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 “浅层性”问题的成因分析和转化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3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过程中 “浅层性”问题的成因分析和转化的策略研究

施林建

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根据课标要求, 小学阶段的科学学习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问题问的准,问到点子上,问出高质量有水平的问题,对科学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的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

[关键词] 科学素养 创新精神 观察力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启蒙课,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发现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提出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则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问题问的准,问到点子上,问出高质量有水平的问题。有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的调动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学生只有在不断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


一、浅层性问题的现状

现在很多小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会提,但有时候提的问题不是我们所需要探究的,或者说提的问题没有提到点子上,提的问题很浅层,泛泛而谈,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了一大堆的问题,但都是和这堂课的探究无关,答非所问,究其原因,可能按这些问题大多数缺少科学性和可研究性,这样的提问肯定是低效的,也是盲目的浪费课堂时间。分析原因我们发现,课堂有效提问具有现实性,即问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已有的经验密切联系,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浅层性问题概念的界定

(一)浅层性问题

相对于深层性问题而言,浅层性指的是问的问题和我们所要探究的内容不沾边,或者很牵强,没有答到点子上,答非所问。

(二)高品质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的重要,根据教师的引导,或者针对一个实验现象,学生能够准确的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有助于科学探究活动更加顺利的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也可以为之后的科学探究,交流研讨做好铺垫。


三、浅层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找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问题。当我们的学生会通过教师的引导,或者一个实验的现象,提出了一个符合科学探究的问题,那么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而且沿着这个探究的思路可以解决我们所要探究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对学生而言,感知只能获得直接经验,而产生问题才是促进自己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从而产生创新思维的根本动力。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没有深刻的问题,问题南辕北辙,就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没有高质量的问题,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知识,死记硬背,不会自主进行思考和探究,没有问题,也就不能真正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发现问题,哪怕问题很简单,也说明他在思考。

“学然后之困”,越是善于学习的人越容易发现问题,心中越是充满困惑和不解,这就是问题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有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要受学习的内部动机如上进需要的激发、指引、维持、促成,学习过程是主动的”。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教学”体现了通过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面临矛盾,产生困惑,明确探索的目标或中心,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该方法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认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识兴趣,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能力。

四、转化浅层性问题的主要策略

策略一: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和能力培养,让学生“有问”。

(一)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

双基训练是指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如果缺少相应的知识背景或者能力,学生的问题意识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许多学生个体知识面狭窄等限制,个体的问题意识比较的薄弱,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观察会刺激学生思考,当学生所观察的事物与其原有的知识经验不符或者相矛盾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布置一定难度的趣味作业给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比较或者参加实践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景,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

策略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

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师生之间配合的更加默契,有助于学生主体发展,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表达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如果班级能够创造出一个推心置腹地交流气氛,孩子们就能够把自己的种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无拘无束的交流”。因此教师可以再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敢问,问出高质量、符合探究需要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象答案。因此在科学课中要打破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束缚,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尊重学生的提问,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出有创意的问题,教师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该肯定他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教师要对提出问题的每一位学生尊重,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策略三:优化教学设计,让学生“想问”。

精心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就会引起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前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通过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此调动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我们身边的好些事物都存有好奇心,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又正是科学课学习兴趣的先导。我们身边周围的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有一种神秘感,科学课本身就蕴涵着种内在的吸引力,对小学生来说,许多秘密往往能引起他们刨根问底,总想问个“为什么”,恰恰科学课就是解决他们这些“为什么”的“金钥匙”,教学时如果教师努力创设有趣的情景,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谜语、游戏、诗歌等与教材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切入点学生就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既激发了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在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再通过看、闻、摸、听等多种方式全身心地感受和体验,并用文字、图画等方法记录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对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素养也就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趣味性浓是自然学科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科学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培养。

策略四: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变得“善问”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将内容讲得很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讲清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要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学生“质疑”需要勇气,他们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不愿提,不敢提。主要是学生存有怕心理,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因此,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怕心理,才会敢于提出问题。


五、改变后的意义

新课标里明确指出:“小学科学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贯穿探究学习的小学科学,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作为教师,要改变过去讲授式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的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真实情感体验,给学生留足时间自己学习探究,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稍作引导点拨即可,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成功探究的这种喜悦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坚定“我行”的信念,使学生对未来学习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中小学管理1999(12):2.

3. 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育研究.1995(10):40.

4. 房寿高,吴星.到底什么是问题意识.上海教育科研.2006(1):29.

5.刘建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优化课堂教学.四川教育学院报.2006(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