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探讨

吴静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把握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198例心内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组进行常规管理,实验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事故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心内科患者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风险;心内科;管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结构的变化,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很多医院的心理科经常人满为患,而这类疾病本身比较复杂,在治疗和护理中会存在很大的风险,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何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是心内科医护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笔者对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198例心内科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并总结了护理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198例心内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入选标准为:不含精神障碍、重症患者,被试人员意识清晰,能够配合此次实验。随机抽取9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组成如下:男48例,女41例;年龄49-81岁,平均(66.12±5.99)岁。另外99例作为实验组,其数据如下:男46例,女43例;年龄:48-78岁,平均(67.29±5.26)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出现风险事件之后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实验组采取物理风险管理办法:(1)建立护理风险管理系统:组建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包括护理人员、护理专家、护士长、内科主任等,争取有效的评估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分析科室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和缺陷,针对科室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进护理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包括处理突发事件、急救制度、病房管理制度等。工作计划、工作目标、管理目的、人员分工等要做到具体明确。工作落实情况:护士长要按时评估护理小组的风险管理质量,而且要每天监督管理小组的日常工作,保证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强化对管理工作的监督,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抢救能力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促进护理人员专业水提升;以科室发生的具体事件为案例,通过分析案例,加强护理人员实操能力。宣传法律知识:医院定期开展安全、法律等知识讲座,尽量动员护理人员积极参加,提高工作人员对文书书写规范化、正确性的意识。促进护理人员法律和安全意识的提升。完善基础设备:安全扶手和护栏要增加,最大限度确保患者安全;按时维修、检测医院仪器和设备,出现紧急情况耽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以跌倒、输液事故、护士过失进行评估,观察风险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数据分析计算采用SPSS 18.0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统计

直线 5

组别 跌倒 输液事故 护士过失 总发生率%

直线 6

对照组(n=99) 4 4 4 12(12.12)

实验组(n=99) 2 2 0 4(4.04)

X2 5.147

P 0.023

直线 7

3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热门问题,也是人性化护理模式日渐普及的重要结果。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其主要强调的是在护理工作中,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把各种可能的护理风险消灭在无形之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把相关理念和意识落实到责任体系之中,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首先成立了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该小组负责相关制度和分工,创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体系,在其中护士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确保管理质量。护理风险管理中最重要的实施主体是各类护理人员,他们护理能力高低直接决定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为此,需要积极把握护理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培训,尤其是掌握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这既是提高病患康复能力的有效措施,改善治疗,促进预后,最大程度降低护理风险水平,确保不发生各种不良过失。同时也能够教育好患者家属,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还要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及法律意识,确保不发生任何可能影响患者康复的事件和事故。护理风险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患者创造尽可能便利的康复条件,心血管疾病患者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各种物理条件的限制而导致了跌倒、输液事故,切实解决患者的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风险发生率为4.04%,对照组的实验发生率为12.12%,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良好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病患责任心,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积极在工作中对心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对患者的影响,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苓.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9):49-51.

[2]刘晓霞.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智慧健康,2020,6(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