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5
/ 2

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观察

宋晓兰 钟亚萍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索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80例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随机划为观察组(40例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和对照组(40例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可促进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快速消肿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一类护理方法。

关键词: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护理措施;应用效果


上肢骨折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而创伤后出现患肢肿胀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1]。科学有效的护理是上肢骨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患者快速消肿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故对现代化护理模式进行研究十分重要且必要。目前,针对性护理方案已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护理反响[2]。故本文将对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方式进行如下分析,分析相关护理措施的同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总结[3]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病例挑选年段:2019年1月-2020年1月。

筛选标准:(1)患者确诊为上肢骨折并出现患肢肿胀情况,无漏诊、误诊情况。(2)患者及其家属(主要是直系亲属)对本次试验知情且自愿参与,参与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一般资料: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共有40例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区间(30-80)岁,平均年龄(52.56±20.41)岁,肿胀程度I级15例,II级13例,III级12例;观察组共有40例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区间(31-80)岁,平均年龄(52.53±20.39)岁,肿胀程度I级14例,II级14例,III级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分析价值。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患者体征监测、用药指导、患肢护理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由护士长牵头,选拔8名具有专业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针对性护理小组,根据患者病情讨论并制定科学的针对性护理方案: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受病痛折磨,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故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积极干预,通过言语鼓励、成功案例介绍增强其治疗信心,通过亲情陪伴点燃其生活希望,通过微笑服务拉近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关爱。(2)患肢处理:采用冰敷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促进患肢消肿,如用医院自制的散寒活血止痛散,成份为:生川乌、自然铜、细辛、独活、红花、白芷、生天南星、生半夏、川牛膝、三棱、姜黄、当归、桃仁、赤芍、续断、大黄、骨碎补、麻黄、泽兰、栀子、莪术,骨折早期配合三七消肿胶囊,活血化淤消肿止痛;骨折中期配合接骨疗伤胶囊,和营生新接骨续筋;骨折后期配合龟甲健骨胶囊,补肝肾,强筋骨。(3)饮食护理:建议患者食用清淡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饮食监督。(4)功能锻炼:协助患者按照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运动锻炼,但要严格控制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若患者出现肢体疼痛、疲累等情况应立刻停止运动,防止对患肢造成损伤。

1.3观察指标

(1)统计护理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几个指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x100%,疗效标准:①患肢肿胀症状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判定为显效;②患肢肿胀症状明显缓解,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判定为有效;③患肢肿胀症状未有缓解迹象,肢体功能亦未恢复,判定为无效。(2)统计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包括满意(80分-100分)、一般(60分-79分)、不满意(0分-59分)几个指标,汇总例数后计算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处理

计算工具:SPSS 22.0版本软件;表示方法: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采用[n(%)]表示,进行“χ2”验证,P表示差异显著度,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不明显。


2结果分析

2.1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0

33(82.50)

4(10.00)

3(7.50)

37(92.50)

对照组

40

12(30.00)

17(42.50)

11(27.50)

29(72.50)

χ2

-

-

-

-

5.5411

P

-

-

-

-

0.0186

2.2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38(95.00)

2(5.00)

0(0.00)

40(100.00)

对照组

40

27(67.50)

7(17.50)

6(15.00)

34(85.00)

χ2

-

-

-

-

6.4865

P

-

-

-

-

0.0109


3讨论

针对性护理即由专业护理团队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立足心理护理、患肢处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几个方面全面提升护理效果,促进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快速消肿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4]。具体来说:心理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推进治疗过程,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患肢处理过程秉持“认真”“细致”精神[5],以减少患者疼痛感为目的开展科学护理;饮食护理可以有效控制不良饮食造成的病情恶化,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快速消肿,同时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利于患肢功能恢复[6]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到,相较两组,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对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来说,针对性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更加科学有效,相关护理措施亦体现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故可对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从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7]。综上分析,针对性护理可满足上肢骨折创伤后患肢肿胀患者的护理需求,是上肢骨折治疗中不可或缺的医学措施[8],本次试验由于患者例数有限,故有分析不足之处,仍需对针对性护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9]

参考文献:

[1]张崇芳,邢齐宁,张刚.上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03):46-47.

[2]甄珊.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006):220.

[3]李飞.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护理措施分析[J].饮食保健,2020,007(008):162-163.

[4]周田英.优质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程度及疼痛的影响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9,027(001):84-85.

[5]陈爱平,高玲玲.护理干预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2):179-181.

[6]姜林花,陆永丽.分析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51):56-57.

[7]李昕,赵忠华,汪淑英,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8,026(002):85-86.

[8]竺静,励莲,张芬.综合护理对上肢骨折患者疼痛及肢体肿胀水平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9,039(003):338-340,343.

[9]李芳.优质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患者肿胀程度及疼痛的影响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029(03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