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高艳艳  李海洋  林乐鹏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 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探究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纳入2018 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25例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比对两组计划靶区参数、器官照射情况、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靶区的CI、HI高于对照组,接受 50Gy处方量的患侧肺剂量体积比V20、V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中采用调强技术安全有效,可使靶区照射剂量合理分布,对重要器官起到保护作用,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放射治疗;调强技术

随着医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也在不断地提高。早期乳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切除病灶,促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 乳腺癌传统手术以大范围切除为准则,会导致女性的性别特征丧失并影响外观[3],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预后,为了避免术后局部复发,临床多采用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放疗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4],其能够降低术后复发风险。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三维适形放疗的一种,本文以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为对照,旨在分析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5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本次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照组:年龄31~64岁,平均年龄(45.15±4.23)岁;病程 1~ 6年,病程均值为(3.11±1.05) 年。观察组: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5.24±4.36)岁;病程1~7年,病程均值为(3. 22±1.10)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确诊为乳腺癌;(2)具备术后放射治疗指征;(3)资料完整且接受随访。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2)存在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的患者;(3)存在放疗禁忌证、依从性较差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乳腺癌根治术后1~2周进行放射治疗。采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进行定位扫描,明确主要危及器官。使用6MV X射线,放射剂量为2Gy/次,5次/周,连续照射25次。对照组: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于患者锁骨淋巴区域、胸壁交界部分采用两切线1/2野,减少射野对肺部组织的照射,将前后照射锁骨上野进行衔接;当靶区范围较大时,建立一个后前野。乳腺区域做两个对穿切线野照射,两个野各加一定角度的楔形板,考虑到呼吸运动的影响,射野的前界需距离皮肤表面10~20mm。手动调节位置,促使靶区照射剂量均衡。观察组:调强放疗。应用varian Eclipse 计划系统,根据靶区形状设计5-7个大野进行物理逆向调强,处方剂量线包绕95%以上的靶区体积,PTV内超过处方剂量10%的体积尽量控制在10%以内。

1. 4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计划靶区参数[适形指数(CI) 、剂量均匀指数(HI)。(2) 观察两组的器官照射情况以及放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3) 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FACT-B) 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命质量,共包括五个维度36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分为正向条目和逆向条目。分值越高,患者生命质量越高。

1. 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表示,行X2检验,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计划靶区参数

观察组患者的CI、HI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器官照射情况

观察患者的重要器官受照体积均比对照组少(P<0.05)。

3 讨论

关于乳腺癌,临床以往常规的放疗方法通过对癌细胞进行照射能够有效消除癌细胞,促使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但会损害患者的正常细胞,严重损伤患者的身体[6-7],且放疗毒副反应较大[8],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调强放疗技术是指辐射野内剂量强度按一定要求进行调节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9],调强放疗技术一般应用在头颈部、肺部等区域的肿瘤治疗中,其可以保证在辐射野同靶区形状高度一致的情况下对照射野内各区域的剂量强度进行调剂,从而使靶区内剂量强度均匀,减少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射体积[10],有利于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可减少放疗不良反应。调强放疗技术应用在乳腺癌根治术后,不仅能够使计划靶区内较高剂量分布均匀,在确保对肿瘤细胞杀伤效果的同时,能促使放疗治疗效果提升,且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低,可防止肺损伤、心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能够对肺部、心脏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另外乳腺癌根治术后的照射区域为胸壁开始的弧形不规则病区,三维适形放疗无法均衡照射剂量,一侧肺部受照后会出现损伤,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影响,且乳腺周围的放射剂量一般较高,而调强放疗技术能够合理调整靶区各个点位的照射剂量,在使乳房及其周围腺体受照均匀的同时,能够降低放疗后患者乳房表面肌肤因局部剂量不均匀而出现萎缩变形的风险[11],可提升放疗后乳房的美观效果。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 CI、HI 均比对照组高,接受 50Gy处方量的患侧肺剂量体积比 V20、V10 均更低,说明调强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器官受照体积比切线野三维适形放疗更加合理,能够有效保护肺部、心脏等器官,从而能够促使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放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低,生存质量评分更高。本文所得结论充分证明了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证实了本文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采用调强技术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及合理调整靶区照射剂量,可提高安全性及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文,施林心,刘亚洲,等.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中国辐射卫生,2019,28(2):190 - 193.

  2. 常晓斌,吴湘阳,冯涛,等. 固定铅门调强技术对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的作用[ J]. 现代肿瘤医学,2017,25(3):462- 465.

  3. 刘贵刚,锁威,齐忠志,等. 调强技术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42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