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建构·同化——刍议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重组 ·建构 ·同化——刍议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陈晓辉

河南省平顶山市育才中学

摘要:历史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中考历史复习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升学与发展。而且,通过对近年来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走势与考查导向研究可以发现,淡化知识识记、注重能力测评已成为新时代中考历史的基本趋势。基于此,教师在落实中考历史复习指导时,应该加强对考纲与课标的研读,并学生实际、考纲要求、教材内容等科学规划复习方案,既要关注学生的复习细节,又要明确知识的框架与体系,构建出更为科学、高效、深入的复习方案,将其渗透至中考历史复习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促使每一个学生在不遗漏知识要点的基础上逐步提升自己的应考能力与综合素养,为确保中考历史复习实效提升,推动学生取得优异成绩而给予保证。

关键词:重组;构建;同化;中考历史;复习策略

与初中阶段的其他学科相比,历史涉及的知识与内容更为繁杂,且诸如历史时间、事件、人物、原理等,都需要学生大量识记方可掌握。这使得中考历史复习面临的挑战与考验巨大,很多学生也往往会因为复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而丧失了复习自信,对应的复习效果自然不够理想。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好复习之前的引导与规划,使原本浮躁的复习内容呈现出系统化、生活化、基础化、层次化、开放化、格式化特质,复习的过程自会更加丰富,学生的复习倦怠也会逐步消除,最终的复习成效一定会更加显著。因此,针对不同学生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困惑,对其开展科学疏导与正确指引,使复习过程生动且丰富,让学生在复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为确保中考历史复习更好发展而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在抓好知识复习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及时对复习内容举一反三、逐类旁通,切忌单一性照本宣科,使复习过程呈现出套路化、程式化,将学生引入复习的死胡同。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更为科学、高效、多元、丰富的复习指导下逐步提升其历史综合素养。

一、深度研究考纲,做到有的放矢

考纲是帮助教师与学生深入了解中考历史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考查目标、命题依据、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情况的基础与依据,只有深度把握考纲,中考历史复习工作的开展才有方向性、针对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中考历史复习前,必须加强对考纲的深入研究与充分研读,全面掌控考纲对不不同章节、时间段范围内具体知识的考查方向与具体要求。并根据考纲定位,制定复习规划,做好复习指导,优化复习策略。一是加强分析对比。就本年度中考历史考纲与上年度中考历史考纲进行对比与分析,并结合本年度考纲,对上年度考题开展研究与探析,进而从其中找寻本年度的中考历史考查重点,研判中考历史的命题走势。这一研究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对于复习侧重点的科学掌控与深入把握,同时,也会在最大限度上减轻教师的备考负担。二是做好理解领会。尤其对考纲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试题结构等必须做到烂熟于心,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认识、见解,帮助教师在复习指导中科学确立方案,精准确立备考规划,真正实现有的放矢。

二、遵循认知规律,夯实复习基础

面对诸多冗杂、琐碎、孤立的复习内容,很多学生往往会在心理与思想上产生畏难。殊不知,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复习方法,复习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在复习指导中,一定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基础,抓好对于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关键问题的突破。首先,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消除学生在复习中的畏难情绪与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复习自信,并逐步优化学生的复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与学生一起进行复习计划的论证与研究,使所确定的复习计划既有助于学生对于中考内容的深入掌握,又不能影响其他学科复习工作的开展,更可以为学生复习效能提升给予坚实保证。再次,确立明确的复习目标。历年中考历史试题关注更多的是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根据这一命导向,结合教材对应的图标、案例、事件等对于具体复习内容进行科学整合,使中考历史的复习目标趋于明晰化、精准化、丰富化。最后,做好学生的方法指导。坚决杜绝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等错误复习策略的束缚,让学生在精准理解每一个复习要点与其他知识关联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掌握,既要知道具体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要根据考查导向灵活应用。

三、讲求复习策略,开展科学指导

由于中考历史涉及的知识比较庞杂,内容多、范围广,这使得做好知识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教师在复习指导中应该注重古今联系、中外联系。一是对知识整体把握。将诸多零散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构建丰富且明晰的知识网络,尤其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内容较多的知识,更应该加强对于其点、线、面、体的构建,由点成线、由线到面、由面为体。并且将具体复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鲜明思想等衔接起来,促进学生在思想、认识、理解上获得蜕变。例如,在开展“世界近代史”复习中,教师应该把握好三条基本线索,即:(1)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俄、日改革,美国内战等,并将其有机串联起来;(2)结合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等,构架近代工运和国际共运第二条主线;(3)利用血腥的资本积累、“南美的解放者”、印度民族英雄等知识,形成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第三条线。二是使内容纵横关联。从时间上找寻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应的历史现象,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一过程获得深入理解,又从时间入手,开展对于不同历史事件及相互关联的分析,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开展历史学习,获得认知蜕变。三是对试题深度研究。通过对近几年中考历史真题的深入研究,在复习中渗透一定的考试技巧与策略,使复习过程更加详实、科学、高效。

四、结论

总之,进入新时代,中考历史在命题趋势、考查导向等方面的诸多改变,为中考历史复习工作高效开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中考历史复习并非没有规律,只要教师加强研究与分析,精研考纲、掌控学生、优化方法、探寻对策,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诸多问题与困惑自会迎刃而解,对应的复习效果自会更加理想。因此,教师在开展中考历史复习指导时,应该以全面构建知识体系为突破口,将一些零散的历史事件、时间、人物等有机整合起来,有点到面,由面成体,对不同知识立体化呈现,给予学生思想、认识、理解等方面以多元刺激,同时,更不能忽视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将复习导向衍射至学生现实生活与社会热点领域,使诸多原本混乱、孤立、琐碎的历史知识形成体系,“纵横”串联,有机关联,与考点融为一体,为中考历史复习诸如新鲜血液,打造精品而高效的中考历史复习课堂,使历史中考复习成为受学生欢迎,与中考接轨的亮丽风景线。

参考文献:

[1]王月姬.重组·建构·同化——刍议中考历史复习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87-89.

[2]方建华.浅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32):107.

[3]陈丽珠.教师如何在历史中考总复习中发挥主导作用——浅谈初中历史中考总复习高效课堂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94-95.

[4]彭洁.研精覃思,备战历史中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