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广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3

山东省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广策略研究

刘静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济南, 250104


摘要: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以及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机构,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却面临着科研成果转化推广难、成功率低的问题,尤其是民办高校,由于资源的缺乏、政策扶持的不足,加之自身科研力量薄弱,以至于在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广方面往往会遭遇层层阻碍。本文将结合以东省民办高校为例谈一谈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广的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科研人才;管理机制

前言: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是创造价值的重要手段,因此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讲话中都着重强调创新,并指出现今我国要从以要素驱动、以投资规模驱动发展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科技创新作为新时期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直接关系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科技创新还需要依赖后续的成果转化推广才能真正的作用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发展。因此我国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以及成果产出的中坚力量,其科技成果转化率依旧处于较低的层次,实际转化成功率甚至不足10%,这不仅造成了科技资源投入的浪费,同时也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对民办高校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广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科研成果转化推广状况的阐述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与国外相比,国内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在一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民间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科研院所,其科研项目的设立往往源于实际的应用需求,因此一旦取得成果,会快速完成试制、生产、推广等一系列程序,这在电子科研领域体现的尤为显著,这也是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原因。与此同时,发达国家针对科研项目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立项时通常会制定长期战略性计划。除了从事基础研究的技术人员之外,产品所有设计环节都配备有专门的研究人员,资金供应也充足到位,确保在取得成果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设计并迅速投入市场。而且,发达国家为人民提供的高水平生活使得很多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科研事业中,并将此作为自身人生的目标,尤其是年轻科研群体,他们不仅愿意进行科学研究,还会将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产品,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进步。

而在国内,从事科研工作的大部分都是科研院所或是高校的专职人员以及教师,他们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大多是国家计划项目,换而言之,参与科研项目可以看做是另一种形式的工作,因此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遍不强大,且也仅仅停留在科学研究层面,很少会去探索其应用价值。此外,在社会需求方面,一些中小型企业会遇到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由于利益驱动和技术壁垒的存在,科研人员进行具有应用需求的研究的热情有限,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比例极低。

2山东省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1山东省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现状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山东省相继出台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试行)》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且催生了一批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如山东建筑大学科研人员所创办的济南雪山节能科技公司将供暖计量和节能技术转化为高科技产品,取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不可否认的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确实取得了极高的社会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依旧出于较低的水平。据统计,在2010~2012年期间,山东高校共承担的科技课题数量高达50000万多,但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数量不足3000,而其中签订技术转让合同的数量仅有1000左右,转化率约不足三分之一,超过六成的科研创新成果并未获得转化。而在所有高校中,民办高校受到办学条件、办学层次以及国家政策扶持不足等方面的限制,科研成果数量以及质量均无法与公立高校相比。而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对民办高校的重视出现了提高,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之下,民办高校的规模以及综合实力都得到扩张,但受限于人才、资源,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2.2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困难的原因分析

首先,拥有的科研项目数量低,获得的经费扶持少。前文已经介绍过,我国高校科研项目大多是国家科研部门分配的计划项目,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而民办高校所能获批的科研项目不仅数量少,层次也低,能够获得省级科研项目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已经是极高的荣誉。因此即使我国出台的科研考核办法规定民办高校申报成功升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可以获得不错的奖励,但极少能够获批。此外,即使民办高校申报成功,所能获得的项目经费也很少,即使如此也常常会分批划拨,严重打击了民办高校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其次,科研成果数量少,质量低。尽管许多高校已经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投资兴建了大量的科研设施,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但实际上能够通过科学研究所形成的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却很多,质量也相对偏低。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其一,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获取需要大量具有高科研能力的人才作为支撑,但有重点实验室并不代表着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其二,虽然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拥有不错的科研水平,但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加之还需要完成各类考核,包括发表论文、完成量化指标工作任务等,基本上已经无力再投身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之中。

再次,科研建设内涵流于形式,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很多民办高校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将重点放在如何完成量化指标方面,如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这虽然表明科研理论成果显著,但并不意味着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够转化并创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所开展的可研工作无异于“空中楼阁”,毫无使用价值,背离了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转化先进生产力的初衷。

