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张素钊 1 袁军 1 李梅 1 陈贤 1 张晓琪 2 张淼 3 陈会 1

1.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2.河北中医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3.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较对照组70.00%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满意,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头五穴;辨证取穴;血液流变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为多种原因所致的椎-基底动脉闭塞或狭窄,进而造成小脑、脑干等缺血[1]。VBI临床主要症状为发作性眩晕,部分患者可伴呕吐、恶心、视力减退等症状,可对其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需及时治疗。西医对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药物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手术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有一定创伤,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在临床治疗中应用逐渐广泛,且有一定优势,本研究将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用于VBI患者治疗中,旨在评价其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各16例、14例,年龄47~79岁,平均(63.17±3.72)岁,病程15~66d,平均(40.59±1.78)d。治疗组男女各17例、13例,年龄46~78岁,平均(62.98±3.64)岁,病程16~67d,平均(40.68±1.92)d。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神经病学》及《中医内科学》中VBI诊断标准,并经颅多普勒(TCD)确诊;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脑出血、耳源性疾病、外伤等所致的眩晕者;合并颅内肿瘤者;合并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者;无法耐受针刺者;针刺局部感染、溃烂者;精神疾病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于睡前口服,10mg/次,1日1次,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采用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选取风池、太阳、百会、前顶三穴、后顶三穴,嘱患者取仰卧位,75%乙醇常规消毒皮肤后,应用华佗牌毫针针刺上述穴位,快速进针,风池穴斜刺,其余穴位平刺。辨证取穴:在针刺主穴基础上,佐以相应辨证取穴,且主穴均行施调法,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1日1次。气血亏虚型佐以足三里、三阴交、膈俞等穴,湿痰中阻型佐以中脘、阳陵泉等穴,淤血阻窍型佐以膈俞、血海等穴。

1.4观察指标

于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彻底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0%;有效: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积分减少在60%~90%间;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ml,应用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1.5统计学方法

研究分析软件为SPSS21.0,(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 %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差异[n,(%)]

分组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n=30)

18(60.00)

10(33.33)

2(6.67)

28(93.33)

对照组(n=30)

10(33.33)

11(36.67)

9(30.00)

21(70.00)

x2




5.455

P




0.019

2.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分组

时间

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聚集指数

治疗组(n=30)

治疗前

9.5±1.2

1.9±0.4

50.7±6.5

治疗后

6.3±0.7*#

1.1±0.1*#

40.6±3.7*#

对照组(n=30)

治疗前

9.4±1.1

2.0±0.5

50.9±6.6

治疗后

7.8±0.9*

1.6±0.3*

46.2±4.8*

注:*、#分别表示与治疗前、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西医治疗VBI虽然有一定疗效,但口服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单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对改善症状效果不理想,联用抗凝药物可增加出血风险,手术费用昂贵、风险较高,均存在一定局限性。中医理论认为,VBI属“眩晕”、“头眩”等范畴,其病位在清窍,病机主要为肾精不足、气血亏虚导致脑髓空虚,因虚致眩,或淤血阻窍、肝阳上亢扰动清窍,最终引发眩晕[2]

笔者多年临床实践发现,针刺“头五穴”治疗VBI有较好疗效,风池穴主治内外风所致病症,针刺该穴位有祛风醒脑、平肝熄风之效,百会穴为诸阳之会,有安神定志、醒脑开窍之效,可促进脑血循环,开窍通络、益脑宁神[3]。前顶三穴常用于头晕、目眩等病症治疗中,有息风醒脑之效,后顶三穴主治风眩、目眩等病症,有明目通络、祛风止眩之效,太阳穴主治目眩、偏正头痛等病症,有通络止痛、清利头目之效。从中医角度而言,VBI可分为气血亏虚、湿痰中阻、瘀血阻窍等证型,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在主穴基础上佐以相应穴位,可共奏活血化瘀、平肝潜阳、通窍定眩、化痰止眩等功效[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提示上述方法在VBI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分析原因课可能为针刺可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指标,调节动脉血舒缩及动脉血流速,改善脑供血,进而改善血液流变学[5]

综上所述,针刺“头五穴”配合辨证取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满意,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夏培涛.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65-66.

[2]陈晓东,裴全森,陈伟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5):103-105.

[3]汪晓玲,王云甫.头穴透刺配合电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89-91.

[4]张素钊,袁军,李梅, 等.针刺“头五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6):11147-11148.

[5]郭俊杰.针刺“头五穴”加辨证取穴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6,12(42):152-159.




项目编号:2015103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作者简介:张素钊,男,1982-,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临床及科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