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物形象塑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浅谈人物形象塑造

曾泰昕昊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在话剧或影视表演中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每个剧本中的灵魂就是一个个鲜活个体的人物,这些人物角色诠释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话剧的精彩程度,人物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演员对角色进行包装。人物形象的塑造大致分为两方面,有外部塑造,也有内部塑造。演员不同的亲身经历会影响着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在四年的戏剧之旅中从人物出发的人物塑造都是一次次的创造一次次的对自我的刺激。这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

关键词:外部塑造;内部塑造;人物形象;


一 什么是人物塑造

话剧演出便是演员在原则的时段、牢固的空间里,经历言语和形体行动等塑造人物形象展现给观众。从而给观众艺术审美享受。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戏剧表演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角色的戏好戏坏是判定一部话剧是否精彩的重要基础。

塑造人物形象,必定了解剧情,分清楚人物故事发生的时段、方位和及脾气,而性子则是议定语言、言语脸色所展示出来的。只要人物显示的蜜意并茂、情绪表达的细致丰富,演员自己才能打动本身从而捉住演员的心。

人物塑造的方法

(一)从外部进行人物塑造

人物塑造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从内部入手也就是人物性格。二是外部入手从形体动作等方面突出人物形象。在我国的话剧等表演艺术中,具体塑造小人物的文章很多,由于切近观众光影、平常渺小、切实风趣的“小人物”角色得到了不俗的口碑和收益。在演出中台词、行动等相对于比较容易,更轻松得到观众认可,积极地促使了剧情与中心抒发的互动。并且小人物由于其特别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其在表演艺术中每每可以设立很多对角色人物所独有的思想、动作形式的塑造,及这种外表方式下所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至于造成的表情、态度的变化反映,则是话剧表演中个人性格的塑造能力体现。这属于人物性格塑造中的深层次把握,除此外,还要求对角色人物说话的语速、神态转化、行为姿态等等的要有艺术性意会能力。处置角色特点的时侯,应避开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单一化的演出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应该做到有理有据,与全部的剧情成长相符合,要与所塑造人物形象的时期岁数、工作身份、社会阶级、人物关联,及其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不同而表现出的特殊体态。如小偷的形象,在众人眼里都是贼眉鼠眼,蹑手蹑脚,在形体上应该弓腰驼背,眼睛骨碌骨碌转,使观众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阴暗的角色。

(二)从内部进行人物塑造

所谓从内部出发进行人物形象的捏造也就是对角色的人物情感还有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脾气的好与坏、个性张扬或者卑微。但从内部进行人物首先需要用外部塑造入手,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角色的整体形象。如小偷在作案使心理活动特别复杂与紧张同时对钱的渴望,当与对手交流时因紧张的情绪导致说话结结巴巴,所说的话牛头不对马嘴,等等例子都是从外部塑造所得来的。

(三)从细节部分进行人物塑造

戏剧主要来自于我们平时的油盐酱醋茶,所以说,作为一名演员,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当然了,这个过程也是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细心完善与积累的。毕竟人与人的生活方式、性格特征等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是迥然不同的,进而使得每个人对于剧本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于一个个体而言,生活方式是独具特色的,其中,细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对于文艺创造而言,生活是其取之不尽、用之有余的源泉。我们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会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从生活中寻求相似的原型,仔细观察这类人的特点与人格闪光点,并思考通过什么样的细节,可以突出角色的个性。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在生活中进行感悟与体会,丰富角色内涵。

深入研究脚本书籍、影视作品等,多注意体会细节,在我们拿到剧本以后,要详细阅读,认真体会,从中摸索人物个性等细节,与此同时,剧本本身作为二度创作的非常重要的根基,因而有非常多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绝大部分在剧本中可以思考出来。演出的一些经验教会我,日常工作中的事情并不完全等同于艺术,艺术是从生活中提炼与凝聚出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如果戏剧等同于生活,就不需要艺术了。在演出的过程中,刻意追求生活中的真实感觉,把现实生活中的吐舌、皱眉、开怀大笑、挥手等这一类行动随意地在舞台上展示出来,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艺术的美感。表演与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对立的感觉,假如表演得时候不真实,那么和生活冲突了,相反;如果这是真的,那并不坏。戏剧的真实性是艺术的真实性,“形象”的形象也是艺术的形象。所以一个完美的演出,生活和艺术是都要同时存在的。又要拥有艺术的美感又要和现实生活结合。演员在体验生活的同时也要学会用表演技巧来把剧本诠释出来。

人物形象塑造对表演的帮助

戏剧演出时须要演员用各种技巧来演戏,这也就是所谓艺术技巧。例如小品的表演不外乎动作和语言。形体也是尤为的重要,形体也就是外部的肢体动作,演员内心的活动就是内部的。在话剧演出的时候,任何一个动作在现实生活中都是通过人的大脑思考后而作出的反应,话剧也不例外。例如,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总是跳跃和大笑。当他感到悲伤的时候,会有这样跳跃和大笑的动作吗?在不同情绪的影响下,形体动作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人物动作也要进行不断地练习、修正以及提升,所要求的形式可以连续地进行,没有任何表现痕迹。在语言方面,有必要夸大戏剧的舞台。舞台语言和观众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影视剧的语言可以是自然的,但在舞台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舞台上的语言是由艺术来处理的。既要小声的言语,又要能让观众清晰的听清楚台词,这不是扯着嗓子说话。

人物塑造对表演的重要性

斯坦尼认为,“因为是每个演员都是在舞台之上不断地塑造角色,而并不是单纯地向观众表现其自身,因此,通过再体现与性格化进行展示,对于演员而言属于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换句话说,对于每一名演员而言,都属于形象的塑造者,应该充分表现出角色的人格,所有的角色都具有一定的性情特征。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说,再体现具体指的是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使得人物丰满、鲜活起来。从表面上来说,进行表演是一种具有戏剧性的要求,而事实上,戏剧的吸引力、忠诚和可信度的要求。所以说,对于角色的创造,务必要保持人物性格的鲜活、个性化。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所有的字符创造都将失去意义。依据学者斯坦尼的观点,我是一名性格化的演员,不仅仅是我,每一个角色都应张扬个性,这里提及的不只是外部性格化,还应该具备内部的性格化。

从外形的角度来说,演员还应该不断强化对于自身的要求,不断贴近角色要求。这并不是说,演员一定要降低自身个性与魅力,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个性更多地强调演员通过再体现进行的自我创造,创造鲜明个性的生动的舞台形象。这类人物创作必须在同一时间,演员不失去自己的天性。充分展示了人物的性格、思想、内心世界和气质,并形成了具有生命鲜活特征与艺术张力的人物创作。如此一来,所有的演员进行的人物创作,都可以充分体现出角色性格与精神本质。唯有性格化地展示人物,才可以将更加客观的场景带给观众,从而进一步揭示人性,通过艺术手段反映出客观生活。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格外注重熟悉角色的经历、思想、性格、气质等实际情况,进而将这些感悟与认知加入到表演之中。唯有充分思考,进入角色,细心体会生活,积累经验,才能成为成功的艺术家,也就是说,在生活之中务必要不断观察、体会,完善自我,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