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3

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李国菊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邮编 130021

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将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分别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发生率为2.2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风湿免疫病患者中采取生物制剂治疗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生物制剂;风湿免疫病;临床效果

风湿免疫病作为系统性疾病,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统称。极易引发患者肾部、肺部病症,同时还会对患者肌肉、骨骼、肌腱造成影响[1]。血液系统疾病是该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近年来,我国风湿免疫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通常采用生物制剂来治疗,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风湿疾病是风湿免疫病一种,常见的表现是小关节肿痛,生物制剂包括:益赛普物,主要是针对免疫过程中的细胞因子,与其选择性或竞争性结合,从而起到快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的作用。本文将对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是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9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法、生物制剂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5.5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7.5岁,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患者有多关节炎,14 个关节区中≥4个同时肿胀或者积液,≥7周;患者具有晨僵的反应,≥7周,至少2小时;手关节炎:指关节或腕关节有肿胀,≥7周;患者有≥7周的对称性关节炎;皮下结节;X 线,腕部和手部关节的 X 线改变;类风湿因子,阳性;下腰部疼痛持续4个月左右,活动后减轻但休息后不消失;患者有腰椎活动受限的症状;患者在扩胸时相对同年龄的正常人要小。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患者采取甲氨蝶呤片(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44)治疗。给予患者常规标准的药物量,并且需要注意药剂量要符合范围要求。

观察组采取生物制剂治疗:采用英夫利昔冻干粉剂治疗(生产厂家:瑞士CilagAG公司;生产批号:S200600224)),采取静脉给药治疗方式,另加用TNF-a抑制剂、生物类似物益普赛(生产厂家:上海中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58),每瓶12.5mg,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每次注射量为25mg,两周一次[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4 评价标准

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严密的临床检测与观察,医护人员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出现改善,发热,疼痛,皮肤黏膜等症状得到好转,则视为有效。 如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要给予及时、科学的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输入 Excel 表中,并通过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使用(n)、(%)表示,计量数据使用(5facaf9ff08aa_html_29006288f2abaa85.gif ±s)表示,检验后若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20(44.44)

10(22.22)

15(33.33)

30(66.67)

观察组

30(66.67)

12(26.67)

3(6.67)

42(93.33)


2.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对照组17例非常满意、15例满意、13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71.11%;观察组28例非常满意、16例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7.7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

组别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17(37.78)

15(33.33)

13(28.89)

32(71.11)

观察组

28(62.22)

16(35.56)

1(2.22)

44(97.78)

注:总满意度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满意。


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并发生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恶心3例、头疼2例、呕吐2例,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头疼患者仅1例,发生率为2.2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并发症分析

恶心

头疼

呕吐

并发症

对照组(n=45)

3(6.67)

2(4.44)

2(4.44)

7(15.56)

观察组(n=45)

0(0.00)

1(2.22)

0(0.00)

1(2.22)

P

0.000 0.000 0.000 0.000


2.4对两组Kolcaba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Kolcaba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情绪、环境、家庭支持、社会文化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4 对两组Kolcaba量表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n)

情绪

环境

家庭支持

社会文化

观察组

45

14.8±2.5

16.6±1.9

15.5±2.2

15.9±1.6

对照组

45

9.6±2.1

10.7±2.5

10.9±1.6

8.7±1.8

5facaf9ff08aa_html_b559f3838345a8a2.gif2

-

4.986

4.954

5.075

5.215

P

-

0.041

0.045

0.056

0.051


3 讨论

风湿免疫疾病为慢性疾病,无法根治,只能长期药物维持,随着疾病的进展,会累及多个脏器,包括血液系统、肺脏、肾脏等。风湿性免疫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肌肉疼痛等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3]。生物制剂是借助人体或动物组织微生物、寄生虫等的现代工艺,或者通过化学方式将其制作成药物,T细胞共激活调节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就是比较常见的生物制剂。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其优势逐渐显现,生物制剂在临床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生物制剂能有效地改善风湿免疫性患者疾病症状,使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临床医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可发挥有效作用,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传统治疗中应用的甲氨蝶呤相比,疗效更加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促进患者预后起到有效的作用[4]。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药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患者的科普教育,全程化的药学监护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药学服务,从入院开始的医嘱重整和用药史询问,避免患者重复用药,精简处方,以及避免使用既往过敏和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到住院期间的药学监护,最后是患者住院期间的科普讲堂,普及药物和疾病的知识,强调治疗效果的重要性,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的体温和疼痛感,英夫利昔以及益赛普作为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益赛普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抑制患者骨破坏、改善患者皮肤破损

[5]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Kolcaba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帮助风湿免疫病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在风湿免疫病患者中采取生物制剂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对患者辩证治疗,依据病情制定给药方案,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密切关注,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6]

参考文献

[1]姚瑶,束庆,王红,马祝悦,葛卫红.全程化药学监护对风湿免疫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导报,2020,39(08):1153-1155.

[2]倪远飘,王芙蓉.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14):218.

[3]王敏,韩双霜,职晨阳.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病患者激素治疗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1):112-113.

[4]尹伟,胡静平,胡长亮.研究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益赛普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156-157.

[5]丁荣.对5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发生血液系统疾病情况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36-37.

[6]赵越,黄闰月,陈秀敏,王茂杰,吴晓东,黄清春.肠道微生态与风湿免疫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9,35(09):82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