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拉桩在万源市某大型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锚拉桩在万源市某大型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杜康

四川蜀东地质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在收集了滑坡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并提出了锚拉桩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滑坡 锚索 抗滑桩 锚拉桩

0 前言

万源市境内山高坡陡、地质结构复杂,属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由于连续多天暴雨,万源市某隧道出口处发生滑坡地质灾害,6户民屋直接倒塌,国道被阻断,对附近居民出行以及正常生产带来很大阻碍,同时周边将近1000户居民供电以及通讯受到影响。为尽快使周边居民生活恢复正常,对该滑坡采用经济合理、工期较短的治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该滑坡为例,介绍了锚拉桩在大型滑坡治理中的实际应用。

1 滑坡区地质环境特征

该滑坡区内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层(Q4dl+el)、滑坡堆积层(Q4del)、崩坡积层(Q4c+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

滑坡区地层产状231°∠39°,与斜坡呈小角度相交,为切向坡。受地质构造影响,区内浅部节理裂隙极发育,主要有两组节理裂隙(J1、J2)和一组软弱结构面(S1)。J1呈NW-SE走向,倾向193~202°,倾角60~80°,面见少量擦痕,延伸切割长1~2m,少开度1~5mm,间距0.20~0.80m,微张,未充填或泥质半充填。J2呈NS-SW走向,倾向338~349°,倾角65~80°,节理面多呈阶梯状,面见少量擦痕,延伸长0.5~2.0m,少数达5m以上,开度1~3mm,未充填或少量泥质充填。软弱结构层理面(S1):区内地层岩性为紫红色泥岩和灰色砂岩,层理发育,层间结合一般~较差,受构造及浅部风化作用,层间结构遭破坏,层面裂隙发育,据调查,层面间距一般0.2~1.0m,闭合~微张,部分由泥质充填。由于地层产状与地形坡向大体相近,因此,浅部强风化层层理面成为外倾软弱结构面,桃树坪滑坡的滑带(面)便是沿此结构面形成的。

区内岩体受层理和节理共同切割后,多呈镶嵌碎裂结构,整体强度很低,地层浅部和陡坡地段稳定性极差,尤其受前述S1和J1、J2节理面控制影响较严重,形成楔形体,稳定性变差,在坡度和降雨后土体自重加大的情况下,向南西方向滑动的趋势极强,在而导致了斜坡失稳。

2 滑坡基本特征

该滑坡在整体向前滑移距离30~50m,两侧形成高约5~15m的滑坡壁,其周界清晰、滑坡特征表现明显。该滑坡主滑方向264°,后部受地形影响,滑动方向273°,纵向长450m,横向宽约60~200m,平面形态呈不规则锥形,面积达0.06km2,滑体土均厚约22m,方量达130×104m3,为大型滑坡;滑坡后缘标高1070m,前缘剪出口标高906m,相对高差约164m;坡体滑移后地面坡度5~32°,中前部与中后部形成缓坡平台,中部民宅被夷为平地,滑移距离约50m。

滑坡后缘位于涂家梁山岭鞍部位置,略呈弧形展布,并形成台阶状错落坎和滑坡壁,错落台坎高约0.3~1m;滑坡壁高约5~8m,整体倾向约280°,整体上较光滑、平直。

右侧缘整体呈直线型展布,高5~8m,侧缘壁为泥岩,可见新鲜擦痕及镜面,擦痕方向275~282°

左侧缘的表现特征主要分为两部分,左后侧缘位于一山脊处,上部将一处坟推移约20m,下错高差达20m,下部将G347国道公路剪断,形成多级台阶式的侧壁,以公路内侧为界,可分为两级,上部为岩质侧壁,多沿J2组节理面破裂发育,壁高6~18m;下部为土层台阶,高2~4m,公路上可见沿220°方向展布、可见深度1.0~2.5m、宽0.1~0.2m的侧缘羽状裂缝。

前缘剪出口位于坡脚公路内侧,由于上部公路弯道内侧次级剪出,使坡体松散层部分堆积于公路,迫使上部公路整体向外推移10~20m,下错10m,堵塞坡脚沟道;前缘土体受挤压变形,并形成滑坡鼓丘和竖向鼓胀裂缝。

3 滑坡稳定性计算

斜坡发生滑移后,滑体以块石土为主,空隙由粉质粘土充填,局部较富集,依据滑面形态、地形地貌特征等,本次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推力计算。本次勘查沿滑坡主轴线方向布置了3条纵向勘探线,编号为1-1′~3-3′,作为滑坡稳定性计算剖面,进行了滑坡稳定性验算及推力计算,为滑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

根据计算结果,天然状态下,1-1'、2-2'、3-3'剖面呈稳定状态;饱和状态下,1-1'、2-2'、3-3'呈欠稳定状态。说明桃树坪滑坡自然状态整体继续滑移的可能性小,而在持续降雨条件下整体稳定性变差,呈欠稳定状态,有发生继续滑移的可能。

桃树坪滑坡防治工程等级属Ⅱ级,当安全系数Fs=1.1时,1-1'剖面支挡位置处的推力为598.33kN/m,2-2'剖面支挡位置处的推力为588.28kN/m,3-3'剖面支挡位置处的推力为677.73kN/m,支挡位置为倒数第二个滑块末端,故本次未考虑剩余滑块的抗滑力,直接以支挡位置处的推力作为锚拉桩的设计荷载。

4 锚拉桩设计

在滑坡前缘(倒数第二个滑块末端)设一排抗滑桩,抗滑桩共41根,桩心距5m,长24~30m,截面尺寸为1.8×2.2m,桩身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距桩顶1m处加一根预应力锚索,倾角为25°。采用理正岩土软件计算抗滑桩和锚索内力。计算结果如下:

剖面编号

最大弯矩kN•m

最大剪力kN

锚索水平拉力(kN)

1-1'剖面

16679.986

2748.057

1057.481

2-2'剖面

16986.482

2420.065

1107.935

3-3'剖面

18071.656

3289.407

1176.125

根据计算结果,抗滑桩主筋采用36~40根HRB400Φ32钢筋,箍筋采用HRB400Φ16@200,锚索倾角为25°,则各剖面锚索的轴向拉力为1166.801kN、1222.471kN、1297.710kN,考虑一定的安全系数,则桩顶预应力锚索轴向设计拉力取1500kN,锚拉桩允许桩顶产生一定的位移,故锚索锁定力小于设计锚固力,本次锁定力取80%的锚固力,即1200kN。

锚孔直径取150mm,砂浆强度取M30,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2.1~8.2.3公式可得,钢绞线为12根Φ15.2,锚固段长度为7m,锚索自由端应超过滑面1.5m,则锚索长度为自由端长度+1.5m+锚固段长度,故锚索长度为35~45m。

5 结语

在大型滑坡治理中,往往由于滑坡推力大,滑体厚,设计的抗滑桩尺寸较大,投资较多。对于承受推力大、受荷段长的抗滑桩,在桩的顶段加设预应力锚索,复合而成锚拉桩。桩顶锚索构成支点,使桩形成似简支结构,其计算弯矩变小,桩长和截面得以优化,从而可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参考文献:
[1] 四川万源市太平镇杨家梁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陈娟,苗佳,程娟,周荣,郭建明.  四川地质学报. 2011(05)

[2]四川达川地质灾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德兵.  四川地质学报. 2014(11)

[3] 预应力锚索在滑坡治理上的应用[J]. 詹少文.  建材发展导向.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