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研究

李岩

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新泰, 2712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评价鳖甲丹参煎剂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80例处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n=40)和西医组(n=40)。对西医组根据西医分型釆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鳖甲丹参煎剂治疗。治疗60天后观察中医症候及肝功能、门静脉压力等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西医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鳖甲丹参煎剂治疗代偿期肝硬效果良好,可以改善中医症候、减轻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力。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期肝硬化优势明显,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主题词:中西医结合疗法;鳖甲丹参煎剂;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研究

代偿期肝硬化 (decompensated cirrhosis)是一种常见中医症候群,是多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结果,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阻止代偿期肝硬化进程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1]。调查显示,国内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为主导因素,约占60%~80%,而欧美国家以酒精性肝硬化占总例数的2/3。本病代偿期缺乏特异症状,等到出现自觉症状时多数归属晚期。代偿期肝硬化在以往的医界认为是不能逆转的,但是,随着近年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大量基础及临床验证表明代偿期肝硬化逆转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治疗肝硬化的药物和方法尚未臻善。本文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寻找突破,选用鳖甲丹参煎剂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方法治疗代偿期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此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结合组40例,年龄22~58岁,平均(35.2±l2.3)岁,男28例 ,女12例,病程4个月~3年,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1例,肝炎后肝硬化29例;西医治疗组40例,年 龄21~60岁,平均(34.8士12.5)岁。男26 例,女14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l2例,肝炎后肝硬化28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候和肝硬化类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诊断:辨证分型为肝脾血瘀型;西医诊断:代偿期肝硬化。

1.2治疗方法:对于所有患者应嘱卧床休息,同时合理膳食,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为主。静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多稀磷脂酰胆碱注射液10ml,1次/日;

1.2.1西医治疗组:辨证施治寻找患者的致病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西医治疗方法。对于肝炎所致肝硬化患者,治疗的主体是抗病毒治疗:拉米夫定,每天服一次,每次服一片(0.1g),同时辅以保肝治疗。对于酒精所致肝硬化者要求戒烟、戒酒 。主要使用螺内酯和呋噻米,具体用药剂量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予以熊去氧胆酸治疗。

1.2.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鳖甲丹参煎剂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具有护肝作用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是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鳖甲丹参煎剂:制鳖甲粉6克、丹参12克,水煎服,一日一剂。常规伍用六味地黄汤,起到除燥作用。有黄疸者加茵陈、大黄。气虚加黄芪、党参。纳差者加白术、炒二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辅以针灸、外敷和推拿等传统疗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出院后随访 。

治疗前及服药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1.3 观察指标:疗效的评定标准参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在2004发表评价标准[2]:显效:各种症状和体征消失,一般状况良好,肝脾无压叩痛,肝功能的检测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值,并且能保持稳定至少半年。其中好转和显效之和为总有效率。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的好转,肝功能相关检测指标下降幅度大于50%,同时患者肝脾不再有增大趋势,无显著的压痛和叩击痛,无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等没有任何改善。①主要症状、体征:倦怠乏力、纳差、腹胀、胁肋刺痛、面色晦暗、蜘蛛痣、尿黄,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②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AST、ALB、TBil),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③腹部超声: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治疗前后各记录一次。

1.4 统计方法:上述项目采集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时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综合疗效:治疗结束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医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 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27 10 3 92.5*

对照组 40 20 9 11 72.5

注:两组对照比较,*P<0. 05。

2.2中医证候缓解情况:中西医结合组中医证候缓解率比较西医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缓解率

组别 n 基本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基本痊愈率

治疗组 40 16 13 8 3 40.0%*

对照组 40 9 8 12 11 22.5%

注:中西医结合与西医组比较,*P<0. 05

2.3治疗前后肝功能参数比较:两组患者ALT、AST均有所改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较西医组有统计学差异(P<0. 05 )。治疗结束后两组TBIL比较差异显著(P<0. 01)。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参数的比较(x±s)

组别 ALT(u/L) AST (u/L) ALB (g/L) TBiL (μmol/L)

结合组 治疗前 70.51±15.33 66.46±16.77 37.76±2.17 22.66±14.67

(n=40) 治疗后 35.86±15.73* 30.74±13.63* 39.36±1.35 10.36±5.63**

西医组 治疗前 75.13±18.65 64.5±16.65 38.65±2.25 21.63±16.33

(n=40) 治疗后 45.56±19.63 45.43±13.56 33.67±1.34 15.65±5.39

注:两组对照,*P<0. 05,**P<0. 01

3 讨论

中医将肝硬化称作臌胀,酒食不节,情绪不畅,过度劳累以及血吸虫或黄疸等病,长时间的积聚所导致[1]。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迁延性肝病,多种病因长期作用造成的肝脏弥漫性的损害。依据辨证施治中医把肝硬化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肾阴虚型、水湿内阻型、脾肾阳虚型、湿热蕴结型、瘀血阻络型,肝气郁结型归属西医代偿期肝硬化。肝硬化病位在肝脾,其病机关键在于气滞血瘀,处法方药当以调和肝脾为主线加以探究。综合历代医家之治略:肝硬化是由肝气郁滞而致瘀血阻络、脉道不通所致,故活血化瘀是辨证施治首则[2]。

中医学对肝硬化的辨证施治:代偿期肝硬化症征以肝脾肿大、乏力、纳差、胁肋隐痛为首发,属传统医学的“积聚”范畴。《明医指掌.积聚癥瘕》描述:“夫五积者,五脏之积也。”积聚的根本因素在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导致肝脾受损,脏腑失和,气机不畅,脉道涩滞所致。肝主疏泄,司藏血;脾主运化,司统血。若肝气不畅、脾不健运、肝脾失调,则气血凝滞、壅塞不通、形成腹内积聚。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首要原则[3]。

鳖甲丹参煎剂与肝功能变化:ALT、AST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ALT全部储存在细胞浆内,而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其余20%存在于胞浆,它们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最常见指标。因此肝损害患者的治疗目的需要将ALT降至界值范围内。胆红素(TBiL)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经过一系列氧化还原途径转化而成。肝细胞损害时TBiL可以升高。血清ALB能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血清ALB比其它血浆蛋白半衰期短,它能更早期反映肝细胞损害[7]。

本文通过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设立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按方案治疗半年后发现两组 ALT、AST、TBiL 均下降,但是结合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西医组;两组 PAB、A/G 均上升,结合组上升程度更明显。表明鳖甲丹参煎剂具有护肝降酶,修复损伤肝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波,王笃桂,左晖.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19,2l(19):1230-1236.

[2] 吕士红,刘磊,史春静.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40例[J].中国中医药现在远程教育, 2018, 9 (22):45.

[3] 周红萍.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9, 21(4):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