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周香莲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燕小学 江苏省、沛县 571122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重要学科,无论是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方面,还是在其文化素养的培养形成方面,都存在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更是能够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下,促进对其正确情感态度观的形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就应该重视起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并在重视中,利用文本细读的方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教师更是需要在教学目标当中,融人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本文细读加强培养力度。以此在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培养中,为其今后学习能力和综合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引言

目前,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都会依据教材实行文本细读教学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但是受“以考定教”思想的影响,大多数老师的文本细读教学法通常会使语文课堂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学习热情,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文本细读,作为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必修方法,如何把这门必修功课做好事所有语文老师都面临的难题。那么怎样用文本细读方法,从而使阅读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呢?

一、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主动性

语文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学生的发展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与学生互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当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时,其学习的内部动能就会增强,进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举个例子,在教授《观潮》时,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问学生是否见到过大潮,之后让学生自己想象大潮应该是怎样的。接着,先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表述大潮的景象,之后再进入课文中,用问题的情景模式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篇文章,锻炼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手段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非常单一,语文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们在讲台下面听,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们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的课堂学习,也不利于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借助一些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帮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或者带领学生们去外面参观,通过感受自然来激发他们的灵感。这样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更加认真,从而有助于提高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课《牛郎织女》时,语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牛郎与织女的照片,以及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时的照片,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感情,从而能够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地学习牛郎与织女之间的故事。语文教师还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还为学生拓展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说,如后羿射日,女娲补天以及女娲造人等等。学生们这一节课都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率非常地高。

三、将文本细读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相结合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立的个性和思想,如何针对每个孩子独特的个性来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教育,是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的。文本的阅读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自己喜欢阅读的文章种类。老师们则可以通过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们推荐他们感兴趣的文章来仔细进行阅读。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文章的乐趣,也能通过这种合理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文本细读的方式。孩子们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以后,在阅读其他类型的文章时,就会不自觉地将这种阅读方式运用其中。

四、用提问加强学生对阅读的体会,实现文本细读的乐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单纯背诵文章片段应付考试,或是掌握多么高超的写作技巧。而是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帮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对生活的共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启蒙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文本细读方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文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增加对生活的感悟。例如老师在进行《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时,可以在课堂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曾经到哪里旅游过?”。通过这样的话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时学生就会纷纷对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展开发言讨论,同学们都积极的融进课堂,那么这时在进行文章阅读,老师就可以加强学生对阅读文本的体会。

五、多面解读,激发思维

都知道,语文阅读就是一项理解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位学生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的不同造就了其对同一文章解读的不同。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文本细读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解读,并在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尊重,使其能够对自己的鉴赏观点进行充分的表达。在必要时,教师更是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自己不同的意见进行积极提出,并利用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自主思考的积极性进行培养和发挥。之后教师更是要给予学生自由回答的空间和机会,并在不干涉学生回答内容的同时,对其质疑思想、挑战权威的精神等进行培养和形成。如此方能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下,促进其阅读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对其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有力形成。

六、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助于节省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在阅读时,学生需要对于文本内容进行勾画,将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作为语文阅读积累。教师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也能增强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结束语

老师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行文本细读的教学策略时,应该把握好孩子们对文本进行细读的程度,不要流于表面也不要对文章进行过度解读。孩子们通过对文本的详细分析和认真解读,不仅可以加强他们对于所学文章的理解程度,还能够使他们掌握阅读文章的技巧,更对孩子们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有很大的作用。参考文献

[1]李冬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精读策略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46-248.

[2]中华.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12.

[3]郭丽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65.

[4]张林江.关于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109-110.

[5]曹永辉.文本细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9(08):113.

【作者简介】周香莲、1968年生,女、汉族,江苏省、沛县,学历:大学本科,小教一级职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