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基于双因素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基于双因素理论

张筠

南通职业大学

摘要:历经新冠肺炎疫情洗礼,高职院校在开展育人工作时,应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做好相关工作,使学生在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充分保障他们的基本的生活并调动起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资助育人;双因素理论

在后疫情时代,有些学生家庭因为疫情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变得更加困难。高职院校的教师,更应当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结合双因素理论,对后疫情时代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进行研究,在确保学生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对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精准资助

(一)筛选精准资助人员

精准资助人员的总体构成主要分为从事资助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受到资助的学生。对于从事资助管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可以成立工作小组,其中包括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以及具有相关专业基础的管理人员。工作小组在筛选资助人员时,可以采用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较强的打分量表。同时,工作小组中的成员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使其在确定受助学生名单时,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判断学生家庭的经济贫困程度。对于某些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小组成员还可定期同其进行谈心,以此及时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动态及生活学习状况,以便实时调整工作方向,准确确定受助学生。

(二)利用精准资助考核

精准资助考核,主要是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识别、资助以及绩效管理的追踪,并且,要把该项工作予以量化考核,从而确保各项资助政策得以落实到实处。在实际的精准资助过程中,相关人员需以切实提高受助学生的生活水平作为首要的考核指标。此时,他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查询贫困学生的信息系统,进而掌握他们资金的使用情况。其次,考核过程也可以参考精准资助工作的具体指标以及学生反馈的信息,形成以资助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此举有助于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精准资助的绩效。最后,实施精准资助责任制,对工作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逐层落实,相关组织需和有关人员签订责任状,以此有效提高教师队伍与学生队伍的责任意识。

二、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该理论也被称作为激励-保健理论。在传统的理论中,满意的对立面被看作是不满意,但是,双因素理论却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保健因素则指那些引发人们不满的因素,若对这些因素加以改善,虽然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不满情绪,却无法令人们感到满意,以及难以激发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处的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政策等。激励因素,就是指那些可以令人们感到满意的因素,唯有改善这些因素才能使人感到满意,显著增强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些因素主要指代工作中的成就感等。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影响人们日常行为的因素可以被划分为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笔者以多年来的资助工作为经验,发现高职院校需要资助的群体多为90后的学生,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拥有着鲜明的个性与活跃的思想,因此,资助工作者在开展有关工作时,应当以激励因素为主,以确保每名学生都有学可上为前提,努力令每名学生都对资助工作感到满意,并在资助育人的过程中,做好感恩教育,以此增强学生的愉悦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最终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三、资助育人的难题与解决对策

(一)充分利用物质资助

笔者在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面对贫困时持有着不同的态度,这也就导致他们的行为出现差异。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会由于“好面子”,认为自己不能依靠他人的施舍度日,因此,他们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拒绝领取困难补助;另外一些非贫困生却趁机钻政策的空子,认为资助金是一笔“不拿白不拿”的款项,由此造成了真正的贫困生不愿意申领资助、部分非贫困生却主动申领资助的尴尬局面。

面对上述情况时,资助工作者首先应当做到关心、耐心与细心,即关心经济困难的学生、对待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发展给予耐心、面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发生的各类问题时,要做到细心;其次,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资助工作者在对受助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充分借助网络数据,以此在充分把握该群体思想动态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最后,资助工作者在评定经济困难学生时,须以年度为单位定期进行评测活动。在进行评测时,相关人员可树立榜样人物,做好案例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测评的程序内容需要包含政策解读、不记名投票、填写量表、前景观察、细心谈话。

(二)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

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状况远远低于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这就使得他们同时面临着来自学习、经济与社会的多重压力,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出现心理贫困的问题。当下,造成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有:1.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源特点,使得学生的构成出现了多样性,贫困学生会在其他同学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优越感中出现自卑心理。2.进入高职院校后,贫困学生很难在学习上保持领先地位,长期以来的学习压力与心理压力使得贫困学生逐渐丧失勇气与自信心,出现各类心理问题。

资助工作者在面对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双因素理论。首先,社会各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为贫困学生的物质生活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其次,物质的满足并不能消除学生在心理方面的不良情绪,因此,教师需要从精神方面入手,借用激励因素,从而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与生活的积极性。最后,相关人员还应当在某些关键时刻做好受资助者的引导教育工作,使其在迷茫的时刻,获得安全感与成就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可结合双因素理论予以开展,从而确保学生能满怀热情的面对学习生活,以此为自身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永.脱贫攻坚中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育人体系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07-110.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创新研究”(2019SJB597).

作者简介:张筠(1981-),女,汉族,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学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