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7
/ 2

浅谈 “社区 +”幼儿园发展模式

金盈盈 陈娇娇

永嘉县机关第二幼儿园

[摘 要] “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以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把社区中的各项资源与幼儿园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和有机联系,从而建立起幼儿园与社区深度互动的教育生态,这样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宜的发展环境,而且可以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与社区的文化建设。这一发展模式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园所管理等方面,它突破了传统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单一性和机械性,通过两者的积极互动来实现全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社区教育;社区资源;幼儿园教育 
  社区是幼儿重要的生活场所,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可以促使教育与环境共同发展,社区对幼儿园教育的参与也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和社区的建设。社区内的各种机构与文化都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幼儿园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应该积极主动地与社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但当前两者的协同教育在观念认识、主体关系、资源利用、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存在相应的问题。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且相互联系的时代,幼儿园教育也需要有新的思想、理论、模式和途径,通过转变传统幼儿园教育中以幼儿园为中心的观念,我们尝试借助“互联网+”的概念和思想来建构“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目的是建立一个跨界融合、开放共生的且能够将幼儿园与社区各种教育要素,紧密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社区+”幼儿园教育发展模式是以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为平台,把社区中的各项资源与幼儿园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幼儿园与社区深度互动的教育生态,且在这个系统中幼儿园与社区是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这一发展模式的目的是打破幼儿教育的环境壁垒,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幼儿园、社区、家庭三者之间的高质量互动来促进幼儿的整全发展。 
  一、“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的意义 
  “社区+”幼儿园教育发展模式是一种协同教育模式,目的在于通过调配幼儿园、社区的各项教育资源来促进幼儿的发展,且要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对各项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社区+”幼儿园教育发展模式借鉴瑞吉欧教育的理念,主张幼儿教育是全民参与,调动和整合幼儿园与社区的各项教育要素,从而将社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师资培训、课程改革、组织管理当中来,呈现的是幼儿园、家庭、社区紧密合作的图景。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家庭、社区不能困顿在自己的边界之内而不与其他教育主体和教育因素发生关联,而是应该通过互动与合作为幼儿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与发展语境。 
  建立“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是以开放的理念来建构优质的幼儿园教育生态系统,其主要意义:一是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创设相互联系且结构良好的支持环境,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学习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最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二是为幼儿园的内涵发展提供支撑,家长、社区对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参与可以有效提升幼儿园的发展效率,使幼儿园在资源利用、活动开展、课程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不断获得发展;三是通过幼儿园对社区活动的介入和参与,可以有效改善社区的文化氛围,促进社区文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因此,建构“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的目的是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一个开放的思路,意图通过资源的融合来建构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 
  二、“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根据互动的程度可以分为资源利用型、服务提供型和文化交融型三种类型,将社会组织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使全社会参与幼儿教育,这才是深层次的互动和“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的目标。我们的“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也从单纯的“社区+幼儿教育活动”逐步发展到“社区+幼儿园课程”“社区+师资培训”“社区+幼儿园管理”,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不断走向深入和多元。 
  (一)“社区+”幼儿园课程建设 
  对社区资源的探索过程也是我们园本“知行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给全体教师带来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使他们更关注日常生活在幼儿教育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区+”幼儿园课程在目标上强调立足于幼儿生活,更加关注幼儿经验的连续性,希望通过与社区的合作为幼儿提供一个更适宜的发展环境,让幼儿成长为自主自信、乐于探索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在课程内容上,“社区+”幼儿园课程彰显了社区特色。我们吸收了社区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并结合幼儿园发展实际,逐步建立了以“自然情感教育”“大学精神熏陶”“公民意识萌芽”为主要内容的社区特色课程,为幼儿提供了拓展生活经验的机会。“社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吸收家长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课程内容的开发。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的课程不再拘泥于书本和教材,而是需要教师走进社区,通过挖掘社区资源来为幼儿设计出灵活生动、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在课程的实施方式上,社区资源也可予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项大小活动,均可通过家长、高校学生和社区其他专业人员的参与来拓展开展的方式和形式。 


  (二)“社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园教师培养有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种基本方式。职前教师的双向培养既可提升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又可为幼儿园提供优质的师资储备。在双向培养阶段,我们基于“见习—实习—顶岗”的职前培养模式,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高校学生的加入也为幼儿园提供了智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引入高校教师参与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邀请高校教师为幼儿园教师开展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师资培训,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另外一方面邀请高校教师将专业课程的课堂搬到幼儿园,让幼儿园教师能切身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社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让高校的各项资源鲜活深切地促进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行为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社区+”幼儿园管理 
  传统的幼儿园管理都被认为是幼儿园的家务事,完全由幼儿园负责,但在美国,幼儿园则被认为需要与家庭、社区共同合作,并鼓励家庭和社区成员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有了社区的支持就可以提升幼儿园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亲和力,使得幼儿园的“走出去”变得更安全可靠。受这一思路的启发,我们的“社区+”幼儿园管理模式将社区中的后勤、医疗、食堂、安保等服务系统与幼儿园进行关联,与不同的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提升了幼儿园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高校社区专业的院系单位及其完善的管理系统能为幼儿园的园所规划、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提供相应的帮助。美术专业的师生可以为幼儿园规划和设计玩具器械场地以及优化改造建筑墙面,教育与心理专业的师生可以帮助幼儿园制定和开展幼儿学习的相关课题项目,校医院定期进入幼儿园指导卫生保健工作以及提供保健培训,诸如此类的对口合作全面提升了幼儿园的管理水平。 

总之,我们要不断推动和完善“社区+”幼儿园发展模式,使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与互动不断走向深入和多元。
  参考文献: 
  [1]缪学超.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97-102. 
  [2]许婷.回归教育本真: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6):114-118. 
  [3]彭莉萍.华中地区H省C市幼儿园运用: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