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新型信息化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新型信息化模式

袁胜

榆林供电局 , 陕西省 , 榆林市 , 719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于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各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机会。其中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信息化管理产业。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提升工程安全监管的一种重要方式,能减轻项目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压力,提升管理效率。但将信息化管理运用于工程建设安全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为论点,结合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具体阐述如何将信息化应用于其中,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式探讨

引言:随着我国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不断融合。社会各行业在这种融合中获得了发展的新方向,并为传统的发展模式增添了新的动力。其中,传统的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时代完全吻合。这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以及长远发展,因此将信息化发展技术融入于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新形势下以信息化手段辅助施工企业和管理部门提升工作效率是一条必由之路。

  1. 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能有效地将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查询,同时也能减轻文档管理的工作压力。主要是依据与信息化产业所衍生的各种产品来实现,首先从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出发,需要项目部管理工作人员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人人重视安全管理的氛围。从而强化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管理渗透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心中其次利用信息化管理,采用视频监控等多种形式对建筑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根据信息化数据对施工项目的风险进行预测。例如,利用大数据信息对台风天气进行监测,在台风来临之前结束户外作业工作,提前做好工作变动的安排,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能有效地保证工期打造施工单位的自身品牌效应。应用大数据信息对建筑的各性能进行测量,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理论依据的实际施工方案,增强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建筑的生产成本。另外,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对员工的安全能够更加彻底的摸查。使用大数据多媒体信息产业的衍生物,作为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基本内容,减少员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1. 现阶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式开展存在的问题

2.1现阶段信息化工程管理平台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各行业都在广泛的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但整体上发展的时间较短,平台自身还表现出明显的体系缺陷。首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平台较多,包括政府管理部门企业自身建设,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都具有自身的管理平台,很多数据收集并不完善,因此不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会反而使管理工作更加繁琐,甚至造成信息的浪费。

2.2已有信息平台功能不合理

许多建筑建材的信息平台虽然在不断改进,但录有的信息并不及时。并且信息平台的功能十分单一,只能进行签到等简单的管理活动。当信息平台的功能不能满足日常的管理工作时,会导致建筑工人对信息化管理缺乏信心,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从而导致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底下,对工作提不起兴趣。而丰富的平台功能能减轻工人安全管理的压力,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平台应该具有数据互通的功能,帮助管理层人员简化工作程序和工作压力,实现用户与运营商之间和谐共处的目标。

2.3建筑信息数据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由于平台众多,而建筑项目的安全信息数量丰富,因此在利用信息化管理工程建设安全工作时,常常表现出数据滞后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建材信息平台涵盖了大量的工程建设全过程信息平台,内部收集到的数据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汇总和分析判断,缺乏了内部配置的管理机制。因此,大量的数据还分享,在各个模块中难以被企业单位所运用。这种数据的滞后性会严重影响到决策者的决策,导致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不合理,以及人员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多种问题出现。

  1. 提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式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3.1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制度

为了提升工程建设安全系管理信息化模式的有效性,需要工程单位从自身做好相关的工作安排。首先,要保障工人施工的环境安全,并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工人的操作和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安全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对操作不规范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惩罚,从而促进安全责任制度的实施,让每个工作人员都对自身的工作形成较强的责任感。

3.2宏观信息化体系建设

宏观信息化体系的建设,首先要注重加强行业指导和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增强管理层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自身的管理素养,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管理情况,由专业的管理人员制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从而提高信息交换和使用的频率与机会,创造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条件。另外,企业应该注重自身品牌形象的发展,从诚信的经营理念出发,并结合工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安全有效的工作体系。

3.3施工现场信息化监控

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首先,信息化视频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并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排查影响工作人员安全的因素,为施工人员,创造有利于工作进行的环境。编制专项检测方案监测对可以按照方案的实施进行监测,在也有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建筑物重点施工对象的监测力度。并把每日检测到的情况,通过多媒体技术,发送到信息平台,内部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处理。

3.4施工数据的收集工作

施工数据能够影响到施工的全过程,因此,借助大量的使用数据能帮助设计师或工程师规避建筑过程中的概率性问题。这些数据包括整个工程的质量,性能参数以及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这在今后的质量验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施工数据能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作出合理的判断,减少失误。通过数据分析和利用,能强化我国的建筑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营能力,加快行业转型与发展。

3.5引流多层次人才投入工作

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数据和技术能有效地改善建筑行业运用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从新型技术的理念中寻找到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但技术发展时有赖于人才的支持,企业单位可以引流更多高层次人才投身于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中,创新管理方式,并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工程建设安全工作管理目标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的遵循传统发展模式,需要借助其他技术和发展理念来,帮助自身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其中,工程建筑的安全管理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好能获得大量数据的共享和支持,从而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局限,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目标。信息化技术不只能应用于工程建设安全信息管理,还可以被应用到社会工作的方方面面,为社会的发展和前进贡献巨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郑一梅.BIM在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


[2]张小燕.基于建筑信息化模型的建筑业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张海军.建筑安全素质教育与建筑安全管理分析[J].居舍,2019,05:196.


[4]朱双娜.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构建及关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