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乳糖酶缺乏与乳糖不耐受分析及干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3

成人乳糖酶缺乏与乳糖不耐受分析及干预对策

朱文慧 ,卢勉芬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消化内科 广东广州 510080

摘要 目的 对成人乳糖酶缺乏与乳糖不耐受进行分析,及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分析,将1294例成人进行乳糖氢呼气试验中的733例乳糖酶缺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乳糖酶缺乏的检出率及乳糖酶缺乏者中乳糖不耐受的检出率。结果 1294例成人中乳糖酶缺乏者733例(56.6%),重度乳糖酶缺乏者319例,中度乳糖酶缺乏者168例,轻度乳糖酶缺乏者246例。乳糖酶缺乏中乳糖不耐受者410(55.9%)例;重度乳糖酶缺乏中227例(71.2%)乳糖不耐受;中度乳糖酶缺乏者中83例(49.4%)乳糖不耐受;轻度乳糖酶缺乏者中100例(40.7%)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无关。结论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的检出率高;乳糖不耐受检出率与乳糖酶缺乏的程度成正比;乳糖酶缺乏程度严重,诊断出乳糖不耐受的群体越多。对于这些群体,提供有循证依据的健康教育指导,改变饮食习惯和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可避免乳糖不耐受带来的健康问题。

关键词 乳糖酶缺乏 乳糖不耐受 氢呼气试验 干预对策

乳糖酶为一种β-半乳糖酶家族中的一种,主要位于小肠粘膜刷状缘上[1],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当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Lactase defeciency,LD),导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碍,并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时[2],称为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rance,LI)。氢呼气试验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用于诊断乳糖不耐受,胃肠动力异常等疾病中一种较新的检测方法。乳糖是乳制品中重要的碳水化物,并在食品工业中广泛使用,导致乳糖不耐受问题日益突出。乳糖不耐受者在摄入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进而导致乳制品的摄入减少及影响钙的吸收[3],诱发骨质疏松。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294例来我院胃肠动力室行氢呼气试验筛查乳糖酶缺乏患者乳糖不耐受的情况,提出有循证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指导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共1294例成人进行了乳糖氢呼气试验,其中筛查出乳糖酶缺乏的73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糖尿病,使用抗生素和缓泻药,甲状腺疾病,腹部手术的既往史,不能正确完成试验者。733例乳糖酶缺乏者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7.76±(14.56)。不同程度乳糖酶缺乏患者资料见表1。

表1 733例不同程度乳糖酶缺乏患者的基本资料(例,%)

项目

轻度乳糖酶缺乏(n=246)

中度乳糖酶缺乏(n=168)

重度乳糖酶缺乏(n=319)

性别

122(49.6)

86(51.2)

149(46.7)

124(50.4)

82(48.8)

170(53.3)

年龄

18-44

107(43.5)

67(39.9)

125(39.2)

45-59

87(35.4)

61(36.3)

111(34.8)

60-74

46(18.7)

34(20.2)

74(23.2)

75-89

6(2.4)

6(3.6)

9(2.8)

1.2 乳糖氢呼气检查 检查前12h禁食乳制品,豆制品,麦面制品,高纤维蔬菜等产氢食品,禁食禁水,咖啡,香烟,辛辣刺激的食物。试验当天刷牙漱口,排便。本研究使用EC60胃肠氢气检测仪(英国Bedfont公司),使用乳糖(LeprinoFoodCO公司)25g,所有氢呼气试验的完成均在统一培训的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乳糖加温水配置成150ml液体,1分钟内喝完,检测三次基础值及饮用乳糖后每30分钟的8次值。同时让患者记录检查日至次日24h中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LD与的LI诊断标准:(1)LD:乳糖氢呼气试验(25g)240分钟内氢呼气值较基础值连续2次或以上升高20-40ppm,为轻度乳糖酶缺乏;40-80ppm为中度乳酶缺乏,>80ppm为重度乳糖酶缺乏 。(2)LI:符合LD,并在试验中或试验结束后24h内出现腹胀、腹鸣、 腹痛或腹泻等症状2项以上或明显腹泻者(>3次/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1. 结果

    1. 乳糖酶缺乏的检出率

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1294例成人患者进行乳糖氢呼气试验,733例检出乳糖酶缺乏,检出率56.6%,不同性别和年龄在乳糖酶的缺乏无统计学意义。

