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防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防治体会

苟祥荣

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卫生院 重庆市永川区 402160



摘 要目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 2020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概率,并根据所得数据对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体型肥胖者、营养不良者、术中使用电刀者、糖尿病患者和术后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概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非营养不良者、未使用电刀者、无糖尿病患者和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主要有体型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电刀使用情况和切口暴露时间;在手术前应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在手术后应及时找出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从而加快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
关键词】: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防治

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极易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等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从而增加患者不必要的治疗费用,并且还会耗费患者的时间和精力[1]。引起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由于脂肪组织受到挤压等因素而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致使脂肪组织无菌性坏死而产生脂肪液化[2]。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形肥胖的人群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随着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概率越来越大。再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引起术后切口脂肪液的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探讨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 2020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为(45.2±5.6)岁;38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了电刀,3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使用电刀;30例体型肥胖者,38例非肥胖者;39例伴有糖尿病患者,29例无糖尿病患者;手术后有33例营养不良者,35例营养均衡者;有41例患者切口暴露时间过长,27例患者切口暴露时间较短。患者的切口大部分在手术7天后发生脂肪液化。
1.2  方法
(1)、针对浅表液化范围小于切口面积的三分之一、渗液量小于5mL、切口愈合情况较好的患者,应剪掉1~2根缝合线,并将盐水浸泡过的纱条放入切口中进行引流,在渗液被引流干净后重新为患者换药。(2)、针对浅表液化范围小于切口面积的二分之一、渗液量为5~10mL、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同样剪掉1~2根缝合线,然后进行细管负压引流,在渗液被引流干净后重新为患者换药。(3)、针对浅表液化范围达到切口面积的三分之二、渗液量大于15mL、切口愈合过于缓慢甚至无法愈合的患者,应剪断所有缝合线,使切口完全暴露并进行引流;在引流干净后采用庆大霉素盐水纱布进行湿敷,最后坚持为患者按时换药,在换药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嘱,严禁随意增加、减少药量或停止用药,并持续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在切口长出新肉芽后进行二次缝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无菌操作,以免切口感染,同时按照医嘱按时口服有关的抗感染药物或者静脉滴注抗生素,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体形、营养、电刀使用、糖尿病和切口暴露时间等因素,记录不同情况下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概率。脂肪液化的诊断依据为:(1)手术后患者的切口愈合不良,皮下有渗出液产生,而且大部分以脂肪粒漂浮的形态出现;手术后7天左右,患者的切口出现大量渗出液,且大部分为黄色,患者并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感;轻轻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按压检查,患者无疼痛感,但是按压的同时渗出液明显增加。(2)皮下脂肪层厚度大于等于5厘米为体形肥胖者。(3)切口暴露时间大于30分钟为过长,小于30分钟为较短。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2检验;计量资料以(5fbb1f765a975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使用t检验,两组数据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不同情况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概率,体型肥胖者、营养不良者、术中使用电刀者、伴有糖尿病患者、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概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 营养均衡者、未使用电刀者、无糖尿病患者和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且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1 不同情况患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概率比较[n(%)]

患者情况

例数

发生概率

2

P

体形肥胖者(n=30)

24

80.0%

46.753

0.000

体形正常者(n=38)

12

31.6%

术中使用电刀者(n=38)

26

68.4%

9.023

0.002

术中未使用电刀者(n=30)

14

46.7%

伴有糖尿病患者(n=39)

27

69.2%

23.740

0.000

无糖尿病患者(n=29)

10

34.5%

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者(n=41)

21

52.5%

10.470

0.001

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n=27)

8

29.6%

术后营养不良者(n=33)

23

69.7%

21.887

0.000

术后营均衡者(n=35)

13

37.1%

3 讨论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防治措施要求越来越高,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非常不利于医院树立的整体形象和口碑,对此医护人员对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干预越来越重视。在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方面,手术前就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实现“早发现”和“早预防”,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缩短疗程[3]。针对体形肥胖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应考虑提前进行脂肪引流,如果患者的皮下脂肪非常厚,应在皮下深层置入负压管进行引流。在手术过程中合理调节电刀频率,将热量控制在最小范围,尽管电刀接触皮肤的时间比较短,但是组织切割尽量一次完成,并对出血点采取适当的电凝止血方法。在缝合切口后应注重缝合线的打结力度,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并使用氯化钠溶液对切口进行冲洗。在手术后,应加强对营养不良和伴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和干预,随时观察患者的血糖,并为营养不良者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同时确保患者的切口干净卫生,以免发生感染,并按照医嘱及时换药。在本次研究中,体型肥胖者、营养不良者、术中使用电刀者、伴有糖尿病患者、切口暴露时间过长者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概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营养均衡者、未使用电刀者、无糖尿病患者和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且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不同患者的临床情况对于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和患者体型、营养状况、术中电刀使用情况、糖尿病和切口暴露时间等因素息息相关,应根据这些原因加强对术前和术后的防治工作,从而最大化的降低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概率,从而加快患者的切口愈合速度。

参考文献】:

[1]张昌渝.初探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J].饮食保健,2018,5(2):130.

[2]刘志刚.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及防治措施[J].母婴世界,2016,(7):57-57.

[3]毕晓明.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