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3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以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为例

成建华

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江苏泰兴 225400)

摘要: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是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祁巷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和因地制宜发展原则,整合各方项目资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黄桥镇祁巷村;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

祁巷村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南首,现有25个村民小组,1452户,常住人口5516人,耕地和水面面积6341亩。该村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强化系统谋划、重点突破、联动推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素质,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村容村貌方面发力,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泰州市十强村”等20多项国家、省市以上荣誉称号。

一、主要建设成效

祁巷村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自2017年8月以来,投入1.07亿元,实施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治理、党建引领等六大类、29项工程,整合资源捆绑资金,改善环境完善设施,发展产业打造名片,涵养民风和谐发展,各项建设扎实有序开展。目前,相关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项目实施后,促进了祁巷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和旅游事业飞速发展,黄桥小南湖景区已成为“全国四星级休闲观光旅游乡村”、“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国家AAA级风景区”,泰州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泰州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全国钓鱼基地联盟等一批项目先后落户祁巷。2017至2019年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黄桥双人大鱼赛,吸引了CCTV5、快乐垂钓、四海钓鱼、休闲指南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每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2元。

二、具体做法

1.规划上顺应群众意愿,留住“乡愁韵”。一是注重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契合。先后聘请了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旅游规划设计院等单位对祁巷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设计,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保持原来村庄传统肌理的基础上,按照“一核、四轴”的格局建设。二是注重点上盆景与面上风景的组合。围绕做优“一泓水”,优化河道整治和污水处理方案;围绕做美“一道环”,优化道路交通方案;围绕做精“一根轴”,优化入口景观方案;围绕做好“一个点”,优化村委广场景观方案;围绕做实“一片区”,优化重点区域整治方案;围绕做特“一块田”, 优化田园景观方案,努力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貌、原味的历史质感。三是注重乡土气息与现代功能的融合。在乡村空间布局上,规划了一个综合服务核心,六大特色功能片区,在没有大规模拆迁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在保持原生态的同时,配套建设了污水处理、天然气、星级厕所等设施,进一步增强乡村的承载力、吸引力。

2.建设上整合各方资源,共塑“田园风”。一是建造村庄景观。按照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入口景观方案,先后投资150万元,建设了3个进村入口,让入口景观做到敞开界面,增加村庄感知度,体现具有层次感的田园景象,充分体现“祁家庄”特色。投资958万元对268户民居进行白墙+青砖,乡土化门楼、木质大门、特色瓦片花窗的改造。投资355万元对民居家前屋后庭院空间增加景观绿化,增加了村内可驻足可欣赏的中部绿化节点。二是改造村庄道路。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一条从新334省道通往祁巷村南北向主干道,全长约1.7公里,道路宽12米,沥青砼路面,同步实施沿线桥涵、安全设施配套工程。投资630万元,对村内的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共改造道路5700米,桥梁4座。三是打造田园风光。发展特色田园种植,立足特色杂粮(包括元麦、高粱、荞麦、花生、黄豆、红薯等)种植,实现“春有油菜花、夏有香荷芋、秋有荞麦花、冬有雪里红”。

3.发展上培育特色产业,彰显“乡土味”。一是推进高效农业。立足本村特色,建成了千亩蔬菜基地、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千亩香荷芋基地和千亩水产养殖基地,建成了461亩泰兴小杂粮基地和200亩高效农业采摘基地,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创建了猪鬃加工区,带领村里1000多人就业。二是打造生态旅游。通过招商,以金辰农业科技公司为平台,打造乡村旅游“小南湖”品牌。创建特色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挖掘“祁巷八大碗”内涵,成功举办了乡村文化美食节、中国泰州香芋集、全国钓鱼大赛等活动,提升了知名度。三是发展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上,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发展网店,已搭接京东、淘宝等网络平台,签约中通、申通、邮政速递、顺丰等物流网点,提高流通效率,2018年荣获“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四是做大研学培训。做好泰州市唯一中小学生培训拓展基地建设,着力增强接待能力和完善相关设施,每年接待中小学生10万人次。2019年创办“乡村振兴学堂”和“雁阵干部学院”,目前已开课30多期,培训5000多人。

4.环境上彰显生态魅力,践行“新理念”。一是推进村庄河道整治。共投资969万元,整治9条河道,总长7910米,新建控制闸1座,拆涵建桥4座,管涵2座。对全村境内13条河塘全部进行了亮底清淤,畅通水系,村内河道、小南湖全采用绿色生态护坡,祁巷中沟、夹沟采用自嵌式挡墙。二是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共建立污水处理站4座,受益总户数826户,工程总投资约850万元,项目实施后,主要处理农村户三格式化粪池污水、厨房污水、洗衣污水,系统处理50吨/小时,目前管道铺设已完成,所有农户污水全面接入。三是落实五项整治工作。农村改厕全部到位,全村配建6座三类水冲式公共厕所,建立了垃圾清运,绿化管护长效管理体制,使村庄环境更加绿色宜居,全村绿化覆盖率达45%。

