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浅谈“后疫情时代”小学生研究性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1
/ 3



挑战与机遇——浅谈“后疫情时代”小学生研究性学习

范永琴

武汉市洪山区第一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0

【摘要】“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学生态随之改变,现实环境和时代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上教学模式,切不可沦为课堂“搬家”;线下教学模式,需高度关注学生疫情防护,双面夹击中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机遇。在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极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疫情促使教育技术的革新,然而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技术作为辅助,核心仍然在于教师,教师的有效指导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1. 后疫情时代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实基础

(一)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

2020年,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上下近2亿大、中、小学生开启了居家线上学习,本属于未来学习模式的线上教学被提前推上教育的前线。疫情的突然爆发,学校积极迎接多方面的挑战,迅速将课堂转至线上,教师化身“主播”,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课堂。那我们是不是只需要将课堂由线下搬到了线上呢?正如线上教学初期,教师们纷纷打开直播平台,通过镜头和课件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屏幕上。

互联网教学已经在培训行业与成人教育中遍地开花,它具备丰富可供搜索的网络资源,提供了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零距离社群化学习的平台。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学也将在学校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甚至可能成为未来学校主流教学模式。然而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空中课堂教学实践后,学校及老师们逐渐认识到,课堂直播教学只能是一种应急状态下的教学方式。在线教学要持久下去,必须转变线下课堂“照搬”到线上的现象,教学与教育还需要双管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活动,保障居家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将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等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比如开展线上主题班会、读书分享会、升国旗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等。

(二)时代的挑战

疫情的最终攻克,关键要靠科学技术;企业、国家要想壮大,不受外人牵制,也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增强科研竞争力。科研兴教,科研兴国,疫情验证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向心力,也强化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国民之希望在于学生,学生的科研精神,需要从小播种;科研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然而时至今日,世界范围内的疫情仍呈蔓延和反复回潮态势,为了避免人群聚集,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教学系统内原有的各类现场竞赛、观摩、学习交流活动或取消或暂缓举行。由此,小范围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是比较可行的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活动的空间可以在校内、班级内或者家中。

(三)研究性学习的初尝试

我校在学生居家学习之时,意识到眼前发生事件正在最好的教材,结合巨大的社会灾难和社会问题,将知识、课程和社会实践主动融合起来,开发出围绕疫情事件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将真实的生活作为真实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分四大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责任生活 创意宅家、中国治理与中国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结合疫情自主发现和探究,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实现“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通过研究性学习,同学们从最开始的不太清楚、不太关心,到发现生活,提出问题:家务劳动中可以怎样安排能更高效快捷呢?什么是二维码;为什么不叫三维码;为什么它可以储存这么多信息?针对疫情,复课后如何保护自己?为什么野生动物身上有病毒,我们还要保护他们?再到确定方法,制定计划,科学探究,成果呈现。高涨的参与热情,自信多样的表达形式,自主有序的小组交流,同学们把“延学”变“研学”,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收获成长的进步。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未来世界的发展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用科学的办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需要他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锻炼品格、提升能力,从而更好地去面对不确定的、多方挑战的未来世界。

二、小学阶段研究性学习开展情况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人人成功为目标,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涵。

我国,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由来已久。然而,在应试教育环境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通过搜索了解到,在上海、深圳等地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情况比较普遍,且有学校多年开展,已经呈现出喜人的成果论文集刊物,但都主要集中在高中学校。大多数地区的小学老师对研究性学习不太了解,我校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筹备之际,通过与指导老师进行前期沟通,发现老师们几乎对这一概念完全陌生,是老师自己做研究还是学生做研究?对于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是一头雾水。试想连老师都不太了解的领域,让自理都还困难的小学生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

虽然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以查找各种资料,寻求他人合作帮助,但是要想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组织、帮助工作。通过校内实践,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需要关注一下几点:

