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基于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分析

孔德新

国网六安供电公司 安徽省 232007

摘要:水土保持技术方案研究制定是项目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就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目标、防治措施及布局、监测要求及范围、监测内容及方法等相关技术问题和要求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为同类项目区水土保持实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干旱环境;水土保持;方案分析


工程建设对项目区及沿线土壤地质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引起水土状态变化,因此,保持水土方案在项目实施区的水土保护、避免流失水土的意义和作用愈显突出。在不同工程项目水土保持实施方面,输变电工程的重点环节部位水土保持实施与监测,是把握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治效果的关键。为了减少建设工程引起的自土不良影响,项目工程与水土流失防治需要同步建设,不仅要将新增水土流失进行防治,还需结合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划分和治理要求,对原有水土流失进行治理。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以建设初时为控制目标,恢复到土壤流失容许值范围,注重水土保持措施安全有效,助力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1输变电工程特点

1.1输变电工程项目组成

输变电工程一般由变电站工程和输电线路工程两部分组成,其中变电站工程主要由站区、进站道路、给排水管线等部分组成,输电线路工程主要由塔基及塔基施工区、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和人抬道路等部分组成。输变电工程按占地性质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主要包括变电站站区、进站道路和塔基占地,此类面积在主体设计中已有考虑,水土保持方案中主要根据塔基型式、绿化工程、排水措施、边坡防护工程等实际占地对主体设计中提供的相关面积进行复核,以确保永久占地的准确性。临时占地主要包括塔基施工区、牵张场、临时施工道路和人抬道路占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可恢复原地貌或撒播草籽绿化,符合水土保持相关规定。

1.2施工组织

变电站工程施工时间较长,土建施工时段与雨季有交叉,因此,施工进度应紧凑并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另外,还应做好施工场地的排水措施,有效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站区施工道路可采用永临结合方式,提前修建进站道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道路应尽量利用当地已有道路,在汽车运输无法到达的地段开辟人抬道路,尽量避免新建施工道路,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扰动地表面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变电站工程施工场地一般布置在站区永久占地范围内,不另行征地。输电线路沿线布置塔基施工区和牵张场。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在每个塔基周围设置临时施工场地,用于施工期间放置器材、材料及临时堆放开挖土石方、塔基剥离表土等。为满足施工放线需要,输电线路沿线需设置牵张场地,牵张场要在满足牵引导线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地势比较平坦、距道路较近的开阔场地。

1.3施工工艺

1.3.1变电站

变电站土建工程包括:场地平整,以及挡土墙基础、室外变电构架及其支架基础的开挖、回填、碾压处理等。为确保场地平整工作顺利进行,除建(构)筑物基础以外,其他工程需同时进行。场地平整顺序:将表层耕植土剥离至指定的临时堆土场,并设置临时防护措施,将整个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分别按设计标高进行土方开挖和填方平整,其中开挖应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填土应分层夯实填平,并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一定的坡度以利泄水。

1.3.2供排水管线

供排水管道采用埋地式敷设,管道敷设包括管沟开挖、置管、回填等环节。综合考虑管道所经地段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农田耕作深度、地下水深度、地面车辆所施加的载荷及管道稳定性的要求等因素,管道设计埋设深度一般为管顶覆土1.0~1.2m。管沟采用倒梯形断面,管沟边坡根据土质、挖深等确定,一般为1∶0.5,沟底宽度根据土质、管径、施工方法等确定。管沟开挖及回填以机械施工为主,首先用挖掘机挖至距设计高程0.3~0.5m处,再以人工开挖的方式挖至设计高程,并清理槽底,开挖土方堆放于管沟一侧,同时对堆土做好临时防护措施,以免降雨冲刷侵蚀。

1.3.3输电线路工程

输电线路工程通常由施工运输工程、塔基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及附件工程等几大部分组成。施工道路应就近利用现有道路,建筑材料的运输应采用小型机械运输,尽可能减少对地表的扰动。塔基基坑开挖应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开挖范围并保持坑壁成型完好,施工中保持边坡稳定,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尽快浇筑混凝土,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避免对周围地表和植被过多的占压和破坏。施工中应做好临时堆土的防护措施和塔基四周的截排水工程,防止雨水对已开挖坡面和基面的冲刷。

2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2.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征,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划分为2个一级分区,分别为平原区和丘陵区。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组成和工程特点,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分为变电站工程区和输电线路工程区等2个二级防治分区。其中变电站工程区可分为站区、进站道路区、给排水管线区等3个防治分区,输电线路工程区可分为塔基及塔基施工区、牵张场区、临时施工道路区和人抬道路区等4个防治分区。

2.2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分区,本着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布设科学、合理、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确保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各区水土保持措施如下所述。

2.2.1站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于临时堆土场,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中在施工场地开挖临时排水沟和临时沉沙池,在边坡处布设护坡,坡脚处修建挡墙,坡顶设截水沟,同时在斜坡上修建排水工程,在站内设雨水管网,在站区雨水出口处设消力池及顺接工程,在站区配电装置区铺设碎石地坪;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之后铺草皮绿化。

2.2.2进站道路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剥离的表土沿道路一侧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中,在道路两侧设置永临结合排水沟;施工后期,对道路两侧绿化带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之后进行乔灌草综合绿化。

2.2.3给排水管线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将剥离的表土与管沟开挖土方分别集中堆放于管沟一侧,堆土区采取彩条布铺垫、临时苫盖等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中在管道敷设造成的陡坡面修筑护坡、汇水面积较大的管段设置坡面截排水沟;施工结束后,进行土地整治、表土回覆并撒播草籽绿化或复耕。

2.2.4塔基及塔基施工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集中堆置于塔基施工区内,并采取临时苫盖、临时拦挡及临时排水等防护措施;施工过程中,在坡地段塔基来水上坡面采用浆砌石截排水沟,塔基坡面下方设置袋装土拦挡;施工结束后,在塔基周围修建浆砌石堡坎,并对塔基区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覆土后,进行绿化或复耕。

2.2.5牵张场区

施工前在场地内扰动区铺垫棕垫。施工结束后对施工迹地进行表土回覆、土地整治,之后恢复植被。

2.2.6施工道路区

施工前剥离表土,沿道路一侧集中堆放,并对用于回覆的临时堆土采取无纺布苫盖;施工中,在道路一侧修建临时排水沟及排水顺接工程;施工结束后,对场地进行土地整治、表土返还,原为耕地的交还当地复耕,其余裸露场地撒播草籽绿化。施工结束后对人抬道路区施工迹地进行土地整治,之后撒播草籽恢复植被。

3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技术要点,结合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防治问题,明确了主要防治责任范围及监测部位。监测主要内容为扰动地表面积、防治措施布设、原地貌水土流失和原地貌土壤植被情况,并通过项目实施调查巡查监测管理,实现项目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娜.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疑难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7):195-196.

[2]刘宪春,袁普金,王海燕.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有关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20(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