5.自治上弘扬乡贤文化,涵养“好民风”。一是坚持“三治”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健全自治体系,创建了“1+1+X”党建富民模式,完善了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农村基层组织制度。二是弘扬乡贤文化。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定期召开乡贤座谈会。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美食一条街、民宿一条街、村史馆、文江科普馆、西林剧场等,通过文化名人的熏陶,传承优秀文化,弘扬良好家风。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创建了《美丽祁巷》乡土杂志,组建了祁巷农民艺术团,建成农民大舞台、农家书屋、文化宣传长廊、祁巷禅寺,编纂了《祁巷村志》、祁巷村歌,设计了“党员先锋岗”、“巾帼示范岗”,建立了“十星级文明户”、“祁巷道德模范”、“祁巷好人”、“最美庭院”等评选考核机制。

三、几点启示

1.打好“党建牌”,通过“强堡垒”在基层组织上塑造乡村的“魂”。 “强起来”最核心的是让党建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指挥所”更是“先锋队”。祁巷村党委书记丁雪其用他残疾的右腿带领班子成员,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他本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江苏省道德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十佳残疾人创业明星”、“江苏省农民致富能手”等称号。丁雪其不仅率先带头流转土地搞高效农业,而且还自掏腰包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其他村干部带头流转土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村民在村干部带领下,纷纷加入发展高效农业之列。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村支部成员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为群众做表率,激活神经末梢,筑牢基层根基。祁巷村“1+1+X”富民党建新模式成为特色党建品牌,祁巷村党委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党组织”。

2.打好“特色牌”,通过“强产业”在经济发展上奠定乡村的“根”。“强起来”最基本的是让产业强起来。乡村建设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富有特色、富有品牌、富有实力、持续强劲的产业支撑。祁巷村之所以能够突破发展,就是能够立足资源禀赋,选准有市场、有特色、符合当地实际的猪鬃产业,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从事猪鬃半成品的加工,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村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祁巷由此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特色猪鬃产业富裕一方的同时,反哺高效农业,发展以粮食种植、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种植、香荷芋种植、玫瑰种植和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特色农业,香荷芋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围绕旅游发展三产,祁巷村“无中生有”打造了小南湖景区,形成了“农业观光+农产品采摘+农家餐饮”的新模式。

3.打好“乡贤牌”,通过“强群众”在发展力量上挖掘乡村的“源”。“强起来”最鲜明的是让群众强起来。祁巷村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能人志士的示范带头,离不开村民的支持参与。祁巷村村民丁其全2011年毅然放弃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回乡创办集休闲旅游、高科技规模农业、农家乐、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旅游、休闲渔业、国防科技等于一体江苏金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出多个国家、省、市有名的品牌,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他为祁巷村建设招贤纳才,引进户外拓展培训、温泉木屋民宿等多个投资项目。祁巷村每年春节都要召开乡贤座谈会,看变化、话发展。2018年80多位乡贤能人自发成立了祁巷乡贤理事会,不断做活祁巷发展“一盘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祁巷村始终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归等形式,吸引和凝聚在外能人,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助力乡村建设发展。

4.打好“绿色牌”,通过“强生态”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强起来”最紧迫的是让生态强起来。生态不仅是资源,更是财富。面对生态短板,祁巷村依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下定壮士断腕的决心,拿出久久为功的举措,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展现新时代乡村“最靓颜值”,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祁巷村正是通过项目整合,开展改污改厕、公路提档升级、庄河清水活水、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快医疗卫生、居家养老、体育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村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才得以不断提升,着力解决了生产生活生态问题。在乡村规划建设上,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开发“商业化”、乡村建筑的“西洋化”,让农村“更农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关注乡村的差异性、多样性,内外兼修,多角度、全方位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

5.打好“和谐牌”,通过“强治理”在乡风文明上体现乡村的“新”。“强起来”最根本的是让治理强起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统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村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选择。祁巷村通过办好道德讲堂,成立“四会”组织,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大力推进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探索实践,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志愿服务中推广“社工引领志愿者”模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目前,祁巷村正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新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按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思路,把软活作为硬实事来做,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新机制。

【作者简介】成建华(1978.09-),男,汉族,江苏省泰兴市人,本科学历,泰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