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评估现状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评估现状及护理

孙瑜 通讯作者刘雅琼

临潼康复疗养中心 临潼康复疗养中心

【摘要】目的 分析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名空勤疗养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在获得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空勤疗养员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与护理后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经评估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发现10名空勤疗养员均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对比护理前后空勤疗养员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情况,发现护理后所有空勤疗养员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较护理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勤疗养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对空勤疗养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而通过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空勤疗养员的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健康的状态面对工作。

【关键词】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评估现状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空勤人员是空军的主要战斗力量,空勤疗养员的工作特征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时间、空间和任务的变化均会影响空勤疗养员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在了解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是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总体干预效果的关键[1-2]。本次研究共选取10名空勤疗养员,在调查评估其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本研究旨在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共选取10名空勤疗养员,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最大者48岁,最小者28岁,平均年龄(35.64±2.27)岁。研究中纳入的所有空勤疗养员各项基本资料完整,符合研究的伦理要求。

1.2研究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估空勤疗养员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在评估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分析了解影响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1)总结影响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

(2)使用焦虑自评量表[3]评估护理前与护理后空勤疗养员的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使用此量表评估焦虑情绪时,根据所得分数的高低,判定空勤疗养员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以50分为分界值,若得分低于50分,则表示空勤疗养员并未伴有焦虑情绪,而得分超过50分则说明空勤疗养员是出现了焦虑情绪的,并且,所得分数越高,说明空勤疗养员的焦虑情绪越严重,得分与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使用抑郁自评量表[4]在护理前和护理后对空勤疗养员的抑郁情绪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在评估抑郁情绪时根据所得分数的高低判定空勤疗养员的抑郁情绪严重程度。量表以52分为分界值,若得分未达到52分,则说明空勤疗养员并没有出现抑郁情绪,若得分超过52分则表示空勤疗养员出现了抑郁情绪,并且评估所得分数与空勤疗养员的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之间是存在负相关的,即得分越高说明空勤疗养员的抑郁情绪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时使用的软件是SPSS25.0,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计量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分别是n/%、5facb03568841_html_8e47af67ff624080.gif ±s,检验方法分别是卡方、t,统计学结果P<0.05则说明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2.1影响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

影响空勤疗养员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对疾病的恐惧心理;第二是体检的结论暂时飞行不合格或飞行不合格时,会对结论产生不满,故产生抑郁情绪;第三是对航空生理训练的认知不足,故产生了抵触的情绪;第四是认为疗养生活枯燥、烦闷,故产生不良情绪。

2.2护理前与护理后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比较分析

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善,护理后空勤疗养员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的两项指标得分对比P<0.05,见表1。

表1护理前后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评估结果比较分析(5facb03568841_html_8e47af67ff624080.gif ±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10

56.38±2.51

58.84±2.67

护理后

10

42.52±2.39

43.98±2.33

t

/

12.645

13.261

P

/

0.000

0.000

3讨论

本研究调查评估了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发现本研究中的10名空勤疗养员均出现了一定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而通过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了改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比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在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空勤疗养员的语言沟通和交流,掌握恰当的语言沟通方式和言语技巧,并根据不同空勤疗养员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采取不同风格的语言和行为,运用语言的力量来缓解甚至是消除空勤疗养员的顾虑,让其获得安全感,提高空勤疗养员的配合度。同时,护理人员要赢得空勤疗养员的信任,在初次交流时要尽可能的谈论空勤疗养员关注的话题,真正的关注和体贴空勤疗养员的需求,并在交流过程中分享情感,真正的站在空勤疗养员的角度思考问题,语言要恰当,态度要温和

[5]。此外,在与空勤疗养员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聚精会神,注意倾听,必要情况下可以做记录,以便于可以准确的回答空勤疗养员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反馈,更好的为空勤疗养员提供服务。

综上,通过对空勤疗养员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让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情况和日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秀,刘瑞芳,何劼.偏振光照射联合磁热振治疗军队飞行人员腰背部筋膜炎的综合康复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01):65-67.

[2]刘新玲.空勤人员智能化健康管理评估体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11):1065-1068+1072.

[3]徐建华,曹保文.特勤疗养强健促进模式系统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21(06):599-601.

[4]邓璐,闫靑,王娟,等.军队标准化疗养护理方案对空勤人员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09):670-673.

[5]侯建敏,洪威,李嵘,等.健康管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空勤人员睡眠及疗养满意率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09):11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