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分享平台下智慧校园的分析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大学城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1
/ 2


基于大数据分享平台下智慧校园的分析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大学城为例

薛泓狄

南京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摘要: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兴起,国内的部分高校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阶段或规划立项中。不过每个学校对智慧校园的认知与需求不尽相同,随之建设的内容、侧重点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课题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总结当前“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差异,对智慧校园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校园;未来教育

前言

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相关信息资源分享平台的逐步构建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各界有关“智慧校园”建设的呼声也愈发强烈。不仅高校不遗余力的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各大媒体、学者在相关教育信息化专栏中对“智慧校园”概念的推崇宣传,也起到助力作用。仅知网今年年内有关“智慧校园”概念的论文就多达1100多篇,相较于2015年知网收录的100多篇智慧校园相关论文,这无疑体现出社会各界对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视。

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大学城为例,对附近相关高校智慧校园发展实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对当前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提出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意见。

1 智慧校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实况

在2010年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便提出将智慧校园纳入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并描绘构想蓝图,期望五年内建设完成智慧校园。各学者也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个以信息化、数据化和物联网平台为基础的新兴概念,相关论文近年来呈现“井喷”趋势。但若细细分类,便可以发现就当前“智慧校园”概念而言,大多只是对设计的简单说明,对服务应用的思考依旧局限于数字校园思维中。

国内高校在当前智慧校园建设上也是层次不齐。有些高校可能所谓的“智慧校园”还仅仅停留在“智慧教室”上,校内设施建设并不搭建完成,而有些高校则已建设完成基础的信息化平台。以江宁大学城内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南医大较早完成了无线网络的覆盖,方便本校师生访问校内数据,实现数据互通共享与教学资源的高效使用。 “一卡通”服务也使得校园内的各项服务设施的使用更加便捷,初步实现“一卡在手,校园无忧”。在日常生活服务方面,校园生活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南医后勤”来解决,这也使得一些校园服务高效便利。

相较于南医大,江宁大学城内其他高校也都有各自相关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如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推动信息化建设,提升校园“智治力”》,南京工程学院智慧校园核心数据库支撑平台建设项目的招标,这些都在显示众多高校对“智慧校园”的重视,意图以校园智慧服务助推高校管理、建设的完善。

2. 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与建设的异同

2.1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与建设相同之处

2.1.1对智慧校园概念的认识都不完善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为基础,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与完善后的产物,其相关概念的提出也是在物联网技术相对成熟之后产生,其产生历程较晚,对其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匮乏,各国之间对其概念并未形成相关共识。

2.1.2建设标准并未统一

就当前发展现状而言,各国的理论建设实际上并不完善,发展的方向也是各不相同,国内外高校、学者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并没有形成相关的统一标准,高校间就智慧校园概念的侧重方向也有不同观点。

2.2国内外智慧校园建设的不同之处

2.2.1建设理念与建设方案各有千秋

西方国家就对智慧校园发展前景而言,是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小小实验”。他们所提供的许多方案更像是“智慧城市”的雏形,对未来城市建设管理提供经验。国内而言,对其的认知大多也处于“较高的数字化校园”阶段,并没有联系到与之相关的“智慧城市”的建设。

2.2.2 发展趋势差异显著。

国外的智慧校园概念是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更多的是被包含在了智慧城市的框架之下,利于实际建设时的经验总结。在国内,智慧校园的建设更多拘束于校园管理或高校之间的交流。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是在在政府协调下进行。这也使得国内智慧校园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新兴技术的作用,

3. 当前我国智慧校园建设发展的调查

3.1智慧校园概念没有普及

就当前的阶段,“智慧校园”这一概念在实质上并没有被明确。它的人文内涵与概念含义还在随时代进步发展。在小组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各大高校所建立的“智慧校园”模式,大多都是以平台化管理的模式来构建框架,这实际上依然是对“数字化校园”概念的延申,其发展思路并没有真正向智慧校园中的“智慧”一词转变。依旧是优先以管理性平台建设,对教学方面的网络化学习优先推广,并没有将目光着重向“服务”上转变。

3.2 基础建设的水平不一

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基础网络建设完成覆盖,相关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也构建完成,但是,就信息化管理整体而言,缺乏规范化、整体化的利用,相关的建设也并不合理。各大高校虽然基本实现校园平台化管理,但就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对高校信息资源的统一融合,监察共享的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仅仅是对校园日常管理进行了重视,而忽视了数据巨大的资源利用,智慧校园的实际建设并没有达到我们的理想目标。

4.智慧校园发展的趋势

4.1协调平台化管理能力,加强智慧服务理念

协调平台化管理能力并不是仅仅是指构建管理性质的平台,而是要将平台的管理性与服务性相结合,要转变数字化校园时代的思想,认清智慧校园概念,以人为本,以为师生服务为首位,借助大数据技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创新,提高科研能力,姐,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新兴信息技术,从而实现高校智能化管理,营造现代化教育氛围与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4.2 发挥技术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智慧校园建设,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发展而来的新兴概念。运用这些新兴技术为师生建立一个开放智能的教育教学环境,便捷舒适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发展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探索出智慧校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才的合理配置。

5.结语

在当前新兴技术广泛运用的前提下,社会整体信息化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方面的改革是必然趋势,智慧校园是为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教育施行方向,为高校师生在校期间提供新型的普适教育。对智慧校园模式的研究探索,是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培养符合适应当代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波.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分析[J].亚太教育,2016(02):39.

[2]李易俞,陈金华.国内外智慧校园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异同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03):88-94.

[3] 陈琳,王蔚,李佩佩,李冰冰.智慧校园的智慧本质探讨——兼论智慧校园“智慧缺失”及建设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04):17-24.

[4]吕金梅.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0(32):153-156.

课题项目:2019年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基于大数据分享平台的

慧校园生活服务模式分析与研究(编号:TB202008026)

作者简介:薛泓狄(2000-),男,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教育,智慧校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