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8
/ 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探索

刘圆渊 1 ,石梦杰

1太原市气象局,山西 太原 030082

2 学生,山西 太原 030049



摘要:全球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依赖性比较强,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气候变暖成为当前主要的气候变化特征。气候变暖除了会造成灾害性天气外,对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能够准确掌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的具体影响,需要加强相关的研究工作,并根据气候变暖的具体特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降低因此产生的危害,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作物生产;影响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需要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各种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而海平面上升出了淹没土地外,会导致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提高,会加速咸潮以及土壤盐渍化发展。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危及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研究和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的各种影响,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作物的生产种植水平。

1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危害。气候变化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而气候变暖会导致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增加,会严重威胁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给农作物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例如有的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半湿润季风气候,这些地区的四季比较分明,适合蔬菜、水果以及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但是气候灾害频发会导致这些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极大威胁,高温天气以及寒冷天气会导致地区的水分蒸发量增加而降雨不足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旱情。从而影响水稻的产量以及品质。还有一些地区的极端天气发生次数也会不断增加,直接损坏农作物,影响农作物的产量。第二,气候变化会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产生极大影响,最终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在水稻种植区域如果水稻灌浆期的月平均温度在26℃以上,会导致水稻灌浆不足而出现减产问题。除此之外,因为气候变化会为病虫害的爆发提供一定的环境,导致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加大。在水稻种植区域,气候变暖导致黏虫等害虫向北移。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水稻种植区域稻飞虱、黏虫以及草地螟等害虫数量和发生次数也在不断增加。而从农作物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大豆、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等发生病虫害的频率也在不断提升。并且病虫害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第三,农作物的品质受到一定影响。气候变化除了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之外,还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主要表现是温度升高导致土壤内的碳含量在不断下降,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土壤内的有机质含量会降低10%以上。而过度消耗有机质会导致农作物内部碳水化合量含量不断降低,例如水稻内淀粉含量不断下降。除此之外,过度消耗有机质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升,导致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碳吸收量不断增加,而氮吸收量不断降低,最终会导致农作物者的碳氮比例逐渐提高,影响农作物的品质[1]

2应对策略

必须正确面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的各种影响,同时要利用有效的人为干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产生的各种影响,尽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在当前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可以从农作物的生产环境出发,从内因和外因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尽可能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作物生产水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需要调整与确立适应育种目标。在未来的气候变化发展过程中,可以以培育抗旱、耐高温的新品种农作物为主。育种工作是面向未来农业生产的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而新的农作物品种选育时间大约为8~10年。因此,在育种研究过程中需要长期掌握气候环境的具体变化情况,同时要根据掌握的气候变化情况对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准确预测,加强抗旱、抗病虫害、抗紫外光线以及耐高温等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工作。同时要重视对不利气候环境与生物因素的抗性、生理生化机理等进行鉴定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尽可能选择出具有更强适应能力的农作物新品种。这样才能够保证农作物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新选育的农作物适应新的气候变化环境。第二,需要对种植制度以及农作物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气候变暖会导致农业种植带逐渐北移。因此,需要对农业种植制度以及农作物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农业种植制度与农作物结构与气候变化的新趋势相适应。要根据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改变农作物品种布局,对抗旱、抗涝、抗高温以及抗低温的优良品种进行有计划的改进和培育。这样才能够积极的利用增产等技术措施,促进旱地农业以及节水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三,需要对温室气体的增长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做好减排工作。导致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气体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人类除了种植植被吸收这些气体净化空气之外,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还要对气体的产生进行合理控制。例如可以控制燃油种类、汽车数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排放量。第四,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面对各种气候灾害。气候变化会导致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例如洪涝、暴雪、干旱等气象灾害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产水平。为了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需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防御措施。可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抵御干旱以及洪涝;在暴风雪来临之前,可以在温室大棚上增加覆盖物,防止暴雪压垮大棚;同时要重视公路交通项目的建设,防止因为气象灾害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利影响而导致农作物在经济方面受到损失。第五,需要开展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气候变化是不能阻挡的必然趋势,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因此,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例如在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可以利用优良抗旱抗病的品种发展旱作农业。同时要重视在种植过程中的水土治理与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地生产潜力,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在农业发展中还要重视土地的复垦,尽可能提升土地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荒废土地资源的应用优势,争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低产田进行有效改造,使其成为优质田、高产田,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这是在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抵御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2]

3思考与建议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种植过程中,气候变化是不能阻挡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尽可能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种植产生的各种影响,推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升农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水平,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种植对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要对现代气象观测技术进行充分应用,利用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对一些气象灾害进行科学准确预测,做好对各种气象灾害的防御准备工作,尽可能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利用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缓解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将农作物产量下降比例控制在30%以下。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先进的现代化气象灾害观测技术进行充分应用[3]

结语

全球气候变化会对传统的农业种植、生产产生极大影响,不仅会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同时会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为了保证农作物生产产量及品质,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参考文献:

[1]俞书傲.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D]. 2020.

[2]马筱建, 杨素苗, 石海强,等.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作物需水量影响分析[J]. 农业科学, 2020, 10(10):5.

[3]王发科, 雷玉红, 都占良,等. 气候变化对柴达木盆地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v.36;No.557(14):113-118.