最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科研人才缺乏成果转化积极性。就目前来看,我国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许多参与科研项目的人才难以取得与其贡献价值对等的报酬,因此大多数科研工作常常止步于论文成果层次,很少会进一步探索如何进行成果转化。

3山东省民办高校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广的有效策略研究

3.1高校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成果质量与转化水平

首先,保障选题与立项的科学性,提高科研成果的实用价值。科学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针对的理论问题,后者面向的则是社会实际问题。在立项阶段,过度的重视论证而忽视转化最终会导致科研成果不具备转化利用价值,即不能应用于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对于民办高校的科研人员而言,要加强对社会、市场以及企业发展的了解,基于其发展需求进行课题的选择,从当前社会热门领域进行选题,如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发挥评审人员的职能作用,通过严格的把关剔除不具备实际意义的选题。

其次,对高校科研成果研发评价机制进行改进。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科研成果的价值不外乎教学、社会服务两个方面,因此应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实际效用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将高校科研人员从重视论文、忽视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拉回来,在此基础上配合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的重视。

再次,加强高校科研人员队伍建设,激发其成果转化积极性。对于一项科研项目而言,科研人才才是决定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各民办高校想要提高自身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就必须要大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科研队伍。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夯实理论研究基础的同时,加强科研人员对商业运作以及市场环境的了解,提高其社会活动能力。二是对科研工作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价判断,优先选择操作简单且容易掌握的技术。三是建构科学的奖励分配价值,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的从事科研成果的转化。

再次,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一方面,做好经费预算管理,针对虚列经费支出项目、预算模糊、预算随意调整等问题,强化项目人员的预算编制业务培训以及指导,基于全成本核算的要求对预算进行细化,同时对预算实施的整个流程进行明确,并对预算调整进行严格规范。另一方面,加强对科研经费实际支出的检查审核,明确项目负责人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审核监督职责,对科研经费审核工作的方式与程序进行创新优化,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以完善的内审体系尽可能的杜绝科研经费使用中的违规违纪现象,确保科研项目的实施能够获得充足的经费供应,促进科研成果综合效益的提升。

最后,民办高校在科研方面应突出自身专业特色,对社会产业进行有效对接。以农业高校为例,在科研方面,应依托本校学科优势以及地方农业特色,选择实力雄厚且具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基于产业需求组建专家团队,进行成果转化对接。此外,面向省内不同区域的特色产业,选择合适的企业共建科研成果转化载体,形成全产业技术集成创新的局面,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3.3优化政策法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提供法律保障。与此同时,对与之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补足,包括金融、税收、财政等,并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其次,加强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宏观管理,对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具体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对科研成果进行严格的鉴定和评审,确保其具有创新应用价值。此外要确立向主管部门报告制度,以年为周期将所有科研成果转化情况进行汇总和呈报。再次,构建科研奖励制度,设立奖励基金。对在科研成果研究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员,应适当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调动高校科研人才的积极性。同时,对技术类无形资产转化收入分配机制进行调整。此外,还应建立风险投资机构,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经济保障,如基于科研成果转化企业以一定的扶持优惠政策。

结语:综上所述,推动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提高的有效举措,有助于科研工作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创造,因此我国应通过法律法规完善、转化管理政策的制定为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同时高校自身也要做出改进,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晓倩.民办高校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推广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0,(12):50.

[2]陈根元.高校食品专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现状分析[J].食品工业,2017,38(4):260-262.

[3]廖婷婷.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7,(3):34-36.

[4]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情况[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0,15(7):22-29.

[5]娄延宏. 制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0):126-127.

[6]徐国兴.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13(06):27-33.

[7]王小丽. 农业科研院所成果推广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山东省经营管理科研自筹经费课题《山东省民办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Z201920。

作者信息:姓名,刘静,性别(出生年月)1984年2月,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新泰市,学历:本科,

单位:山东现代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科研管理 单位邮编: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