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盲目焦虑,铸造美丽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克服盲目焦虑,铸造美丽衔接

屈鹏瑞

榆林市横山区教研室 719100

摘要:“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向小学一年级学生转变。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人生关键时期,相比于幼儿园,小学的教学环境、人际关系、生活作息、课程难度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何使孩子们顺利度过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期,是每个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在探讨幼儿教师及家长如何克服盲目焦虑,完成幼小衔接工作提出几点应对措施。
关键词:幼小衔接 幼儿教育管理 心态焦虑

一、渗透衔接课程,提升知识积累
很多家长希望幼儿园可以带孩子多预习一些一年级课程,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却认为,如果让幼儿提前熟知太多课堂内容,便很容易导致其对于课堂失去兴趣,进而对真正的小学课堂学习产生厌烦与轻视心理,对于之后学习开展十分不利,并不支持衔接教育时给孩子讲授大量知识。为此,幼儿园教师为确保孩子们的衔接教育的高效开展、力保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需要适当开展转轨学科的教学,提升知识积累,降低心理焦虑与冲击。
转轨学科指的是学生初上小学时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语文学科,幼儿园可以开展简单的诗歌背诵、儿歌朗读,使幼儿对小学学习有初印象。对于数学学科,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口算训练,例如十以内加减法和比较大小等等,为幼儿小学数学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与此同时,为了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每天都要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计划与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通过每天有规律地下发相关任务,例如学习了儿童诗《听》,让幼儿回家朗读给爸爸妈妈,并且让幼儿展开想像“闭上眼睛你还听到了什么?”,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回馈回来的消息是每个幼儿都像一位诗人,想像独具匠心。这样全面提升了幼儿的听、说、读、写、组的语文能力。而且还提升了幼儿的记忆力、想像力、理解力、创新力。同时,幼儿园教师要指导家长正确配合课程开展,不可过犹不及,给孩子太大压力,也不可不加重视,使孩子难以适应小学生活,要按照教师每天下发的任务,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辅助训练。

二、增强入学意识,缓解心态焦虑
幼小衔接衔开展过程中,很多家长与幼儿会出现“起跑线焦虑”,所谓“起跑线焦虑”,指的是幼儿园结束之前,家长对于孩子要进行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巨大转变产生焦虑,在学习、交际、生活等多方面过度担心孩子是否适应,造成不利影响。小学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在焦虑心理的操控下,很多家长会做出过分偏激的衔接行为,为此,幼儿园教师稳定家长心态,缓解家长“起跑线”焦虑,促进幼小衔接顺利开展。
首先,增强入学意识,使幼儿真切地认识到自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小学,初步了解小学课程的教学与时间安排,例如每节课四十分钟,然后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同时要向幼儿渗透小学生应有的行为规范,使其对于小学学习与生活有一个初步的心理准备。教师还要为孩子们描摹一种快乐的小学生活,告诉孩子们在小学表现得好的话,还会得到一条鲜红的红领巾,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由此克服幼儿对于新环境的恐惧,产生强烈地想上小学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师要缓解家长心态焦虑,按时召开家长会,汇报此段时间孩子们的幼小衔接课程学习情况以及幼儿园对幼小衔接的大班孩子们做出的努力,使家长放心安心,更好地做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并及时了解幼儿在家长的学习情况,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此进行下一步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展。

三、培养综合能力,统筹兼顾衔接
幼儿园教师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工作,不仅要注重转轨课程的教育教学以及心态焦虑的缓解,还应注重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包括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等。幼儿园和小学的最大差异便在于,幼儿园孩子可以获得教师全天候的照顾照料,而小学生便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作业:看完《春晓》这首古诗的教学视频,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动手画出来。在此过程中,不仅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也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其次,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独立学习能力,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家长的监督作用。例如监督孩子养成每日阅读的学习习惯,到了后期,要鼓励孩子在没有教师家长的监督下,也能主动阅读,提升独立学习的能力。最后,要提升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要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学习自己整理自己的书桌,以避免动手能力的欠缺。还可以有意识地取消孩子上下午的加餐,以使孩子提前适应小学没有加餐的生活,也规定孩子的学习与休息时间表,学习时间内不允许孩子随意上厕所,以使其适应小学的管理方式,由此全方面多层次地完成疫情期间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


结束语:

在以往的实践中,各大幼儿园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已不断探索出了符合幼儿们实际情况的、具有各自独特性的幼小衔接课程教学方式。今后,幼儿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展转轨课程、稳定家长心态、提升独立能力,充分完成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切实做到克服盲目焦虑,铸造美丽衔接。



参考文献:

[1]郑建梅.学校开展幼小衔接的途径与方法研究[J].名师在线,2020(26):95-96.

[2]杨海珍.科学做好幼儿入学准备:以幼小衔接为着点[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