2.2乳糖不耐受的检出率

本组733例LD患者1/2以上有LI;重度LD患者中近3/4有LI;中度LD患者中近1/2有LI;轻度LD患者中2/5以上有LI。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的乳糖酶缺乏患者的乳糖不耐受检出率(例,%)

诊断

乳糖不耐受

轻度乳糖酶缺(n=246)

100(40.7)

中度乳糖酶缺(n=168)

83(49.4)

重度乳糖酶缺(n=319)

227(71.2)

合计(n=733)

410(55.9)


  1. 讨论

3.1 LD的检出率

本次回顾性分析中,LD的检出率为56.6%,,与关晓辉等[4]研究中的LD的发生率58.9%相近;比我国汉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75%-95%[5]和中国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70%-80%[1]低。都表明我国LD的情况普遍。

3.2 LI的检出率

从表1可见,LD中LI的检出率55.9%,比何梅等[6]的乳糖酶缺乏者中乳糖不耐受的人仅20%左右高;比邓燕勇[7]对209名健康成人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66.5%稍低,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与样本量,调查时间,地域,种族等不同有关。3种不同程度的LD者中,重度LD中LI的检出率最高,LI检出率与LD的程度成正比。

3.3干预对策

3.3.1饮食

①LI症状严重者,进行乳糖规避饮食,选用无乳糖牛奶或奶粉。②可选用酸奶,其经发酵而成,部分乳糖分解成为乳酸,成为低乳糖食物,与赵显峰等[2]观点一致。陈健[8]也指出发酵乳中的益生菌可减轻LI患者腹胀。③控制乳糖一天的总摄入量,乔蓉[9]的研究中表明,大多数乳糖不耐受者可接受6.25g乳糖(约125ml牛奶)或奶粉25g,分次食用。④避免空腹喝牛奶,可与鸡蛋,面包等一起食用。

3.3.2用药指导

益生菌治疗乳糖不耐受时,可以补充肠道乳糖酶及激发肠道内乳糖酶活性,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10-12]。活的益生菌口服时,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避免益生菌失活,应需放置于冰箱保存。服用乳糖酶和益生菌时温水送服,保证酶和益生菌的活性。

3.3.3监测血钙及骨密度

由于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大多数人会避免进食乳制品,而乳制品富含丰富的钙和蛋白质,对于骨骼健康有协同作用。随着年龄的递增,骨量也逐渐减少。对于LI患者,增加老年人骨折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尤其是老年女性[2,3],定期进行骨密度和血钙的监测。

3.3.4心理指导

①对于LI症状明显者,容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13]及社交。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给予关心和理解;对予内向焦虑者,了解他们的担忧,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让患者家属配合,为患者提供支持。②杨建锋[14]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异常是乳糖不耐受发生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乳糖不耐受情况普遍,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应提高对乳糖不耐受相关知识的认识,做好饮食等相关指导。

参考文献

[1]罗俊. 中国南方人群乳糖酶基因C/T-13910多态性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

[2]赵显峰, 荫士安. 乳糖不耐受以及解决方法的研究动态[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12):1151-1153.

[3]吴海霖(综述), 詹学(审校). 乳糖不耐受与钙摄取和骨健康研究进展[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11):1201-1203.

[4]关晓辉, 徐洪军, 张晓杰,等. 不同年龄段人群乳糖酶缺乏的临床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6):497-497.

[5]钟燕. 乳糖不耐受基础研究进展[C]// 乳糖酶及低乳糖乳制品专题研讨会文集. 2001.

[6]何梅. 乳糖酶缺乏和乳糖不耐受[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1999(6):339-342.

[7]邓燕勇. 杭州市区人群主观乳糖不耐受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乳糖酶基因多态性研究[D]. 浙江大学, 2009.

[8]陈健, 赛晓勇. 乳糖不耐受的研究进展[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37(02):299-302.

[9]乔蓉, 黄承钰, 曾果,等. 健康成人可接受牛奶摄入量实验研究[J]. 卫生研究, 2006, 35(006):747-749.

[10]史婧怡,孙涛.益生菌治疗在乳糖不耐受的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004):598-601.

[11]曹力,韩四海,高红丽,等.乳酸杆菌调节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32(03):419-423.

[12]钟燕. 益生菌与乳糖不耐受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 30(2):101-105.

[13]侯安存. 乳糖不耐受的诊治进展[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 16(002):204-207.

[14]杨建锋. 乳糖摄入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浙江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