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探究

崔素举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富村镇第二幼儿园 655504

摘要:阅读能获取知识、开拓眼界;能习得前人智慧,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能承袭优秀文化,提升文化涵养等等,是与外界沟通的捷径。阅读的方式有很多,作用和价值也有所不同,采用何种学习方式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呢?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尝试探究有效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方法也不例外,尤其当下,学生存在着阅读量少,阅读面窄,阅读兴致缺失,理解能力差问题亟需改善,更需要教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阅读实践活动。而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时间久,对学生理解较为深入,因此能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下所示:

一、有声朗读,调动多种器官

朗读就是将书本上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的过程。古人从读书中探索出“朗读”的价值:首先,朗读能培养语感,晦涩难懂的语言经过多次朗读可以变得自然流畅起来;其次,朗读有助于加深理解,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化,读得越多,理解越深、感情越浓;再次,阅读能强化表达,想要表达得好就需要有扎实的语言积累,且能准确应用词汇,思维清晰,而朗读就能在不经意间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朗读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这是因为教材中选录的文章符合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正确且内容丰富、词语准确,因此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塑造学生的性格。由上可知,朗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受到了笔者的青睐。

如,在学习《望洞庭》这首诗歌时,笔者没有直接授课,而是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多次朗读,大声朗读,最终实现了领略韵律之妙、造词用句之美的目的。学到《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内容时,文章语言优美,景色诱人,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因此笔者使用了朗读法教学,即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进入文章描写的情境,体会小兴安岭的魅力。为什么朗读效果显著呢?这是因为朗读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能调动学生多种器官:能调动学生的口,大声朗读出来;能调动学生的眼,关注每个文字;能调动学生的脑,与作者达成共识;能调动学生的耳,获取信息等等,因此借助朗读这一形式有效地促进了阅读教学工作。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为有声朗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并运用到了阅读教学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值得肯定。

二、静心默读,集中阅读注意

默读也是笔者常用的阅读教学方式之一,默读即在心里不出声地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应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级应当初步学会默读。因此教会学生默读成为了教学目标之一。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即引导学生如何从大声朗读变为轻声朗读,再到无声朗读,阅读速度也要相应的提升,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阅读注意力,还可以提升阅读的速度,有一举两得的效果,值得期待。

如,在学习《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课内容时,阅读全文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为此笔者布置了默读任务。一开始大家还不太习惯,因为之前一直都是出声朗读,此时却让学生降低音量,闭上嘴巴,对学生来讲有些困难,因此教室里还是充满了嘈杂的声音,只是音量很低,此时笔者也没有过于强求,而是规定了朗读的时间,十分钟之内阅读完,迫使学生不得不提升阅读速度,顾不上出声阅读。当然,笔者还会检查学生的阅读质量,如慢性子与急性子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火花?你认为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吗?你是慢性子还是急性子?旨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想要用静心默读取代大声朗读,因为规定了阅读的时间,教授了学生默读的技巧,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阅读速度更快。

三、诵读经典,增加知识储备

背诵经典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语感,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且能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这是因为经典文章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结构紧凑,适合学生诵读。如果同学们能熟练背诵或者化用,一定能为作文添彩,为此笔者将诵读引进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期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学生如果有意识的记忆、背诵精美篇章,就能逐渐扩展其语言宝库,将外界知识化归于己并熟练地运用、借鉴,提升语文素养。为此笔者特意在每周预留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诵读经典文章、古诗词、名人名句,旨在增加学生知识储备,为后续的背写、写作打下基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认识到诵读法的价值,于是特意预留了一段时间开展相关的工作,以期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其他语文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是教师教学重难点之一,为此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上述几点建议,以期能有所帮助。当然,笔者也知道教与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师生做好心理准备,稳住心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怀玲.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好家长,2015(43).

[2]李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探讨[J].经贸实践,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