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2

普通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研究

胡剑萍

湖州市 长兴 县 技师学院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计算机信息安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实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单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新课改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普通高中 计算机信息安全 实践教学

序言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高中计算机老师,要创新教学思路,构建高质量的计算机信息安全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但其受传统高考科目的影响,很多学校对计算机科目并不是特别重视,对其价值认识不充分,使得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应用效果不尽人意,在搭建高质量的计算机课堂方面还面临不少挑战,导致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课堂学习效果较差。因此,如何构建高质量的计算机信息安全课堂是高中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普通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应坚持基本原则

为了促进普通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应坚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升总体教学质量,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适当辅助,促使学生顺利处理难题。第二,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工作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并提升学生的信息分析、运用、加工以及提取能力等。第三,要坚持遵循多样化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教学评价能及时发现在“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并了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要注重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思想,落实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现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景。所以,只有坚持遵循上述的各项基本原则,才会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提升学生计算机信息安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现阶段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计算机信息安全仍然不是高考的内容。在我国高考制度的大背景下,大多数学生不得不放弃与高考无关的课程,而全心投入于文化课程的学习。结果,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课堂教学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重视教学的效果。由于教学压力等各种影响,教师们也忽略了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教学。总之,在普通高中的教学中,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教学并没有得到重视。

(二)教学理念落后

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师课改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科特点突破教学方式,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范畴,仅仅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课堂上学生并未成为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看不出。

(三)学生缺乏主动性

短时间内被学生认可和迅速普及是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学的重要特征。高中生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最快。一旦他们接触这门学科,兴趣就油然而生。但是,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会使老师大失所望。大多数学生对电脑的印象总是停留在娱乐上。当他们真正学习系统的信息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时,新鲜感过后兴趣大大降低。

三、普通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开展可行性对策

(一)转变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果实现

高中学习中很多学校是将计算机作为一门辅助科目来学习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少,老师更多是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对处于思维活跃的高中学生来说这是不太合适,它是一门计算机信息安全科目,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老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果实现将课堂交给学生的目标,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习的信息化理论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促进他们信息素养的提升。另外,老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构建高质量计算机信息安全课堂的前提。

(二)实施合作学习,高效掌握计算机应用方法

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理解学习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前提,有效掌握计算机应用方法和技巧是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想有效提升高中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师首先就需要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加强高中生对相关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方法技巧的理解吸收和有效掌握,而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高中计算机信息安全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理解学习相关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调动每个学生计算机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同时,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吸收内化这些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目的,为他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学生更加青睐于在多媒体背景之下,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将新媒体和旧媒体进行融合,探讨出一条新型的教学路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体做好网络安全信息防护教学,比如说校园广播、校园杂志报刊或者是公共板报等等,这种教育方式的针对性更强,并且可以在无形当中来提高学生安全用网的意识。其次,充分利用各种自媒体开展网络信息防护教学。教师可以设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比如微博账号、学院平台等,并且在该账号上经常发表有关计算机网络信息维护方面的知识,将这些信息传送出去,然后让学生关注该账号,不断提高在学生群体当中的知名度,让学生在刷手机的过程当中了解到相关资讯,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开展知识教育。

(四)有效开展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过程评价要求教师及时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电子档案袋,记录包括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学生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记录等,并进一步制作成网上课程评价体系,从而进行有效的进行过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应该用肯定、帮助和赞赏眼光去来评价学生。评价应语言丰富、及时、到位,并应体现教师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高的信息素养。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教师可以利用控制软件让其他学生及时点评,也可以利用辅助网站实现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结束语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注重“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提升“计算机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的质量,才会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所以,不仅能强化学生的信息保护意识,还能落实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辨别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强化处理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伟.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9(12):173-175.

[2]韩红章.大数据经济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学改革[J].财富时代,2019(10):206-207.

[3]彭瑗.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6):223-224.

[4]姜顺荣.面向网络空间安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147.

[5]崔艳秋.中职计算机教育中信息安全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