(一)小学生研究问题类型

小学生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童,他们知识面较窄,注意力时间短,操作能力与技巧不足;但他们对于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强烈好奇心,乐于动手实践,他们极具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所以只要引导得当,方法适宜,他们是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我们做研究的目的分为两类A.答疑解惑;B.发现真理(知识、规律、真相),学者做研究是为了增加人类的知识,发现真理,面对的对象是全世界的学术同行;小学生做研究的目的,是为给自己和同伴答疑解惑,面对的对象主要是自己和同伴。如此便聚焦了小学生研究问题的类型,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必须是客观现实存在的,而不是虚幻的;研究的问题尽量的小,而且经过一定的提炼和分析;研究的问题是通过查阅资料能够回答的。

我校学生在探秘根茎果的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主题板块提出了三个问题:生1: 2020年中国农村的闲置田比往年多还是少?生2::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在夜晚可以看见满天的繁星,看见银河,为什么我在的城市的夜空只能看见几颗零星的星星呢?生3: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生1问题太大,全中国面积大范围广,没有办法收集那么多数据,而且不同地区的农村现状也不同。生2的问题可以探究某个熟悉的城市夜空看不见繁星的原因,实施时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生3的问题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网络信息资源比较丰富,小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源来为自己的问题答疑解惑。

(二)逐步引导,适时放手

科学的研究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程序,从选题、确定主题;明确分工,制定计划方案;收集、筛选、分析信息;形成结论到展示评价。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也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为了提升研究性学习效果,那么我们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根据研究流程依次逐步展开,帮助学生认识每一研究活动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每一个环节需要预留充裕的时间,给予学生可以自主实践和主动发展的空间。我校在开展线上研究性活动期间,采取每周五全校推出下周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微课,驱动学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比如:如何提问;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法;阶段性成果展示等主题。同时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也会在各研究主题群里通过在线会议的形式进行跟踪指导。随着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面铺开,学生通过教师引导、组内交流、自主学习,不断加深了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提升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的后期指导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适时放手,留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创意表达的机会和时间。

(三)丰富的成果表现形式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少,实践操作能力有限,如果按照大学生或者成人做课题研究的要求来约束他们,显然是行不通的。要想研究活动能在小学生身上真实发生,我们需要将其调整成“童”化版的研究行动方案,尤其在于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和研究汇报上。由于每个小组(或个人)参加研究时的表现方式和收获都不同,可以允许丰富多样的展现形式。比如我校低年段学生主要采取书画、小组视频形式呈现成果;中年段学生通过角色表演(视频)、PPT、自制实验观察记录单、小组视频展示汇报形式;高年段大多采取研究成果报告书、电子小报等形式呈现。多样的成果表达形式,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研究有效性。

(四)实践为主 注重积累

开展研究性学习,虽然只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雏形,但对每一个参与的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经历过学习之后,可能揭示了心底的一个疑惑或是仍然不太明白,其实并不重要。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实践,学生作为主体,在教师的辅助指导下,个人或者与小组成员一起经历一个问题的提出,借助技术收集资源、亲身实践、分析信息、整理汇报。课程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形式多样且新颖有趣的实践机会,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在探究过程中积累科学的研究习惯和方法。

结语

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挑战中探索路径,是教育的坚守,是学校发展的方向。在小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途径。不论未来的教育模式,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注意引导研究问题的选题、引导的循序渐进、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注重实践过程,这将为学生走向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 后疫情时代,教育该如何做?[R] . 中国丹麦教育论坛,2020.9.22

[2] 李舒琴 . 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谈[N]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3]曾令华 . 师生一起做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叙事[J] . 江西教育,2016.9

[4]董香 岳耀亮 . 指导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6

[5]张忠华 王连喜 .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在线教育实践的困境、挑战与对策[J] . 教育传媒研究,2020.9.15

[6]王竹立 . 替代课堂,还是超越课堂?——关于在线教育的争鸣与反思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5)

[7]余胜泉、王慧敏 . 如何在疫情等极端环境下更好地组织在线学习 . 中国电化教育,2020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