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城镇化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城镇化建设分析

史常青

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5

摘要:近几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发展阶段,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城镇化建设在整体上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在简要阐述互联网与城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途径,以期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互联网;智慧城市


以传统网络技术为基础延伸而来的新型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起到了极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强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其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关系,有效提升互联网数据应用水平,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1、互联网与城镇化建设关系

以互联网技术运行为支撑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为社会经济体系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建设过程中不仅对物质基础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出现了新型要求。在互联网技术朝向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的基础上,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逐渐得以提升。因此从这方面来说,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反过来说,城镇化建设在由规模扩展朝向质量扩展转变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这方面而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也会互联网技术的提升提供了应有的驱动力。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互联网技术与城镇化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强化对二者关系的认识,才能够促进二者之间的和谐共生。

2、互联网背景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

2.1 城镇布局科学性不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呈现东部发达,中西部较为落后的整体特征,使得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态势。但是在城镇化建设规划方案中,通常都是采用千篇一律的思路进行,在规划内容方面无法达到创新要求,更无法强化新型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部分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前期勘察工作开展不够深入,对区位优势发挥和长期规划重视不足,使得整体规划方案仅能够满足短时期内发展的要求。

2.2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土地资源利用一直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目前大多数城镇化建设规划方案中,能够基于集约化理念开展设计工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制于技术和人为因素影响,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尤其是在工业企业建设和物流产业建设中,部分地区出现超前规划、过度规划、规划方案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不符等多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城镇化建设质量低下,还使得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给居民正常生活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2.3 产业结构整合水平不足

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产业结构整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不同产业类型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率得以同步提升。但是在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大多数区域更加注重于第三产业建设发展,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同时,在新型产业发展中,还是依赖传统模式开展建设工作,对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技术应用重视不足,使得产业发展效率在整体上依然保留在原有水平上,无法起到技术发展自身应有的带动作用。

2.4 伪城镇化现象存在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地区简单的将工业化进程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规划方案中忽略了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忽略了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升。在具体发展流程中,简单的将吸纳农民工工作认为是城镇化实现的形式,忽略了公众群体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对城镇化建设质量控制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3、互联网背景下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的途径

3.1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城市群

在人类社会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群是目前城镇化建设的最高形式,以不同形式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化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是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实现形式。但是在城市群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要强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以更加坚实的信息传输效率,实现城市群内部的要素流通。在城市群建设发展中,在保持合理城镇化率的基础上,实现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的人口比例控制,相邻等级城市间的人口比例一般控制在1:5为宜。同时,在对城市功能进行布局时,要能够充分提升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将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更高水平,在城市群建设发展中起到超前支撑作用。

3.2 构建智能交通网络

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物质要素的交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发展背景下,交通设施建设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应当加大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将智能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应用于交通网络建设的各个层面。首先是要能够通过对不同城市间的人流、物流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强化交通网络建设的运行效率,加强对交通网络运行的整体分析,构建立体化的交通运行体系。其次是应当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车辆和道路运行的智能化水平,改变传统城市管理中由于交通拥堵现象带来的运行效率低下等方面问题。再次是通过新型技术的应用结合,全面提升交通网络运行的安全水平,有效解决交通网络发展过快带来的安全隐患,为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强化PPP模式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

PPP模式是解决城镇化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城镇化建设效率提升的基本要求。但是在PPP模式具体推行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片面追求项目建设的推进,给后期运营带来较大风险。这就要求在PPP模式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参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能够深化对项目建设信息的全面搜寻,借助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构建完善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以此才能够实现对PPP项目风险和效益的精准评估,为城镇化建设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

在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逐渐被包括政府在内的各个层面所重视。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政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为社会公众群体公务开展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智慧交通、智慧市政等方面的建设要开始逐步推进。在这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组成方面推进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指导,以此才能够促进智慧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城镇化建设朝着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驱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革,改变了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理念和运行模式。这就要求决策层面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能够真正从互联网理念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的指导,全面提升规划水平,强化建设过程中的规范化指导,以此才能够促使我国城镇化建设质量不断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风娟.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0(24):5-6.

[2]李倩.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4):33-34.

[3]朱宏斌.“互联网+”背景下的广西城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J].广西城镇建设,2015(12):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