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3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脑血栓患者的应用价值

干明洁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1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1019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7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9例接受传统护理的设为参照组,其余39里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前两组的aPTT以及PT水平,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护理后aPTT以及PT水平,结果显示(p<0.05),两组护理后的aPTT以及PT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比结果显示(p<0.05),实验组较优,参照组较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参照组较低,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老年;脑血栓


脑血栓是老年群体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其是由于多种原因诱发的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而造成的缺氧性坏死、脑组织缺血的临床症状,患病期间,患者会以肢体麻木、头晕、言语不利、口舌歪斜为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增加致残率[1],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因此,临床除了有效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辅以良好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资源的浪费,提升临床干预效果。本文以我院的老年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推广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8例,均为2019年2月至21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脑血栓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

参照组:本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名,女性患者有19名,平均年龄为(77.93±2.33)岁,其中年龄最小者60岁,年龄最大者85岁。本组患者将接受传统护理。

实验组:本组39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2名,女性患者有17名,平均年龄为(77.965±2.42)岁,其中年龄最小者61岁,年龄最大者87岁。本组患者将接受临床护理路径。

以上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传统护理:评估患者病情,遵医嘱选取合适药物,进行药物剂量叮嘱以及注意事项叮嘱等。

实验组:临床护理路径:(1)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工作经验在3年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定期评估患者病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2](2)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消除患者的鼓励,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临床帮助,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3)社会支持: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以及成功案例的分享,并定期组织研讨会,使病友之间进行护理病情的经验分享,提升患者的信心[3](4)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划分,分别为卧床期、离床期以及行走期,其中,卧床期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关节变形,离床期保持坐位、平衡、起立以及言语训练等,而行走期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近至远[4],由轻到重,由下至上,逐渐的提升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1.3判定标准

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凝血指标:包括aPTT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PT水平(凝血酶原时间)。

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理能力、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语言能力等进行评估,分值共计100分,每项分值25分,得分越高越好。

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束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值100分,十分满意即问卷分值高于90分,一般满意即问卷分值低于90分,高于70分,不满意即问卷分值低于70分。

2结果

2.1 凝血指标的对比

如下表一所示,护理前两组的aPTT以及PT水平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护理后aPTT以及PT水平,结果显示(p<0.05),两组护理后的aPTT以及PT水平明显优于护理前。

表一 凝血指标的对比 (x±s)

时间

n

实验组

aPTT水平


PT水平

参照组

aPTT水平


PT水平

护理前

39

23.62±3.41

7.13±1.37

23.77±3.54

7.19±1.41

护理后

39

28.57±4.03

11.28±1.97

27.90±3.94

10.68±2.04

t


5.856

10.801

4.869

8.78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生活质量评分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比结果显示(p<0.05),实验组较优,参照组较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二。

表二 生活质量评分 (x±s)

时间

组别

n

自理能力

社会角色

家庭角色

语言能力

护理前

实验组

39

13.74±2.11

12.97±3.44

13.06±2.75

12.07±3.11


参照组

39

13.42±2.13

12.65±3.21

13.09±2.71

12.02±3.41


t


0.147

0.425

0.049

0.068


P


0.883

0.672

0.961

0.946

护理后

实验组

39

20.07±2.12

19.99±3.42

20.11±2.41

20.17±2.33


参照组

39

17.98±1.33

16.78±1.63

17.47±1.42

17.55±1.32


t


5.215

5.291

5.894

6.11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护理满意度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参照组较低,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三。

表三 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9

30

8

1

38(97.44)

参照组

39

20

12

7

32(82.05)

X2





5.014

P





0.025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的趋势,而脑血栓则属于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由于治愈率低,致残率高,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自理能力。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以医院的护理规章制度为主,以控制患者的病情为目标,对其进行基础的护理,保证患者合理的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在近几年的临床上,由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其人们更加看重护理的质量,希望临床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因此,传统护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降低了护理满意度。

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可以通过小组的形式,在患者的病情基础上,了解患者的临床所需,并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需求

[5],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提升了护理流程的可操作性,提升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脑血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控制病情的发展,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杨娅琳. 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 健康必读, 2019, 000(009):287-288.

[2]王梅. 综合护理对老年脑血栓病人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3):201-202.

[3]刘雪萍. 心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6):198.

[4]李秀荣. 脑血栓后遗症老年病人的临床护理方式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26):136-137.

[5]曹建芬, 董明. 优质护理管理应用于老年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 2019, 25(003):525-526.


作者简介:干明洁(1989.10.22),民族:汉 性别:女。籍贯:四川省乐山市 学历:大专,职称:护师, 研究方向:临床路径对脑栓塞患者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