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4

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

韦冬雪

广西脑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目的:探究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的安全护理。方法:入选30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双盲导入,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社会(19.21±1.03)分、动机/精力(14.21±1.03)分、症状/不良反应(9.21±1.03)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在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疾病;安全护理

Safety nursing of mental patients in semi-open and semi-closed ward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afety care of mental patients in semi-open and semi-closed wards.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ouble-blinded, each with 15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afety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The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sychosocial (19.21±1.03), motivation/energy (14.21±1.03), symptom/adverse reaction (9.21±1.03) scores of mental illnes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The BPRS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mental illnes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mental illnes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afety nursing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mental patients with semi-open and semi-closed wards. It can improve its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y of research and promotion.

Keywords: semi-open semi-closed ward; mental illness; safety care

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难治愈等特点,该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且对其治疗依从性造成一定影响[1]。随着我国临床对于该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导致较多抗精神病药物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临床医学模式的转变,将以往以单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转变为促进患者躯体、社会功能、心理的康复,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但研究发现,多数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后受到歧视,进而导致其依从性、生命质量下降

[2]。本文目的在于探究安全护理在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中的价值,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双盲导入,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符合我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有关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均在18岁以上;病情处于稳定期,能够良好沟通;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中途退出研究;存在吸毒史、药物依赖。

观察组有100例男性、50例女性,年龄平均值(29.21±1.65)岁。

对照组有101例男性、49例女性,年龄平均值(29.65±1.97)岁。

两组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护理内容:

(1)完善规章制度: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建立完整的开放式病房管理制度,并告知患者和家属住院相关知识,告知其精神科与其他科室不同,说明精神科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该科室的特殊性。护士长需定期对各班工作完成和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和检查工作,且禁止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内[3]。对于新入患者,应对其随身物品进行严格检查,并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在实施各项护理前,应成立护理小组,主要对病区安全检查工作进行负责,为患者创造舒适、温馨和安全的病房环境。

(2)加强陪护管理: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教育,并告知其有关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比如发病机制、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从而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需积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并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使患者遵医行为不断规范。同时需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并加强家属的安全指导和安全教育,使家属能够做好监督工作,避免患者出现外走、自杀等行为。而对于首次发病,且存在伤人、冲动行为者,应向患者家属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并建议该类患者转入封闭式病房[4-5]

(3)做好入院筛选:对于半开放、半封闭病房来说,加强其安全管理为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而对于依从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无法配合治疗、精神症状明显患者,应将其转入封闭式病房中。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认知自身疾病,并做到感同身受,加强与患者沟通,使其能够树立康复自信,获得安全感。

(4)病情观察:主管护士和责任护士需对患者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比如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现状、床号、护理风险、诊断、治疗效果等,并书写护理小结。做好各项主动工作,例如:主动询问病情、主动关心患者饮食、主动与患者打招呼、主动巡视,选择每日早晨时间与患者沟通,共10分钟,再在上午进餐时沟通10分钟、下午测量体温时再沟通10分钟;每周评估一次患者的意外风险情况,比如攻击风险、跌倒风险、外走风险、自杀风险、噎食风险等等,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详细记录,而对于存在风险患者,应进行标识,做到人人知晓。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生命质量评分、BPRS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BPRS评分: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对其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该量表一共包含5个因子(焦虑抑郁、缺乏活性、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18个条目,上述项目均采用1-7级评分法,将所有项目总分相加,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生命质量评分:选择在1999年编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进行评估,该量表一共包括三个维度,即心理社会维度、动机和精力维度、症状/不良反应维度,共包含30个条目,各个维度得分为0-100分,负向评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生命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各项数据,若数据见存在差异,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结果

2.1对比2组生命质量评分

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社会(19.21±1.03)分、动机/精力(14.21±1.03)分、症状/不良反应(9.21±1.03)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生命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组别


