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教学途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小学数学低段教学途径探析

许洪会

山东省金乡县卜集镇孙桁小学 272201

摘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意义重要,特征明显,让师生重视的同时难免对其产生畏惧心理:使用何种学习方法才能教好这门课程?如何才能轻松、简单地学习数学知识?即便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出了诸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还是让教师们茫然无措,左右为难,成为了当下热议的话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低段课程为例,探究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途径;低段课程

一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侧重于兴趣的培养,基础知识的传递、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要求不高,但因为学生年龄年龄有限,能力不足,因此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还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教师讲究策略,使用方法。笔者作为一名任课教师,造已经认识到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也逐渐掌握了学生学习的特点,还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案例,愿意参与学校组织了培训课程,一番努力后,终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如下所示:

一、保持心态,宽容学生

教师们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节课下来,总是要花很多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会打断教学思路,影响教学效率与心情,反观学生依然我行我素,不在意教师的提醒。其实,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他们缺少自控力,总是被外界事物所吸引;性格活泼好动,不能安静地保持同一个状态;喜欢新颖的事物,擅长直观感受等等,因此遇到类似情况时,笔者建议大家保持心态,不急不躁,还要宽容学生、呵护学生,把握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规律,做好阶段性教学工作。

如,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内容时,一堂课下来,学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有的学生会把一只脚就放在椅子上然后屁股坐在上面,另一只脚就在那儿晃呀晃呀的,一副自我逍遥、放松的状态了;有的则是两眼发直,愣在那儿,不知“神游”到了哪里;还有的在那儿揉鼻子揉眼,坐立不安。即便如此,笔者也没有批评指责大家,而是提高声音或者借助活动,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小世界里拉出来,而不是大声指责,惩罚学生,因为那样做既没有用处,还容易伤害学生的心灵,得不偿失。再如,学到《认识时间》这一课内容时,恰巧邻班正在举办庆生活动,欢呼雀跃的声音时不时地传到大家的耳朵里,让大家心生向往,焦躁不安,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听讲。笔者理解大家的心情,于是决定与之“对抗”,自己班要举办一场游戏,即“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借助游戏认读时间,学到新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即便是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也会以宽容的心态看待这些行为,认可学生的行为,因为这些是学生的本性,是学生成长必经阶段,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稳步提升,不急不躁,心态平和的完成过渡。

二、给予自由,尊重学生

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思维上的自由,低年级的学生被“拘束”在教室里,行为失去了自由,部分教师还使用“一堂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理念,挤占了学生思考与探究的时间,“控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心情沮丧,苦不堪言。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建议:教师要将思维自由还给学生,肯定学生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就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为其分发了教学道具——时钟,允许其摆弄时钟,拆卸时钟,组装时钟,加深与学习对象的情感。此外,笔者还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设计的教学活动新颖有趣,符合学生口味;使用的语言浅显易懂,降低了理解难度,因此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点燃课堂学习热情,当然,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主角,他们可以提出任何要求,说出任何意见,只要契合实际,笔者就会改进,以期提升教学水平,而学生自由发言,自由探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火花迸发的过程,值得肯定。再如,学到《100以内的加法(二)》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但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延误了正常的教学进度,这一结果超出笔者意料之外,也让笔者进行了教学反思并开始寻求学生存在问题,犯下错误的原因,一番询问下,笔者获悉了原因是教学进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于是放慢了教学进度并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优等生也有差生,因此大家能互相帮助,互相提醒,有所进步。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给予了学生思维上的自由,允许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探究,凸显了其课堂主体的地位,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想方设法,发展学生

培育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是新课改的对小学师生提出了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旧有的教学理念,不再将知识的传递与记忆作为教学唯一目的,而是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是在解答实际问题,优化生活环境方面。教学目标的改变意味着教师要重新确定教学目标,更新思想,创新教法,以生为本,为生着想,促生发展,与学生携手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如,在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内容时,笔者为学生分发了小木棒作为教学用具,并巧设问题,引出了教学主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摆出12根小棒?有的学生左边摆7根,右边摆5根;有的左边摆5根,中间摆5根,右边摆2根;有的左边摆10根,右边摆2根,无论学生是一根根的数,还是先数十根,再数其他数字,都能完成教学任务,解答笔者的问题,因此受到了笔者的表扬,让学生心情愉快,干劲十足。但如何数得更快就是一门新的学问,需要学生重新学习,好好掌握,于是笔者邀请了数得又快又对的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方法,发挥了榜样示范价值,帮助其他学生取得了进步的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荣誉感,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想法设法促进学生发展,不仅分发了教学用具,还巧设问题、贯彻激励教学法、发挥模仿榜样作用,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值得肯定。

四、提升素养,热爱学生

教学是一个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关系方方面面,稍不留意就会出现问题,具体到小学数学低年级课程中,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即教师素养不合格。教师素养包含多个方面,如教育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多项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规范教师行为,督促其不断进步,但笔者认为这些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都要建立在一个大基础上,即教师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能对自己与学生负责。

笔者担任数学教师以来,就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愿意为之投入时间与精力,热情与激情;喜欢学生,热爱学生,愿意与之交往,互动,成为知心好友,以期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除了工作中尽心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外,笔者也尽可能花时间了解学生的日常,从方方面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当然,笔者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即便是那些调皮、捣蛋,成绩不理想,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笔者也会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发现自身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而教师素养的基础就是热爱工作、热爱学生,愿意为教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本着这一原则,做出了一番努力,与学生交心、了解学生日常、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等等。

综上,即便是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难度不大,内容不多,也需要教师认真对待,谨慎教学,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上述几点看法,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为教育教学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国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36).

[2]张海龙,吕丽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看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

[3]郭忠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