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6
/ 2

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效果

王梦梦

中国中铁阜阳中心医院 236000

摘要:目的:针对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探究血管通路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病例数共计74例。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行强化血管护理。观察内容为ESCA评分、SF-36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ESCA评分、SF-36评分。在护理后,两组相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情况更加良好,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中,通过应用强化血管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肾衰;血液净化;血管通路


引言:慢性肾衰主要受到肾小管间质病变影响,还会受到慢性肾盂肾炎影响。在患者出现慢性肾衰后,将会表现出恶心、口腔溃疡等情况,进一步引发贫血、心肌炎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严重[1]。该疾病多以血液净化作为主要治疗方式,效果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在完成血液净化后,生存时间延长可达到15~20a。血液净化需要进行血管通路的建立,在透析不充分的情况下,将会加大透析风险出现,因此,落实有效血管通路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为时间阶段,在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中,针对血管通路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5月到2020年10月作为资料收集时间,资料收集对象为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共收集有效资料74份。借助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

对照组:男/女=26/9例。年龄33~57岁,均值(43.26±3.56)岁,体质量指数18~25kg/m²,均值(22.12±1.05)kg/m²,合并症:高血压2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各1例。

观察组:男/女=25/10例。年龄34~58岁,均值(44.13±3.62)岁,体质量指数18~26kg/m²,均值(23.01±1.07)kg/m²,合并症:高血压、高血脂各1例,糖尿病、冠心病各2例。

对比两组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为两组患者提供基础血液净化治疗。

对照组:常规护理。内容:由护理人员完成知识讲解,提高患者对血管通路护理的重视,配合护理工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食用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观察组:强化血管护理。内容:(1)穿刺护理。该项护理对护理人员专业性要求严格,强调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以无菌操作作为前提,以定点穿刺完成护理,不可反复穿刺,以免血管损伤。(2)置管护理。建立在无菌操作基础上,消毒肝素帽,抽吸肝素盐水,并落实检查工作,确定无血栓以及夹管存在的情况下,将肝素注入,完成透析,最后清洗导管。(3)静、动脉内瘘护理。对造瘘手臂进行监测,确保其能够进行血压测量以及静脉穿刺。以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相关降压药物,做好剂量上的调整,以免出现血流量不足的情况。同时,在患者实行血液净化后,应要求患者卧床休息,休息时间保持在1d左右。(4)拔针护理。按照常规操作完成拔针,并告知患者落实压迫止血法的应用,以免血肿情况出现,以患者实际皮肤情况出发,合理控制压迫力度与压迫时间。(5)血液净化后护理。在患者休息1d后,为其提供热敷,热敷使用生白萝卜皮完成,以免出现局部感染。

1.3观察范围

观察指标:(1)ESCA评分、SF-36评分:ESCA为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SF-36为健康调查简表,实现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评估。其中,ESCA评分以172为最高分,患者得分越低,说明其自我护理能力越低。SF-36评分以100分为满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低。(2)并发症。主要对患者穿刺部位肿胀、局部感染、管道阻塞、血肿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ESCA评分、SF-36评分

结合表1,在干预前,对比ESCA评分、SF-36评分,两组并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对比ESCA评分、SF-36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1 ESCA评分、SF-36评分(x±s,分)

组别

例数

ESCA

SF-36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37

69.13±14.39

98.62±18.65

49.26±5.65

75.36±5.17

观察组

37

68.25±14.38

139.52±17.26

49.52±5.58

87.62±4.85

t


0.265

9.625

0.238

5.268

P


0.857

0.000

0.852

0.000

2.2并发症

结合表1,对比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0人,观察组出现2人,两组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1 并发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穿刺部位肿胀

局部感染

管道阻塞

血肿

发生率

观察组

37

1(2.70)

0(0.00)

0(0.00)

1(2.70)

2(5.40)

对照组

37

4(10.81)

1(2.70)

1(2.70)

4(10.81)

10(27.02)






13.265

P






0.000

3.结论

目前,临床对慢性肾衰治疗多青睐于血液净化的应用,可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使机体保持酸碱平衡,实现对炎性介质的清除。血流净化在具有效果显著优势的同时,其操作例如置管、穿刺等,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性,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加大患者出现感染以及血栓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效果。常规护理覆盖面相对单一,主要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对护理细节化处理重视度不高,整体护理效果相对不够理想[2]。而应用强化血管护理,秉承着无菌操作的原则,提升了护理的安全性,同时,借助有效护理方法,可促进血管保护,优化护理效果。

针对本文研究,在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在护理前,两组各项水平基本一致,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相对较低,P<0.05。这说明通过强化血管护理,可有效提升血液净化的安全性,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改善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余卿,吴红群.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效果[J].名医,2020(01):172.

[2]冯亚格.慢性肾衰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6):3049-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