心理社会

动机/精力

症状/不良反应

观察组

护理前

28.54±1.32

41.65±1.32

22.65±1.21


护理后

19.21±1.03

14.21±1.03

9.21±1.03

对照组

护理前

28.55±1.64

41.55±1.65

22.64±1.02


护理后

25.16±1.67

18.98±1.65

12.16±1.98

2.2分析BPRS评分

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分析BPRS评分(分)

组别


焦虑抑郁

缺乏活力

思维障碍

激活性

敌对猜疑

观察组

护理前

8.26±1.32

8.55±1.32

9.65±1.32

5.82±1.21

6.56±1.21


护理后

3.21±1.02

4.03±1.24

5.12±1.07

3.01±1.02

3.51±1.03

对照组

护理前

8.27±1.54

8.56±1.24

9.66±1.24

5.83±1.65

6.55±1.58


护理后

5.59±1.68

6.29±1.67

6.52±1.34

3.99±1.21

4.21±1.69

2.3分析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3:

表3:分析治疗依从性(%)

组别

例数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观察组

150

125

22

3

98.00%

对照组

150

100

20

30

80.00%

卡方值

-




24.821

P值

-




0.000

2.4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

表4: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150

130

15

5

96.67%

对照组

150

100

10

40

73.33%

卡方值

-




32.026

P值

-




0.000


  1. 讨论

安全护理主要是指每位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准确无误的执行医嘱、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保证患者在康复和治疗中的人身安全。为了满足每位患者需求,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护理人员应保持热情的态度,了解每位患者和家属的需求,对于探访地点合理进行安排,在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过程中,需要解释所带来的物品,在得到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认同后,再实施检查,若发现具有危险物品,护理人员应暂时进行保管[6]。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选择在病房实施交流,应在探访结束后对患者床单位实施安全监测,预防患者家属遗留危险物品,为了将人性化服务体现,应更新病房中的配置,从而使患者处于温馨的环境内,同时还需要培养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观察每位患者心理状态,耐心与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应进行回答,将护理内涵展示,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从而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

在精神病房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时或者不定时对病房实施安全监测,除了实施环境检查外,对于患者床单检查也十分重要,应对每位患者隐私进行重视,是护理管理中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在本次研究中,对于上述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实施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做好解释和说明后多数患者均能进行床单位检查,但是在做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患者一般是经过护理人员解释后、由护理人员对床单检查工作进行执行,而女性患者一般是自己进行整理、然后由护理人员进行检查,上述情况均符合在家庭中男女分工的特点,即一般家务事均是由女性进行承担,因此在整理物品方面多数女性患者愿意亲力亲为。同时本次研究提示在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前,需要对每位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同意后,尊重患者的选择,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检查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每位患者特点,实施不同的检查方式,一般是在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后进行检查,在该过程中患者不会产生抗拒感,同时在检查过程中需充分保护患者隐私,在充满人情味、温馨、轻松的气氛中实施各项安全护理,能够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不仅能够体现对患者人格、尊严的尊重,还能利于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安全护理工作只是精神科护理管理的工作之一,其内容较多,但是只要改变传统的方式,将每位患者作为中心,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相关理念,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水平[7]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安全护理在半开放半封闭式病房精神患者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水平,值得研究和推广,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参考文献】:

[1]谭靓靓,徐治,封海霞, 等.护理风险评估干预在心理精神科半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9,47(6):725-727. 

[2]韦丹,兰春灵,黄彩宜.开放式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训练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2):2025-2028.

[3]曾钢,黎丽燕,谭丽芬, 等."滴滴护士"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人力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护理研究,2019,33(3):372-375.

[4]任燕霞,杨昆,薛莲, 等.重性精神病患者封闭式住院治疗期间心理需求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1):1425-1428. 

[5]王凌玲,邱亚萍,郦兆栋, 等.家属参与式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2):215-218. 

[6]李晶.工娱干预护理对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2):87.

[7]李文涓,赵春海,蔡红霞, 等.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应用对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1):85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