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浅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教学方法

张鑫

白山市第十四中学 134700

摘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历次高考中都有出现,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能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努力探索与形成适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要求下基于我所任教学生的学情,我一改课堂课前5分钟的教学模式,课中,采取典型的例题讲解方程式书写的重难点,列出对应练习题强化训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习题分析失误的原因,认真总结经验,掌握书写原则和规律,排除障碍,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离子方程式 书写 讲练结合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包含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和特殊物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基于学生基础比较差的特殊学情,所以在课堂兴趣方面和讲练结合的针对性上,我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我特别注重每个环节的引入和衔接,例如:新课的导入。我的设计是通过“课上小组5分钟互问活动”来温故知新,给出提问提纲:“什么是电解质?”“强电解质有哪些”“弱电解质有哪些”“强酸、强碱的分类”“硫酸盐的溶解性”“什么是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表达的意义?”我的思路历程是通过自己看“中国诗词大会”抢答环节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设想能否让我的学生来互相提问已学知识,一方面调动课堂积极性,另一方面大范围的检验了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奠定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然后引导学生能较快的说出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这两个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实质,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这两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进而提出问题:那么如何正确的书写离子方程式呢?这样的设计能够在课堂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大脑去主动思考,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为课堂的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再如: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的讲解在第二个环节,其中第二步“拆”尤为重要,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在讲授例题硫酸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之后,我通过给出5个典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例题,让学生通过与我共同书写的过程去归纳、总结出哪类物质不能拆,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大题考察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思考而来,应该给学生去自主分析、归纳的空间,所以没有直接给出不能拆分的物质类别,而是让学生自主归纳出不能拆分的物质类别。这样的设计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这样自信的提升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小试牛刀,动手练习。层次清晰、课堂缓缓相扣。

  1. 小试牛刀的练习题是根据拆分特点编制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的学情,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让他们提高准确性和启发他们在书写时对拆分原则的掌握。

对于第二站:特殊物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则是在熟练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之后引出的。特殊物质?哪些特殊呢?说其特殊实质上就是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以这样的方式是给枯燥的“注意”注入了情感,让知识鲜活了起来,而且我先给出两个反应“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石灰乳与盐酸反应”让学生书写其离子方程式,诶?都是氢氧化钙啊,老师啥意思?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于是乎他们满怀期待和充满思考的来到了第二站。进而,我再为其解惑,他们就很自然的总结出注意事项,在通过一个注意事项一个针对性练习,学生不仅主动地练习而且对知识也进行了掌握,事半功倍。

最后,为了巩固和检测的双重效果,通过“学以致用”,把两站知识进行了检测。最后通过一条主线,两个知识点对本节课进行了归纳整合,将知识系统化,让思维得到提升。

自我感觉不足之处:鉴于学生的缘故,本节课主要侧重讲练结合,没有涉及太难的“量”的关系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感觉提升不够;在以典型物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的讲授过程中,带领同学们共同书写的时候讲授语言不够简练,学生归纳不可拆分物质这里耽误的时间有点多,以致于在第二站知识的练习过程中时间有点紧凑,练习的题做的有点少,虽然学生也练习了,但是自我感觉不够通透。在这一点上应该加强自我对知识讲授时所用语言的精炼性,同时应该更加严谨的设计好每个环节时间的分配。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让我清楚地看到教师的课堂设计对学生兴趣的引导至关重要,一节课能够做到精心设计,如果堂堂课都能如此用心,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面对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我应该以此为契机,认真研究每一节课,上学生喜欢的课,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1. 石兴龙. 浅析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技法[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0, 000(011):45-49.

  2. 石文英. 浅谈新课标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策略[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000(011):133-133.

  3. 乔学龙. 浅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0(2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