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5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黄彩国

上思县那琴乡联惠希望小学 广西 防城港 535512

摘要: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大,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及标准,而小学阶段教育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的重要阶段,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是主要任务。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应作为教学工作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引言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国实施新课改之后推广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当前的教学工作之中小学数学教学不再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越来越重视。之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让小学生能有足够的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数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日趋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来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尤为关键,从中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分析的习惯,树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对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有着关键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对基础知识夯实的最佳时期,为此,相关教育部门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将相关教育对策落实到位

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以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分数是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得好不好,就看学生成绩高不高。在教出“成绩”的巨大压力下,教师不得不尽量压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将知识点打包起来,不允许学生思考,直接打包装进学生的脑子里。学生只需要明白怎么去做,而不需要弄清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堂学习犹如囫囵吞枣。学生的分数虽然提高了,但长期来看,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应试教育下教师的授课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一堂数学课下来,毫无趣味性可言。学生疲于理解教师的笔记,忙于找到最简便的数学算法,充满着理论性的说教,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教师的讲述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不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导致学生数学能力很强,可是却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有效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小学生往往以形象的直观思维为主,一个有趣逼真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联想、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进而助力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地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百分数”小节内容时,数学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如借助百分数来展示班级中男女性别以及男女身高数据比例,并展示问题情境,如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特征?百分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等等,让学生在有趣的生活化情境和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中深入思考知识之间的关联,有效启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让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来分析和解决这些高质量的问题,继而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和日常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在出题时也想到把小学数学引入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比较抽象,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能够很好地理解。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将日常生活与数学结合在一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以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数学感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数学实践能力,理解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妈妈带50元去水果店买了30元的水果,又去超市买了10元的蔬菜,最后妈妈还剩下多少钱?一元一个糖果,最后能买多少糖果?”等等。将数学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明白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三)、组织丰富的学科教学活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积极投入到各种学科教学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而这种活动不仅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还体现在课堂教学之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提高互动性,也就是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当中有机消化所学习的知识,让数学教师在小学课堂上验证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师自身教学策略的有机改变也有着积极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想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就需要让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以此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在“比例”课程教学中,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一课程知识的内涵,就可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高对生活中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测量操场上的旗杆有多高的活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想办法进行旗杆高度的测量。通过不断引导得到测量影子的长度来计算旗杆的长度的方法,并让学生思考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结合比例的知识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地操作活动,不同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测量方法,有的测量自己的身高和自己影子的高度,有的测量小木棒高度及其影子高度等,总之为帮助学生加强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能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将所学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学科教学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强化责任意识,全面重视自己对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培养的效能和质量,为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和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玉红.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25.

[2]张文霞.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育刍议[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3):45-48.

[3]陈玉林.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