十多岁为官,跟苏轼沉浮,一生颇多周折,官一贬再贬,但词的风格与苏轼的豪放词不同,他的词继承婉约词风,追求清丽淡雅,委婉含蓄的独特风格,不落俗套,发展了雅词的文风。两位词人都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附: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苦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供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参考资料:

《宋词探美》.曹晓宏主编 殷光熹著

《婉约词》.林音等注析

《唐诗宋词名篇注评》陈新璋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师大文学院组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