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的拓展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的拓展思路探讨

魏海明

海东市乐都区自然资源局 810700

摘要:在新常态下,城市的经济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的样貌也发生了变化。在新常态下,城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需要对城市结构进行完善和转型,使城市在这种状态下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基础性内容之一,新常态不仅为城市规划指引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在充分了解现阶段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灵活引入到城市新空间拓展工作中,对于促进城市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新空间;城市建设

1新常态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特征

1.1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国内城市化建设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城市发展主力已经从以往的投资驱动力逐渐向财富驱动力转移。从经济层面而言,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条件下再扩张的难度相对较大,迫切需要升级和转型,可以通过提高内需来发展服务业,从而使城市发展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城市逐渐朝着工业化方向发展,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而大量发展工业,生态环境必然遭到破坏,发展成本较高,城市特色逐渐消失。

1.2转型发展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城市的发展已不再是简单地增加数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优化结构以及品质的提升上。从现阶段城市总量上来看,国内城市建设总量非常大,但是公共服务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较之于传统的城市数量增长而言,在国内城市化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更应当提高城市的建设品质,城市化发展应当依赖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变革。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和转型是必然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一味地崇洋媚外或者千篇一律地发展城市,失去了城市的基调和特色。

2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机遇和挑战

2.1城市规划面临的机遇

首先,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依托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而诞生的大数据技术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国家有关智慧城市发展的蓝皮书也为我国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给予了支持与引导。可以说,新常态下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城市规划发展完善,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也为城市规划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在新常态下,城市中的第三产业开始成为发展的主力,这是与现代社会城市居民物质于精神生活的新需求相适应的。对此,城市规划应加快产业主力转移,推动各产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在保障城市基本经济运行的基础上,推进现代技术发展与应用,并通过整合城市资源来提升城市服务质量。最后,由于人民群众是城市的服务主体,因此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必须以群众需求和意愿为出发点,在制定城市规划目标时积极参考与借鉴群众意见,使城市规划工作能够保障群众的权益。

2.2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

虽然新常态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变革带来诸多机遇,现代城市的转型升级已势不可挡,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城市规划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挑战,容易使城市规划多走许多弯路。首先,尽管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却不应将规划改革的意义过分夸大,从而在改革过程中将以往的成果全盘否定,造成新的规划缺少实践根基,或盲目改革导致脱离实际。相反,我们更应该吸收借鉴以往城市规划中的经验,摒弃以往的糟粕,从而提升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改革的效率,在发挥传统城市优势的基础上针对新常态进行改革创新,以解决当前的各种新问题。其次,新常态的是伴随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呈现出的新变化,在社会发展惯性下,人们已经适应长期以来的发展节奏,因此并不能敏锐的发现新常态所带来的各种机遇,这就造成一些人无法充分意识到城市改革所蕴含的巨大潜在价值,仍是以传统的眼光看待问题,思维固化,缺少创新,如此就严重阻碍了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使其改革失去本身应有的意义,也就然无法使城市规划的作用得以发挥。

3新常态下城市规划新空间的拓展思路探讨

3.1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存量空间的开发利用

存量空间的规划相对于以往的增量空间规划来说,其复杂程度更高,因此这就需要更加详细、科学的城市规划计划。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师,一定要具备综合能力素养,设计出来的规划方案要合理。科学的规划方案中,包括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对人们日常出行方式以及交通的改善和工业储藏用地的重复利用等等。城市布局若想得到优化,首先要充分利用老工厂和储藏用地,进而提高城市服务质量与效率,延伸城市的功能范围。从2015年以来,国家政府部门一直在强调,对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政府在城市规划的要求下,颁布一系列政策,争取为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一个较为完善的居住环境。除此之外,城市规划一定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因此在新常态下,一定要重视文化保护工作,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首先要确定是否符合保护文化的标准。然后再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工作。

3.2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无法回避的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提速,大量的农民群众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所以在新常态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要注意不能搞“一刀切”,要统筹考虑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内陆等城市的综合发展,并且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统筹规划设计城市经济发展思路和格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3重视“互联网+”新课题的研究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样也为城市规划工作带来了全新发展模式,对于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网络购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推动了我国经济模式的变革发展,同时也在重塑城市的生活,特别是对于那些交通不便、信息比较闭塞的地区,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城市发展的桥梁,这就是符合城市发展进步的创新设计思维,在以后仍然需要不断深入探索。在大数据支持下,城市规划内容更为丰富,在精准数据分析支持下,显著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3.4加大对自然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

随着“五位一体”发展的提出,生态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保障生态的基础上,城市规划也不例外。尤其在当前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要求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城市规划必须将绿色环保作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在新空间的开辟上充分重视起对自然生态空间的维护,并将提升城市对生态的适应性纳入城市规划的研究工作中,确保城市规划中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布局、空间开发与构建等各项工作都能够将生态因素考虑在内。对于这一要求,一方面应加大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力度,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必须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出更加科学的城市生态水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讨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对推动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城市规划工作的意义深远而重大,不仅仅能要考虑创新、还要讲求实效性、多元性、人文性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推进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打造城市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奕君.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农家参谋,2019(03):226.

[2]李露.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智能城市,2019,5(02):97-98.

[3]洪飞.浅析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民营科技,2018(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