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齐潇琳

河北省军区沧州干休所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采用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所40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老干部及遗孀,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增添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血压护理效果、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为95%,血压舒张压为85mmHg,收缩压为130mmHg,护理满意度我为9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为75%,血压舒张压为85mmHg,收缩压为130mmHg,护理满意度我为8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再添加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总称。高血压病的病因大多是长期控制不好所致,早期心脏主要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和左室肥厚。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加深,可能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和心力衰竭。本文通过研究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所40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析其临床效果,以下为具体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所40例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老干部及遗孀,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患者14例,女患者6例,年龄为81岁到93岁,平均年龄为87岁;对照组男患者13例,女患者7例,年龄为82岁到94岁,平均年龄为87岁,全部患者均为特殊群体的老干部及遗孀,如战争年代负过伤、高级职务、助新中国成立等,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指导等方面。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

(1)了解心理状况

随着部分老干部及遗孀身体功能和自理能力的下降,危重急症患者日益增多。作为医疗护理工作者,要做好护理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自理能力,尽快康复。由于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应端庄、端庄、衣着整洁、面带微笑、语言友好,这样才能对医护人员产生良好的心理刺激。通过引入医院环境,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根据老干部及遗孀急于了解病情的需要,积极向他们介绍一些病情和治疗措施。有部分患者听力、记忆力和理解力也有所下降,医护人员应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做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恐惧等紧张情绪,让他们以乐观开朗的快乐态度对待疾病和各种治疗。耐心细致的心理咨询,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可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和依赖性,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制定心理护理方案

由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极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焦虑情绪和心理,这不仅会导致病情逐渐加重,而且会对以后的临床治疗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患者难以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和护理工作。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和方案。在入院初期,医护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及其他辅助资料,如病人的文化程度、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为了能够结合这些基本信息,为患者制定专属的心理干预护理服务方案和方案,对患者开展全面的心理干预护理服务。此外,医护人员要认真听取病人的个人情况,对病人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对待病人要尊重病人,医护人员要能全心全意地对待病人。

(3)指导有关知识

医护人员还应讲解各种抗高血压和心脏病药物的服用原则、剂量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分析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使患者了解临床治疗的重要性。并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过程,以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的依从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血压监测和定期复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关注度,对疾病报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在治疗过程中,尽量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和温暖,同时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干净。此外,可以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听一些轻松的音乐,看一些轻喜剧。建议患者在感到不适时立即通知医生,以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满分10分,9分以上为满意,6分以下为不满意、血压情况(包括舒张压、收缩压)。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t为检验,若P<0.0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的心理干预护理效果为95%,血压舒张压为85mmHg,收缩压为130mmHg,护理满意度我为9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为75%,血压舒张压为85mmHg,收缩压为130mmHg,护理满意度我为85%,两组差异明显。由此可见,添加心理护理,血压情况得到缓解,临床疗效更为显著。

3讨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它是由长期高血压病患者引起的器质性心脏病,其左心室负担非常严重,导致左心室逐渐扩张、变形和肥大。由于长期受高血压的影响,诊断时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况。这些不良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患者血压升高,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加重病情的发展。同时。高血压性心脏病与高血压病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直接关系,风险相对较高。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通常伴有气短、乏力、胸闷等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期间,绝大多数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都能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它能从病人的心理角度出发,探索病人的真实愿望和需求,对病人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慰和指导,提高病人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服务的依从性。与常规护理服务相比,心理干预护理服务能在接受护理服务的后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指数、生活质量指标、临床症状指数进行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服务的有效应用,广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以放松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和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4小结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是临床护理中逐渐流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对疾病的恐惧,能保持客观轻松的状态配合治疗。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在常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血压状况,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临床疗效良好,具有推荐价值。

参考文献

[1]阚媛媛,亓志玲.心理护理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024(003):76-78.

[2]陈宝珠,陈晓,朱昌月.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038(024):145-147.

[3]潘静.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08):141.

[4]杨桂荣.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011):1403-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