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歌唱课中表现力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30
/ 2

小学音乐歌唱课中表现力的研究

柳亚 娟

江苏 丹阳市界牌中心校 212323

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高效的音乐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但近些年来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基于上述小学音乐教学情况,本文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案例和经验,采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分析了如何通过创造教学法来吸引小学生对音乐歌唱的兴趣,提升小学音乐歌唱课堂的表现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 创造教育 情景表现 手脑嘴结合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和新课标课程的改革,全国多地区的小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有着进一步加深,并且围绕音乐歌唱课程开展了多种类型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并且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兴趣吸引力。例如常见的音乐教学方法有情景故事教学法、创造教育教学法、课堂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歌唱实践教学法等。其中以创造教育教学法的应用最为广泛,该音乐教学模式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通过采用不同的引导策略,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和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小学生的综合性创造性教育,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科学、高效的音乐观、学习观。

一、“手&&嘴”有效结合提升音乐课堂的综合表现力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对一些小学的调研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的小学音乐老师缺乏对学生在综合性“创造教育”方面的能力培养。例如一些小学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歌唱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无法从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综合性科学方法方面进行着手,不能很好地让小学生对嘴、手、眼睛、头脑、空间和时间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运用,就导致学生在音乐教学方面的创造性潜力无法被有效激发,因此就使得小学生在音乐歌唱课中的表现力就变得极弱。因此,为了在增强小学音乐歌唱课的综合表现力的同时,从全方位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多种类型的音乐潜能,笔者认为应该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歌唱教学的过程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对歌唱的启发性教育,帮助学生在进行音乐歌唱学习的过程中,实现对“手&脑&嘴”三部分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不仅仅只“动嘴”,还要通过手部的辅助性动作,来增强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力,给欣赏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地提升学生在音乐歌唱过程中的外在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性音乐技能。

具体来说,以三年级上册《白鸽》的教学为例,老师可以通过对儿歌旋律的规律研究,结合匹配度较高的儿童舞蹈,来对小学生在音乐歌唱方面的素养进行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在该过程中尽可能地自由发挥,激发学生在肢体表达和音乐歌唱相结合过程中的创新性潜能。例如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几个简单的飞行动作的教学(向上飞翔的动作代表音高),提醒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是音高位置,从而增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小学生对音乐歌唱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与互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在音乐歌唱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和课堂表现力,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认为可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准备一些和本次教学相关的小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通过启发学生进行合作与互评,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表现力,这将会在提升小学生的听课效率和音乐学习能力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具体来说,假若某次的教学环节为“歌唱发音技巧的练习”,那么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一些同学之间互相练习、互相提意见的教学方法和正确发音的规则标准,来对小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并且在每个小组内,让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多次练习,实现在发音和判别别人发音的学习,通过这种多次的歌唱发音练习,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歌唱能力和发音技巧,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小学生之间的友谊度和歌唱过程中的自信感。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通过采用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与互评的策略来一步步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歌唱能力和学发音技巧,增强小学生的课堂表现力。

三、采用基于情景表现的“创造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

笔者认为,如果在传统的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场景式的“创造教育”策略,则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音乐歌唱表达水平。因为通过这种场景式的故事教学,不仅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参与到歌唱课堂中去,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最基本的歌唱水平和自我表现能力,并且在这种场景式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不仅可以很好地引起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提升小学生在音乐歌唱过程中的自信感和手脑结合能力。

具体来说,以苏少版一年级《快乐的小木匠》的音乐教学为例,老师就可以在教学课堂中准备一些和本次教学主题相关的故事,例如可以结合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片段为基础,让小学生在观看动画片以及对相关情节的表演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吸引小学生对音乐歌唱过程的参与度,并且还会让小学生主动地在课堂中通过歌唱来表现自己,从而使得学生在完成不同的歌唱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歌唱水平和整体,快速地掌握歌唱技巧。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音乐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这也是十分符合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要求的。

四、采用基于故事引导的“创造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认为,小学音乐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通过采用情景表现教学法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应该在此过程中通过采用故事引导的创造性教育策略,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这样不仅仅有益于帮助小学生在音乐方面从小就养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还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小学生的歌音乐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以苏少版三年级上册《七个小兄弟》的音乐教学为例,小学音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故事教学法(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七个小矮人)来吸引小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阶的认知程度,从而实现对学生在歌唱表现方面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此环节中,多次有针对性地让小学生明白如何有效地提升歌唱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在音乐歌唱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地纠正自身的歌唱方法,养成更加科学的歌唱习惯,全方位地实现对小学生在音乐歌唱方面的“创造教育”。

近些年来在小学的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的课堂表现力弱、教学效果差、课堂趣味性低等问题。基于以上关于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背景,本文先分析了我国小学的音乐教学现状,又结合自身的音乐教学案例和经验,分析了如何通过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来提升小学音乐歌唱课上的表现力,吸引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上三个方面采用不同类型的“创造教育”教学法,从而实现对小学生在音乐课程中的学习兴趣、歌唱技巧、音乐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科学性提升。本文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音乐歌唱课中的表现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希望能够对国内小学的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启发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霞. 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50-452.

[2]汤晓华. 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54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