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出行需求的城市公共设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融入现代出行需求的城市公共设施研究

刘佳明、郭爱华

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14051

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每一个物品都在日新月异的更替,城市里公共设施的改良升级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本文以现代人们出行的各类需求及现状为切入点,寻找其与公共设施的相关性及能源使用的结合问题进行研究;重点通过人的行为因素、功能分区、低碳环保等因素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相应解决。

关键词:公共设施;出行需求;设计;功能;环保

课题基金: 2020年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鞍山城市背景的公交车站设计研究》(项目编号:X202010146416)

2020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鞍山城市化进程中公交站台系统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项目编号:as20203056)


一、公共设施的概念

1.1公共设施分类

我们熟知城市公共设施是为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带给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1.2公共设施系统

公共设施系统即为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在此之中为城市居民基础户外活动的系列设施也就是设施系统,这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这更是国家为了确保城市居民有正常且可供满足的公共服务类设施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这些都属于城市建造基础设施。至今,关于公共设施的内容以及相关划分类别差别很大,可谓是众说纷纭,至今也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共识。我们可以从其中了解到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关乎到社会环境、但这里的环境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也是城市属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共设施系统的分布极为广泛,可以说走在路上,应收眼帘的除了风景,人群城市街道就是公共设施系统里的某一区域了。

二、公共设施的系统设计

2.1公共设施的系统化

在面对人类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完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我们的城市文化,群众需求也在日益改变,在城市建设的设计历史中公共设施一直处于依附性、不可缺少性、甚至碎片化的状态屹立在城市系统中,现已不能很好地表达当下对美丽城市、智慧城市等系统化整体建设要求;对于设计者,这种现象就是缺乏一种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的系统研究,我们的城市还是大部分被一些破旧、功能不完善的设计所覆盖着,城市可以爆发出属于它真正的系统设计方案。有时我们只是敷衍它的可提高性,在使用时并且忽略了它真正的价值走向,以及需要表现出来的内容层次。

在深入了解了城市公共设施系统性设计涵义的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探讨并且研究实现系统性设计的基本方法。由我们之前提到的系统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可以表现出,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性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实现:以人性化为目的。在设计史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一直都被设计师们奉为设计之本,我们都知道,设计是为人服务,为使用者服务,所以不难看出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性化的设计强调了设计成果与人的关系。设计的行为本质都是在创造物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对物品的使用需求,只有在实现这一目的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探讨产品的美观性,才能考虑人们对物品精神审美方面的需求。城市公共设施的人性化也就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要先从人的使用需求出发,仔细调研探讨市民的户外活动行为方式,需要满足在尊重人们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小需求就是达到精神层面的贴合,因此需要采取适宜的设计尺度、设计形式以及色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便利。公共设施设计的人性化是设计活动进行的前提,也是设计活动的最终落脚点,与公共设施设计的系统性密不可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会贯穿于设计过程的始终。我们以此为根本,不断调整着设计的方向以及设计的细节,所以总结上述我认为只有在人性化优先且精神审美而后的基础上的系统化设计才是真正全面的系统化。

2.2外在因素

在进行具体的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时,首先应该从城市自然区域、周边环境以及所适应的风格来设计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违和感,充分分析与其他优秀城市公共设计相关要素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分清各要素的主次地位,注意重点与主体,并且完善功能间的组织搭配,形成有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服务于人们的室外活动。最后呈现出来的要表达出的是与城市相统一的、有利于大众生活的公共设施。最好还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形成城市的特色。因而在设计时,就要去抓住城市的基本特征。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城市文化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人文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不同的万千姿态,有的历史文化特征鲜明、有的现代性较强,亦有的具有良好的自然风貌⋯⋯在设计城市的公共设施时就应当具体分析城市的面貌特征,抓住城市特色,将公共设施统一整合到城市公共环境中,这样实现的城市公共设施系统性设计是在大环境下的整体化的设计。

2.3内在因素

实际上公共设施外部属性直接对于居民的影响实现了内在化。在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完整的前提下,各项设施间应该相互协调,功能上要相互配合,主要达到满足人们某项室外活动要求,并适当考虑配以其它相关的设施,例如在车站旁边会有风格相同的路灯以及垃圾桶。或者湖边会有相应风格的休憩座椅,这些种种都属于轻度一个态度。那就是统一外在风格,映衬内在需求。

针对位于某区域内的各项公共设施,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使用目的,赋予其一定的风格形式,来表达相应的主题内容,对于整个城市的宣传应该选择能够表现城市整体风貌的形式、色彩,形成统一的设计语汇,精准有力的的表述城市的特点。

三、公共设施设计方向

3.1功能需求

现代城市化的生活,节奏有快有慢,但是人们的出行需求却大同小异。众所周知,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手机已经是现代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好比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会考虑手机的续航问题。那么这就是现代化出行的一个切入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充电宝这个风靡在身边的东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我们在等人等车的时候、出门游玩的时候、包括用手机办公的时候。充电宝就这里代表着不可更替的角色。那么高质量的公共设施要考虑到人们出行时的需求问题,第一个相关的就是公共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的紧急需求性或者是功能性。这就是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来决定公共设施的功能附加。

3.2环保设计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环保材料的极致发挥与应用,对于现在公公车站的设计,公共交通汽车站台是一种供人们候车和临时休息的地方,有站点名称牌、公共交通线路图和其他服务信息,会有雨棚,下雨的时候,可以帮助没有伞的人们避雨。但是由于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公共汽车站的设计有更多功能,在未来的公共设施提升中,公共汽车站可能将实现利用太阳能的能量吸收转化为电能充电,为人们应急一些需求,是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增加。包括设施的用料:环保材料,可再生能源都是最佳选择,因为在设计的长河中,前提就是要保证我们的生态安全。

四、总结

城市公共设施的系统性设计是在充分考虑人性化的基础上,有主有次,既要考虑城市整体公共环境、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系统,同时还要兼顾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依存、互相关联,在整个城市空间框架下的规划设计立于当下的优秀设计者应该考虑绿色生态更为重要。在构建城市风貌方面,形成城市重要作用是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需要着重考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周岚.城市空间美学[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新.公共环境产品系列设计概论《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3]鞠亨欣 . 绿色环保理念在城市公共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4]张金桥[1,2],王健[1] .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实践的内在逻辑



作者简介

1姓名 : 刘佳明(学生)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98.12 民族::汉

籍贯:辽宁省鞍山市

:

2.姓名 : 郭爱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82.10 民族::汉

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现任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职称:讲师

学位/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的方向::产品外观造型设计、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