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0kV电缆敷设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试论 10kV电缆敷设工艺

王建新

国网大宁县供电公司 , 山西省 临汾市 042300

摘要:电力企业变配电工程中,要对电缆施工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先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升电缆施工技术水平,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路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10kV电缆敷设工艺。

关键词:10 kV 配电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引言

电缆敷设施工是电力配电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电力配电工程的供电稳定性,所以一定要重视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结合配电工程确定好电缆的类型和电缆的横截面,在施工中,结合设计要求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电缆敷设施工技术,并做好电缆敷设的保护措施,避免外界环境对于电缆线的腐蚀,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电缆敷设质量,保证配电工程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电力建设事业的发展。

1 10 kV 配电电缆敷设方法的分析

1.1 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敷设顾名思义指的是直接将电缆埋设在地下,一般其埋深都不会太深,这种敷设方法一般用于简单的低压配电系统,其优点是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但是施工完成后,由于电缆没有保护措施,如果警示标语没有保护到位的话,很容易因为外界的挖掘导致电缆破坏;再加上电缆直接埋在土里,在长时间的地下环境作用下,很容易导致电缆保护层腐蚀,最终导致漏电或者系统短路等供电问题,所以这种电缆敷设方法一般用于简单的、临时的配电系统。

1.2电缆沟敷设

在电力配电施工过程中,对于一般的中压配电线路,比较常用的就是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的施工内容较为简单,他主要是施工一条电缆沟,并用盖板对电缆沟进行保护,电缆在管沟内比较安全,但是这种敷设施工技术对于空间的需求较大,一般电力管沟位于人行道旁,电缆沟的位置比较显眼,再加上沟盖板的保护,整个配电线路都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同时电缆沟的容量较大,对于后期新增的电缆线,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管沟,所以其使用具有长久性。但是对于沟盖板的受力要求较高,使得其成本较大,在施工前要进行合理的选择[1]

1.3排管敷设

排管敷设是指在电缆敷设施工时,用套管对电缆进行保护,按照电缆开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明挖和顶管施工法:明挖施工是当施工环境允许,可以直接开挖,在施工时,先施工水泥套管,后期在电缆井内再穿线,为了避免周围环境对套管的影响,一般其底部和顶部都会施工混凝土,保证电缆套管的完好,这种开挖方式比较简单,穿线也比较简单;顶管施工是指环境不允许开挖,例如需要横穿马路或者中断交通等,就直接用穿孔器进行顶管施工,这种电缆套管一般都是PE材料,其强度较高,耐腐蚀,可以保护内部的电缆不受影响,这两种电缆敷设方法在城市配电工程中都比较常见。

1.4架空敷设

架空敷设是指将电缆线敷设在高空中,通过电缆支架和电线杆对其固定,由于此种敷设方法对于周围的环境美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只有高压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架空敷设主要适用于郊区,这种敷设方法的优点是电缆不会受到地下水和地下环境的腐蚀,使用寿命长;但是其施工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在施工电线架杆时周期较长[2]

2.5 地下管道敷设

未开展地下敷设之前,先要对管理进行检测,确保管内不出现任何杂物,一旦发现,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在敷设过程中电缆受到损害。在敷设时,指派专业人士进行指挥。针对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土密度不同等情况,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加,此时所选择的电缆要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与腐蚀性能,敷设时采取电缆穿钢管的形式。

2 10kV 电缆敷设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2.1施工前期的检查工作

施工前期的检查工作是对施工工作的保障。前期检查的范围和内容较多。比如,电力电缆施工方法的选择、电缆截面的选择,以及施工设计、电缆质量等,都要进行综合性检查与准备,为后期施工奠定可靠的基础。其中,电力电缆规格达标程度、施工工具和设备的质量,以及所运用材料的规格等,我们都要进行例行检查。同时,还包括施工设计图纸和安装图、产品附件说明等,我们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最主要是检查电缆线盘有没有损坏,从根源处管控电力电缆的质量。另外,电力电缆施工路径的选择,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在电缆铺设时,选择安全、稳定的环境,多方面考虑,并规避不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还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选择铺设长度短、弯曲力度在规范范围内的施工路径。以此,提高电力电缆的施工水平[3]

2.2安装电缆附件

首先,通常情况下,电缆处理质量和其附件安装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电缆剥切尺寸精度是影响电缆附件安装质量的独立因素之一。当下配电网施工阶段选用的多数电缆附件是在工厂内预制而成的,其规格持续在功加工厂制造成型时就已确定,故而要求电缆自身有关零部件一定要初步适宜部位上,方能促使其效能充分发挥出来。规避因为电缆附件生产工艺指标不达标的问题,从最基础环节保证电缆线路的施工质量。

其次,在正式安装附件前,一定要检查电缆表层的顺滑度、清洁度与干燥性,不可吸附有半导体或他类金属杂物,也不可存有刀伤划痕或纵向凹槽,针对带有半导体但无法顺利完成剥削操作的电缆产品,建议在剔除半导体后使用砂纸予以磨平处理,砂纸的打磨应依照由粗到细的原则进行,直至消除粗糙面凹陷。

最后,在安装电缆附件时,要对其表层进行再清洁处理,建议使用电吹风设施加热处理以驱散潮湿。电缆导体接续情况也是附件安装阶段需重点考虑的问题,若有关接续接触不严实,电阻较大时将会诱导附件导体接续处流经电流时有高温表现,伴随时间推移而持续恶化,在高温条件作用下很可能损伤电缆附件绝缘性能,或诱导电缆沟道出现火灾事件[4]

2.3电缆的接地与防火处理

火灾事件是降低配网电缆线路运行安稳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故而做好防火处理也是电缆施工阶段要积极处理的问题。众所周知,电缆运转阶段自身容易发生短路故障,增加时火灾事件发生的风险,而有关设备、设施等均会促进火灾蔓延过程,由此可见火灾对于电缆体系形成的损害是极大的。高压单芯电缆由于金属护层上存有感应电压,故而在接地施工阶段要作出特别处理,借此方式去规避过高感应电压及环流情况。建议施工方拟定适宜的接地方案,消除或弱化金属护层上的环流,最大限度降低电缆线路运行阶段的能耗量,这样的工况下线路负载能力将会有所提升。为强化电缆线路的阻燃能力,不推荐使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可以联合使用密封、阻塞、隔断等手段,进而保证阻燃处理的全面性。并且在采用如上综合措施处理阶段,一定要保证单根电缆线路出现火灾时不会蔓延至多根电缆上,确保防火封堵处理的严密性、抗机械性及厚度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5]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用电需求量与日俱增,提高供电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电力系统中,为了提高供电质量,一定要加强电力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改造,合理的应用电缆敷设技术来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在电力配电工程施工中,主要是对电力设施的施工和电缆线的敷设,在敷设电缆线时,由于电缆线的型号、传输电压值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敷设方式,要针对当前电力工程电缆敷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求最合理的敷设施工技术,提升供电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小青.电缆敷设技术在10 kV 电力配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2):66-68.

[2]郭延江.电缆敷设技术在10 kV 电力配电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9):12-13.

[3]王伟.电力配电工程中电缆敷设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6):183-184.

[4]吕帅.10 kV 配电工程电缆施工的敷设处理探析[J].华东科技,2018(2):191-192.

[5] 刘宁. 高压电力电缆线路的关键技术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