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的改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急诊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的改善作用

梁云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开放性骨折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性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9例。参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进行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程度、疼痛消退时间。结果:实验组优良率96.55%高于参照组优良率58.62%,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疼痛消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开放性骨折病人术后恢复,减轻病人疼痛感,加快疼痛消退,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急诊;护理干预;开放性骨折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导致的骨折率不断上升。 开放性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是指皮下组织和骨折周围的皮肤破裂,骨折折断处和外界相通[1]。该疾病极易引发病人休克,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病人失去生命,且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对病人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此,当病人发生骨折事故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急诊护理措施,促进病人骨折愈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降低病人死亡风险。我院选取58例开放性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该疾病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开放性骨折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29例。参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0.5±2.6)岁。实验组男21例,女8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0.1±2.4)岁。排除恶性肿瘤病人;肝肾器官严重受损者;精神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交流者;妊娠期妇女;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所有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对比无显著差别(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密切监控病人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相关教育;遵循医嘱用药,给予病人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给予急诊护理,(1)心理护理:该疾病发病急,病人容易常恐惧、害怕等不良情绪,造成病人治疗积极性不高,护理人员要与病人沟通,疏导病人不良情绪,缓解病人紧张、害怕的情绪,提高病人治疗积极性,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病人治疗自信心。(2)对症处理: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建立1~2条静脉通道,监控病人各项生命体征。病人病情变化,快速、准确的检查病人受伤程度、意识是否清晰、是否有危及生命的不良事件,检查骨折部位的皮肤温度、肿胀情况以及是否有骨折移位损伤、压迫大血管、神经等现象。清理伤口,充分暴露出骨折部位,伤口若有活动出血症状,要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如有加压包扎处理不理想以及大动脉出血现象,要使用气囊止血带,禁止钳夹血管,避免对附近血管及神经造成伤害。同时,对病人进行血常规、凝血时间、心电图检查,拍摄X片等,并注入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意肢体保暖。(3)舒适护理:指导病人通过深呼吸等方式,减轻疼痛及缓解不良情绪,保证环境干净、整洁,检查包扎和托板过程中保证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病人,减轻病人疼痛感,提高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用优、良、差评估,功能完全恢复为优,功能基本恢复,部分功能仍丧失为良,功能未恢复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对比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及疼痛消退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估病人疼痛程度,0~10分,分数越高病人疼痛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5fdff8b7a6291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t检验与x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

由表1可知,实验组优良率96.55%明显高于参照组优良率58.62%,差异较大(P<0.05)。

表1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实验组

29

11(37.93)

17(58.62)

1(3.45)

28(96.55)

参照组

29

7(24.14)

10(34.48)

12(41.38)

17(58.62)

x2


4.442

11.711

41.364

41.364

P


0.035

0.001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消退时间

由表2可知,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疼痛消退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

表2两组病人疼痛程度及疼痛消退时间对比(5fdff8b7a6291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

组别

例数

VAS评分(分)

疼痛消退时间(d)

实验组

29

3.21±0.71

4.78±1.44

参照组

29

5.63±1.02

8.96±1.79

t


14.830

13.857

P


0.000

0.000


3.讨论

大部分开放性骨折病人为突发性损伤,伴有剧烈疼痛,四肢是该骨折中较为常见的部位,对病人肢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容易致残,对病人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病人情绪波动过大,对治疗和护理均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伤口恢复,并且伤口长时间暴露,极易发生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病人病情[2]

急诊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安抚病人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对症治疗,监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促进病人健康恢复;通过舒适护理,减轻病人疼痛感,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3]。结果显示:实验组优良率比参照组高,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疼痛情况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疼痛消退时间比参照组短,差异较大(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应用在开放性骨折病人中,对促进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有着显著作用,缓解病人疼痛感,促进疼痛消退,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丽艳. 急诊护理用于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20, 028(003):90-91.

[2]林兴琴. 急诊护理干预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J]. 东方药膳, 2019, 000(008):118-119.

[3]王兰云. 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康复的促进作用[J]. 双足与保健, 2019, 000(02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