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老年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分析

张伟杰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在医院行心律失常诊断的400例老年病患者并分为两组,各200例,分别为常规心电图检查对照组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组,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检出率更高,且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上速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指标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老年病患者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可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指导,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老年病;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组重要疾病,其是指心脏活动的起源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搏频率或节律异常现象。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与心律失常性质、类型以及血液动力学影响程度有关,在缺乏及时有效干预手段时,疾病可引起心理衰竭或促使,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因此有着更好的心律失常发生率[1]。为此,应做好相关排查工作以降低疾病危害。动态心电图可持续记录人体心脏的活动及心电图变化情况,从而为心脏病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本次研究探究了其在老年病患者中心律失常的检出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在医院行心律失常诊断的400例老年病患者并分为两组,各200例,分别为常规心电图检查对照组与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组,患者资料整理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对照组男、女各100例,年龄60—93(75.41±4.5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04例、96例,年龄61—94(75.37±4.62)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进行诊断,记录相关数据。研究组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并进行心理疏导后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全天候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与仪器接触的部位应保持卫生,同时佩戴记录仪期间不能洗澡,也要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仪,不要牵拉记录电极线,避免影响到数据传输。监测完毕后对相关内容进行回放并利用计算机处理,将专门人工分析后得到的报告上交给专科医生检查,分析患者疾病状况。

1.3观察指标

(1)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2)诊断指标,包括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诊断结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准确率

漏诊率

研究组

200

189(94.5)

11(5.5)

对照组

200

167(83.5)

33(16.5)

X2

/

6.180

p

/

0.013

2.2诊断指标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室上速及房室传导阻滞等指标发生率均更高,P<0.05。见表2。

表2 诊断指标比较[n(%)]

组别

例数

房性早搏

室性早搏

短阵室上速

房室传导阻滞

研究组

200

192(96.0)

179(89.5)

85(42.5)

49(24.5)

对照组

200

157(78.5)

103(51.5)

43(21.5)

14(7.0)

X2

/

13.765

34.716

10.133

11.540

p

/

0.000

0.000

0.001

0.001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引发的心跳不规则症状的总称,临床可将其分为先天性及后天获得性,前者与基因通道突变有着很强关联;后者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也可见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及各种全身性疾病等诱发心律失常的病理性因素,故有着更高的疾病发生率[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心律失常发病率不断攀升,不仅给我过医疗系统造成了严重负担,还威胁到我国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虽然通过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可预防心脏性猝死,改善长期预后。但若患者合并较为严重的基础心脏病,很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心肌缺血以及猝死等并发症,此时预后较差。而若能提早诊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则可大大降低病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对老年病患者来讲,科学、准确的诊断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3]

心电图检查是心律失常诊断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在疾病诊断中有着决定性意义。但传统的心律失常诊断方法为静态心电图,由于其只能短暂记录心电图情况,因此诊断准确率并不理想。要想避免漏诊情况,临床需辅以其他检查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动态心电图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心律失常诊断中。其可反映人体在一昼夜内不同状态下的心率状况,帮助临床观察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出的心肌细胞缺血样改变、窦性心率下降以及窦性停搏等变化,极大的提升心律失常检出率。并且该检查方式还能对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同时还能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进行评估,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4]。本次研究中,两组采取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后,研究组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各项诊断指标发生率均更高(P<0.05)。综上,在老年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心律失常,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指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红军.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5,4(04):168-169.

[2]阳成俊,刘青平.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8,31(24):131-132.

[3]万方.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76例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3):190+192.

[4]先利容.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