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机不离手”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4
/ 2

中职学生“机不离手”现象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方梦娟

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浙江省兰溪市 3211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成了人们生活必需品。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必然会吸引学生。当前有超90%中职生都有自己的手机,这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文章研究了兰溪市职业中专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及其手机使用不当所带来的危害,并且探讨通过家校协同的新路径来对中职生的手机使用进行管理。

关键词中职生;手机;家校;


随着智能终端的持续更新,人们已经习惯使用它来获取更多信息和娱乐方式。人们享受了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如今使用手机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地增加,而中职生是使用手机的一大群体。长期不科学地使用手机对于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同时,外界多样化的信息通过手机这个渠道对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中职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管理对策迫在眉睫。

一、“机不离手”之现状调查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处在这一阶段的中职生独立性和平衡性更强,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和攀比心理。

据调查,兰溪市职业中专学生每天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90%,使用手机少于1小时的学生不足5%。可见,每天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学生数量十分庞大。在“你认为你能离开手机的时间”问卷调查中,有96.51%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不能离开手机。也就是说,有超过九成的学生对手机有着强烈的的依赖。

在“手机使用的主要用途”的调查显示,使用手机访问学习信息的学生比例仅为7%,大多数学生使用手机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游戏、社交软件及“快餐式”小视频,他们沉溺在手机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正确的指导来帮助中职生正确使用手机。

二、“机不离手”之负面影响

长期不科学地使用手机将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有害无利。

(一)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7~19岁。这个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维持不良的生活习惯将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首当其冲的便是视力损伤,长时间凝视手机会令眼睛粘膜受到剧烈刺激,容易引发眼部疲劳,进而导致青光眼甚至失明。长时间玩手机还会导致颈部脊柱损伤以及疼痛。此外,过度玩手机极易造成失眠。手机辐射严重危害学生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本校的王同学就是因为长时间不科学地使用手机,出现了偏头痛以及视力、记忆力、反应力都急剧下降的问题。

(二)极大减弱了学生的正常社交能力

拥有手机后,学生减少了与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畅通。有些学生甚至因为玩手机不服教师和父母的管教,从而导致严重的冲突。他们过度依赖手机上的交友软件,经常通过虚拟软件的表情、话语来交流,与现实世界严重脱节,久而久之,便无法适应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三)阻碍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许多手机游戏都充斥着暴力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游戏以“家族”、“帮会”等黑社会的名词为主题,学生沉溺于游戏中的“打打杀杀”,很容易将虚拟环境中的戾气带到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些学生群体斗殴事件屡屡发生的真正原因。因此,网络游戏的江湖思想已经毒害了一部分中职生的人生观。

三、家校协同在中职生手机管理的应用新路径

协同教育是将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子系统联系起来,使其通力合作一起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由于中职学生和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许多父母都不相信家庭教育能对学生有所帮助,他们认为如果家庭教育有用的话自己的孩子也不至于此了。然而,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才无奈选择了中职学校,他们的思想更敏感,心里更渴望被认可,因此他们也更需要家人和学校的支持。

(一)以身作则合理管控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

家长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利用手机来提取信息,让孩子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如此才能更好地取用网络信息。家长要身体力行,让孩子切实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网络中的偏差,使其思考“为何用、怎样用”的问题,不断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在合理管控孩子的上网时间方面,更是要以身作则并给他制定一个明确的规则,限制上网时间、选择浏览内容等,使孩子多接触有益的信息。同时,家长自己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不因手机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如果家长整天手机不离手,却声嘶力竭地要求孩子远离手机,久而久之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将威信全无。

(二)“请进来、走进去”,拉近家校沟通的距离

家校矛盾大多源于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交流不对称。解决的最好方法是“敞开校门、走进家门”:请家长走进学校,了解学校;教师则主动走进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使用中职学校特色的“家长会”,在积极与父母沟通的前提下,让父母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然后召开实质性的父母会议,让父母们成为交流的主体,进行相互探讨与交流。接着,家长再和教师互相沟通,讨论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家长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来监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活动。学校积极鼓励家长对学校的教育管理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并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学生在上学的时间能够体验父母在学校的情况,家长可以访问学生的专业课程,观察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

(三)利用手机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智能手机是一把“双刃剑”,若使用得当我们也可以收获成功。一方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手机上安装“蓝墨云课堂”等现代教学软件,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软件中的实时统计、应急响应、问卷调查、投票、小组讨论、测试等功能,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微课和MOOC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手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小帮手。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学生的日志、谈话和动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虚拟的网络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手机成为班级管理和师生交流的重要工具。

(四)权利有限让渡,实现家校的共同管理

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很多学校推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抓手,家长委员会有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与决策权、听证与监督权。这个过程中,学校必须让渡部分权力。让渡权力是一种责任分担机制,基于家校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能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权力让渡产生“共同责任”,使家长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和互相支援。此外,权力让渡也是有界限的。一方面,学校不能推卸本该由学校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家长在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要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家校之间厘定权力边界,跨界而不越界,到位而不越位,既共同管理,又要权责有度。

四、结论

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其自身的优劣取决于用户本身。如果学生能自觉合理地使用手机,那么手机将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工具;反之,学生就会沦为手机的“奴隶”。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手机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时刻警醒,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手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葛续华. 中职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15):14-15,17.

  2. 刘钦涛. 关于中职生手机管理的三维途径[J]. 职业教育研究, 2010(10):134-135.

方梦娟(19899月)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浙江兰溪 学历:大学本科 现有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中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