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体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趣味体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张爱华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528313

摘要:趣味教育发展是激发学生兴趣、改变学生心理的重要手段,把兴趣学习引入中学体育教学中;根据心理学的规律,教师应深入研究体育的本质,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新的进步也有效地促进了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促进了体育运动的更广泛发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 趣味教学; 体育;中职

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教学不同,社会体育教学注重体育的锻炼性,可以说是只是从事体育运动。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活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素质。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和价值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趣味体育。本文针对趣味体育,现在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的应用背景开展研究阐述应该如何在体育课堂上更多地丰富活动,增加趣味。

一、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趣味体育的价值

(一)趣味体育的多元属性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着重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是身心发展的最重要过程,实际他们这个年龄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正确的教学手段很容易让学生对课堂教学,非常不接受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趣味体育的属性涵盖面广泛,学生在参与趣味体育的过程当中能够不由自主地激发起对体育的喜爱程度,更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和对自身身体的健康程度提高,教师开展趣味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根据自己所在的学校环境状态和学生的学习背景来开展教学,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啊,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转化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运动能力和体育知识水平的把握情况。

(二)趣味体育的多维价值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中有许多不适当的缓解,教师应该对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优化,改良运用趣味教学,可以有效的让学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让教师的压力得以减轻,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意志。教师可以开辟创新各种各样的环节,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正确理解体育对成长阶段的重要意义。

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一)激发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在中学教育阶段呢,由于孩子的年龄不够成熟稳重,很难让他们自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因此必须要靠教师的领导能力,让他们激发出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教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去。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趣味教学法,在游戏当中学生没有那种学习时的压迫与紧张,在游戏过程当中学习到基本知识,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发展。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清楚地认识到没有意思的乏味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良的学生处于压迫状态下,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发挥空间。而新颖的有创新性的活动,会让学生们产生新鲜感。

例如在教学过程当中,枯燥乏味的准备活动会让学生们提不起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当下热点音乐,流行音乐开发新的准备动作。可以将线下流行的抖音上的舞蹈改编成活动身体的准备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可以更好地协调肢体,锻炼身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师,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变化教学形式,开发各种各样的新型的活动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一直保有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浓厚兴趣。

(二)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在人运动过后会产生精力充沛兴奋心情好的感觉,所以在每次开展完运动之后,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过程当中,对过程有一个总结规划,激发学生接下来对各种活动的好奇心。

例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举办1V1、2V2的篮球赛,也可以让女孩子不喜欢打篮球的去参与到啦啦队的活动当中。让学生们通过这项体育运动交流经验技巧。在体育运动中收获体育知识结束之后,教师应当给予篮球的基本知识普及。过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参与到其中活动的学生,去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让其他学生有向往之心,感染每一位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场简单的。活动交流比枯燥无味的说服教育要好很多。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原来的教育形式,已经适应不了现当代的教育背景。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运用趣味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当中,能有不断的动力去参与其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掌握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适时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薛鹂.趣味体育在中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36):22-23.

[2]陈新权.如何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现代阅读.2013,3(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