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初探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

郭景丽

山东省成武县实验中学 274200

摘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们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将凸显出来,也就意味着对学生们的要求也提高了,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想要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自读课文就是非常好的教学办法,自读课文的学习给学生们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场所,能让学生们自读课文的时候,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能让自读课文变得有效起来。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探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方法

引言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自主阅读课文内容,教师在具体教学设计和组织时,需要给学生到位的点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在点拨内容、点拨程序、点拨尺度等方面做出探索,以帮助学生顺利建立自主阅读意识,进入到自主阅读环节,形成崭新阅读认知基础。自读课文不同于讲读课文,教师需要在教法实践和学法传授上有更多创新探索,为学生提供全新学习契机,进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自读课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直存在,数量较少,也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是必要的,也是灵活度很高的。在广阅读的大背景下,随着中考阅读字数的增加、阅读难度的加大,自读课文越来越引起大家的注意。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都是放任自流的态度,并没有认识到自读课文是书本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材料,通常就会对学生说一句“这篇课文,大家课下自己看看就可以了”,因此学生自然不会重视起来,最后导致自读课文形同虚设。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自读课文的重要性,但也没有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只是随便提及,并没有将其中的写作方式方法、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深厚内涵展示出来,这实际上是对自读课文资源的浪费,并不能体现自读课文的价值,也辜负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

二、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

(一)通过介绍时代背景,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

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很多的自读课文写的都是早些年代的生活,有的是关于生活是如何艰苦的,有的是革命战争的。受学习经验和年龄的限制,很多学生们在进行自读课文时无法理解教学的内容,所以老师应该将这种空间距离给缩短,在导入语文课题的时候,要多给学生们讲解一下关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和背景。通过给学生们讲解故事和背景,使他们在情感上能受到感动,并在概念模糊的情况下,激发他们对自读课文的热情,有想迫切知道答案和过去生活的冲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熟读和理解课文。

(二)围绕课堂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下产生疑问,自主透过表层意识进行深入独立地思考,挖掘其中的深层内涵。

(三)自读系统的有效运用

教读课文中,课文前有文章内容及主旨概括,课文下有字音、字意等内容注解,课文后有思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这些设计来预习,但不一定能实现深度自学的目标。自读课文有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和知识点补白。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自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的旁批和阅读提示既有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又有文章内容方面的点评归纳,如行文思路、写作方法及主题思想等。这些内容恰到好处地出现在文中相应的位置,让学生自主阅读更具针对性。

(四)设疑促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习应该是“学”与“思”的结合,当前很多学生在学习自读课文的时候,一般就只是简单地读一遍,对文章内容停留在大致的表面认识上,并没有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厚思想,没有研究学习一些好的写作方法,这都严重降低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课文内容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达到设疑促读的良好效果,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也能真正地积极思考,深入挖掘课文内涵,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设疑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这个词语是否能够用另外的词语代替,感受语言的精准性;可以从写作方法分析,研究课文是按照正叙还是倒叙来写的;或者从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进行设疑。

(五)设计点拨程序,引导学生进入自读环节

自读课文教学不是学生的自由阅读,教师需要进行适当干预,特别是在自主操作程序、自主阅读方法等方向,教师要给出更多设计和帮助,让学生顺利进入到自读学习程序之中。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了解,找到文本阅读的重点难点,对点拨切入机会有一定认知。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自读学习基础和特点有一定调查,以便为学生传授适合的阅读方法。再次是为学生投放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互动之中建立阅读认知基础。最后是对学生自主阅读进程有科学掌控,为学生提供阅读规划,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阅读核心,形成崭新阅读认知。

(六)自读内容的适当取舍

教材的作用是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学习材料,我们要用教材来教学生,但绝不能教教材。在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时,课文旁批也是我们选择的一个参考,但绝非逐一处理,机械化实施,没有重点,不能突出学生的选择。所以适当取舍尤为必要。旁批随文设置,主要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同时尽可能地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而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舍去其他几处旁批,引导学生关注第二处旁批,采取跳读的方法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重点感受小桃树“没出息”的形象。没有取舍,逐一解决旁批的问题,只会扭曲自读课文的教学意图,与教读课文便无区别。适当取舍,以某一处旁批中的问题作为主要话题,将教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细致挖掘文本的过程转化成学生自主生成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外化走向内化。

(七)校准点拨尺度,促使学生拓宽自主视野

点拨是一种启迪性教学操作行为,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要对点拨尺度有一定把握,唯有点拨到恰到好处,才能赢得自读阅读学习效益最大化。教师需要对点拨角度、点拨梯度、点拨时机等有科学分析,以提升点拨操作的技巧性。点拨是为学生做出启迪性的阅读引导,唯有适时、适度、适量,才能赢得点拨效果,教师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环境有清晰认识,以便矫正点拨尺度和方向。教师对学生的点拨是有限的,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更多困难,教师不妨让学生自行提出阅读疑难,这样可以给出比较适当的点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的要求下,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的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利用和重视起来,而且通过自读课文的学习,还能让我们对老师和学生们的能力充分了解。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们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改变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地位和关系,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关系更加和谐。最终通过自读篇目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子欢.试论初中语文自读篇目的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85.

[2]孙春霞.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策略例谈[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1):97-98.

[3]王引珍.初中语文自读篇目教学方法[J].天津教育,2019(27):171-173.

[4]申群友.试析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自读篇目价值追求及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27):23-25+2.

[5]姜国华.初中语文教学要注意自读课与讲读课的差别[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