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郭益斌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金鸡山小学 437018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家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越发广泛。微课就是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它的重要承载方式就是视频,主要体现方式就是将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微课这一模式呈现至一些知识点或者教育活动之中,微课是一项极其简单高效的教育方式,在我国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微课教育模式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性,进而使得老师的数学教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微课 小学五年级 数学教学 应用探究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不断出现,不但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还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当下,虽然微课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受到众多老师的认可与青睐,可是,老师在运用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运用微课教育应当使用相关的措施,借此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效果。

一、微课教育的作用与特点

与一般的课堂教育相比较,微课有着更加突出的传播方式,能够设计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育内容,从而极具吸引力与感染力,更好的满足了新课改素质教育需求,被我国大多数师生所认可与青睐。在教育过程中,微课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方式更加新颖。微课的教育方式与日常课堂教育相比较更加多样化,能够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向。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体现,能够教一些静态的事物通过动态的形式来进行体现,进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念的认知与了解。第二,是内容更加具备针对性。微课尤其是视频,一般都是通过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来体现一个或者一类的问题,能够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发掘并且加以体现,能够更加高效同时分层次的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体现。第三,教育有着极强的互动性。依靠互联网平台,微课有了师生互动的平台,学生能够通过微课平台与老师在互联网中进行沟通,从而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充分体现了课余时间学生学习的价值,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刺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1]

二、小学五年级数学的教育实际情况

1.“灌输”教育仍旧存在

我国教育长时间采用应试教育,导致多数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无法转变自己的观念,仍旧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多数老师在课堂教育中仍旧采用“填鸭式”教育进行教育活动,将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在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学生无法开展自主学习。针对这个情况,老师没有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教育过程中直接将解题思路阐述给学生,学生没有机会进行自我思考,思维方式得不到锻炼,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

2.教育方式过于腐朽

我国教育始终位于一个固化的教育模式之中,多数老师迫切想改变教育现状,可是,又担心学生无法适应全新的教育模式,这就导致多数老师的教育过程中仍旧以讲课为核心,一方面老师承担了巨大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学生的主动参与效果不佳,主动性没有充分被带动,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2]

三、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1.课前提醒,提升预习质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学习中,一般都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从而有利于课堂教育效果的提升。可是,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极其容易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产生困惑,无法真正的将知识点与教育关键理解,仍旧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与提示。这个时候,采用微课的远程教育作用,能够给学生解疑答惑。比如,在预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程中,多数学生不懂得“分母不变,只将分子相加减”的含义,即便是认同了这一加减法方式,也只会被动的记忆与运用我,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意义无从得知,更加无法实现举一反三,进而严重降低了预习的质量。采用事先设计具备针对性的“同分母加减法”微课视频,老师能够着重学生预习过程中的常见疑难问题进行解析,使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解决自己的疑惑,同时凭借微课视频将课前预习完成,从而在课堂教育过程中熟练应用预习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提升。

2.课中应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加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数学解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微课的运用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刺激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解题效果,微课还能够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气氛,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进行学习,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引导学生懂得在学习中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懂得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刺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教育“图形的运动”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设计相应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感叹之余,能够与视频相结合,在大脑中建立知识的完整构架。“图形的运动”这一单元的内容较为抽象,而微课模式的特点就是将抽象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在课堂中,老师可以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构建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开展课堂教育中,老师应当根据教育目的与教育内容构建教育情境,保证学生的认知水准能够理解,帮助老师实现教育目的与责任。构建有效的教育情境能够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充分刺激,使得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具备更高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时期学生思维模式一般为形象思维,在开展教育导入时,老师可以采用微课构建问题情境,刺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开展“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教育中,老师可以采用“学生家庭收支情况”构建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保证学生对课堂学习有充足的兴趣。统计全班学生家庭支出情况,通过有关信息进行折线统计图的学习,真实的情境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较高的沉浸度,达成课堂教育效果的有效提高。采用微课进行问题情境构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运用统计图体现统计信息,采用动画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3]

4.课后帮助,引导学生学习

课后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点,还能够形成学生喜爱学习、构成学习习惯。所以,在课后的复习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加全面的知识,使得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后复习中得到拓展,比如,在上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道题目:“计算自己家中房屋的墙面粉刷面积,如果重新粉刷需要多少钱?”这一题目不但包括了刚结束学习的知识点,通过又对之前已经掌握的加法与乘法计算方式进行巩固。之后,再由老师设计一段视频,通过立体模型的方式将自己家的房子进行呈现,同时通过不同颜色体现计算面积的过程与方式,使得学生在课后巩固中,不但懂得数学知识的运算,并且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至生活之中。

结语:微课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有着传统课堂教育无法做到的作用,可是,最终也仅仅只是一种辅助方式。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应当始终保持以课堂教育为重点,在微课等教育模式的协助下,使得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育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高效的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熊道云. 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上), 2018(2).

[2]何敏华. 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2):48-48.

[3]张成书. 微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